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会成为“拉分”科吗?盘点新高考下的语文命题趋向!
高考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8-11-30 17:29:54

  一直以来,数学被称为是高考的分水岭,正所谓成也数学,败也数学。但在2018年的高考语文考试中,语文的题目难度让广大考生叫苦不迭,2018年也成为较难高考语文年,数学的拉分王头衔似乎要成为历史了。随着2018年年高考的巨变,2019年的高考语文命题也将会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现象其实早就有预兆,因为近年的语文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2019年的高考语文命题会有哪些变化呢?

 2019年高考语文会成为“拉分”科吗?盘点新高考下的语文命题趋向!

  2017年一系列语文改革&高考改革政策公布时,今后高考的“语文难”就已成定势,可惜很多人并没有关注,或没有重视。

  今后的高考语文阅读题量会持续增加,锻炼阅读速度、提升反应能力迫在眉睫!高考语文阅读题的选文范围,将会远远出高中教材和一般高中生的认知范围。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变化体现在五方面:

  (一)去掉17年的两道双选题(7题和14题),变双选为单选,至此语文试卷中双选消失,选择题均为单选。

  (二)客观选择题分值减少4分,主观题分值增加4分。其中选择题由43分减为39分,主观题由107分增为111分,不过书写量只是在名言名句默写部分增加1题。

  (三)文字阅读量明显增大。

  阅读量增大尤其体现在语言文字应用部分的17一19小题,3道题由原来的独立客观选择题变为整体文段下的选择题,整体文段即为增加的阅读文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增加1分,由14分变为15分。多出的1分加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第5题,第5题主观题由5分变为6分。分值变化,体现出命题人对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的重视,也启示我们应该更加强调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四)旧题型回归高考语文试卷。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17题考查择句复位, 20题考查应用文改错,21题考查仿用句式。

  (五)更注重逻辑思维的考查,比如作文,尤其是二卷。

  2018年卷语文试卷变化

  仔细看过今年高考语文卷I、卷II、卷III后不难发现,所谓的“难”集中在这3个方面:

  1. 阅读能力差=做不完

  “题目太多、字数太多根本做不完!”让很多考生叫惨连天。他们正是温儒敏教授口中说的“15%的人”。

  打开今年的高考试卷,乍一看满满都是文字!去年说的“高考变革”已经实现,题目都在默默考查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能力。阅读不行卷子根本做不完。#p#分页标题#e#

  2. 不读名著=不会做

  感受下2018北京高考卷微作文题目(10分):

  网友叫苦连天,但个人认为:这10分是送分题。

  早在2017年1月10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就已经公布:2017年高考北京卷的《考试说明》将出版,且今年北京高考语文首次将《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这六部名著纳入考试范围,正是今年高考微作文的这几本。

  北京考试院做到了说话算话,而不会做的那群人,是不读名著的人!

  虽然名著高考一直在考,但以前不过是问问作者、年代等“背诵题”,哪怕你不读书,只要记下这些要点就不会太丢分。

  请看看今年北京语文卷的考法: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

  这样的问题,试问:如果没读过这些名著,怎么答???

  是的,高考正在惩罚那些不读名著的学生!

  3. 不积累古诗文 = 重本变二本

  不管是卷I、卷II、卷III,单古诗文考察就占34分;而北京卷文言文+古诗文的考察分数高达44分!

  也就是说在北京高考语文卷中,【文言文+古诗文+名著】占到了54分的比例!

  这分数意味着什么?拿到它,大专变本科、二本变重本、变。

  但如果不读古诗文、不看名著,这几十分怎么拿?不得不说,高考语文变难了,因为它不再只考课本和文学常识,而是在考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不仅如此,语文在各学科间的重要程度也已经凸显。

  看看高考的变化、教材的变化和学科重要程度的变化,还有这几年爆红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的现象都在告诉我们:

  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不读名著行不通!不积累古诗文行不通!不会写作行不通!轻视语文行不通!

  018年高考语文试题紧扣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通过创设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实现对考生语言文字能力和素养的测评。

  一是将具体的语言文字、文学作品置于特定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

  启事与书信的命题设计指向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有助于引导学生活学活用,这种自然语境的设计,在考查收藏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融会贯通,如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了小说《赵一曼女士》,试题扣住“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的叙述方式来设题,创设历史具体情境,让考生关注文本中现实对历史的追问、历史的现场叙事、史料的还原,体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在感动与思考中自然深化对革命文化的认识。#p#分页标题#e#

  二是体现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等普遍性能力要求的考查,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中凸显语文特点。文学类文本,引导考生针对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

  论述类文本,要求考生在掌握基本论证结构和手法的基础上,洞悉立论背后的动机与目的,较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判断。实用类文本,需要准确解读材料,筛选整合信息,还要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社会价值和影响”。

  三是试题面对当代生活,体现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Ⅱ卷《“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突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理解和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Ⅲ卷《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突出在命运共同体的诉求中,如何理解建构社会弹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Ⅰ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了3则新闻报道,要求考生分析3则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及其原因,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观察社会。

 2019年高考语文会成为“拉分”科吗?盘点新高考下的语文命题趋向!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高考
上一篇:高考作文热点话题素材:佛系青年!附作文导写以及范文! 下一篇:2019年高考数学难度将会降低?深度解析2019年高考数学的变化!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