七年级上册历史东汉的兴衰史知识点总结和重要事件脉络分析!
初中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8-11-23 14:31:09

  汉朝在历分为东汉和西汉,分界点是刘秀的称帝,之后便以此为界将汉朝的历史分为东汉和西汉,总体来说,西汉时较为繁荣的一段时期,到了东汉,逐渐走向衰落,这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在东汉末年发生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已经预示着汉朝的气数将近。七年级上册的历史内容中有讲解这一时期的历史的,但是课本的内容的精细,反而让同学们抓不住重点,所以今天秦学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股阿奴东汉兴衰的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上册历史东汉的兴衰史知识点总结和重要事件脉络分析!

  学习重点: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学习难点:东汉后期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一:光武中兴

  1、西汉灭亡

  (1)原因:西汉在汉武帝之后,国势开始逐步下降,在汉昭帝和汉宣帝之后,西汉统治阶级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2)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建立“新朝”,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主要是皇后娘家的父亲、兄弟 。

  王莽食古不化,以恢复周礼制度为执政改革的目标。他除了按周礼频繁改动官职、地名等之外,还将奴婢改称“私属”,以“王田”之名将土地国有化,盐、铁、酒、铸钱及山林川泽也收归国有,上述事物私人不得买卖,并计划由主导分配人均占有100亩田地。这些政策脱离实际,而且在推行时手段和方法不正确,遭到了上下一致的抵触。

  (3)结果: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绿林、赤眉起义)

  (4)灭亡:公元23年,号称42万的王莽军队主力,在昆阳一战中被刘秀等人率领的1万余人的农民起义军打败。

  2、东汉的建立

  时间:25年

  都城:陕西

  建立者:刘秀(光武帝)

  汉光武帝刘秀(前6—57),汉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昆阳之战,光武力挽狂澜,王寻等百万之众,一时土崩瓦解。统整天下,定都陕西,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兴之主。在位三十三年,谥号光武,庙号世祖。

  措施(以柔术治天下):

  ①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使得战乱之后大量土地荒芜而人口又不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p#分页标题#e#

  ②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的赋制,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三十税一。

  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④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经过整顿,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故《后汉书·循吏传》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之誉。

  ⑤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解民族矛盾

  影响: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中兴:刘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历的“一姓之再兴”的家族。为表日后刘家江山在刘邦、刘秀之后能够一次又一次的兴起,所以东汉统治者把刘秀建立东汉的过程叫做“中兴”,即这不是刘氏江山的较后一次兴起。

  探究:

  1、“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异同点及启示?

  (1)同:

  ①从背景上看:都是在统_的前提下,在新王朝建立前期出现的;都是在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背景下出现的 。

  ②从内容上看:统治阶级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农民负担;都提倡节俭等 。

  ③从结果上看:都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 。

  (2)异:

  措施不同:光武帝刘秀整顿更治,严惩贪官污史,这是文景之治”所没有的。

  (3)启示:

  盛世统治者都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轻揺薄賦;

  都善于用人等 。

七年级上册历史东汉的兴衰史知识点总结和重要事件脉络分析!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筷子”蕴含着怎样的哲学智慧?秦学带你探究筷子的奥秘! 下一篇: 成语“春树暮云”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如何评价李杜的友情?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