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怎么更好地进行?语文怎样运用到实践生活中?
高中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8-12-10 18:11:28

  语文的学习一大半的内容都在阅读,可是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大,而且学习时间的紧张,所以阅读变得十分的碎片化,这其实对于学生的整体的理解是十分不利的,而且很多的选段阅读也容易使得学生断章取义。那么怎样才能将语文阅读开展的更好呢?将语文的学习变得更加的体会生活,更加地注重运用,才是我们学习语言的较终目的。

 

  “整本书阅读”功夫在课外语文阅读怎么更好地进行?语文怎样运用到实践生活中?

  我认为提倡整本书阅读,是因为现在的学生读书少,特别是很少读完整的书,而网上阅读也多是碎片化的,微信等自媒体阅读,更是火上添油,弄得大家焦躁得很,学生静不下心来读书。要求整本书阅读,我看首先就是“养性”,涵养性情,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感受读书之美,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这可能是较重要的。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安排有名著导读,其实就是整本书阅读。高中语文也会有安排,高一2个学期,每学期读2本。高二选修还会有这方面考虑。整本书阅读要列入教学计划,但这是很特别的课型,特别在于课内讲得少,主要是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性阅读。

  我不太主张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当然课内可以安排一些内容,比如初中的做法就是简要介绍某一种书的基本情况,激发读的兴趣,重点放在提示读这一类书的基本方法。比如介绍《西游记》,除了讲一点关于《西游记》的基本情况、以及有趣在哪里等,主要是提示如何用跳读、猜读的办法去读小说。这就等于“一书一法”。本来读书方法很多,但围绕一本书的阅读重点学习某一种适合的方法,以后学生碰到同一类书,也就会读了。这些都是提示性的,可以用很少的课内时间去实施,但整本书阅读主要是课外阅读。

  高中将更明确安排“整本书阅读”,也是名著阅读,有可能还用的单元去落实这个任务群。但我认为基本要求和初中的名著导读是一样的,即以课外阅读为主,课内有些讲授,也主要是关于名著的基本情况,焕发阅读兴味,并提示“读这一类书的方法”。比如,怎样读长篇小说,怎样读社科著作,怎样读传记,怎样读历史,都应当在基本方法上有所交代。让学生知道不同的书是由不一样的读法的,有时还需要“签订阅读契约”——比如读小说,主要是借某一角度来大量生活,激发想象,而不能像读历史那样去“坐实”;读社科论作,要关注概念,以及要解决的问题,要梳理逻辑思路,就不能像读小说那样放开想象,等等。总之,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读某一类书的方法”。当然,前提还是完整地读书,主要的功夫是在课外。

  有一点我觉得要注意:若要学生喜欢上“整本书阅读”,就不能太多干预,应当导向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如果“课程化”太明显,要求太多,学生还没有读,可能就兴趣减半了。如果搞得很功利,处处指向写作,甚至和考试挂钩,那就更是煞风景,败坏阅读兴味。我看社会上有些跟进新教材的名著导读一类读物,安排了很多阅读计划和规定动作,比如如何写笔记,如何做旁批,如何写读书心得之类,甚至时间都规定好了,那就会限制了读书的自由,减损了读书的乐趣。

  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效果还不好,就看学生是否爱上读书,自己能找更多的书来读,而且多是整本书阅读。所以,不要管得太死,宁可实行目标管理,开头有个提示和引导,结尾布置一点小结之类,那就很好了。#p#分页标题#e#

  中高考语文试卷命题都在考虑如何检测整本书阅读,比如加强阅读面与阅读速度的考察,这可能“撬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但那种指定读若干种书,考试就考有无读过,其效果就值得怀疑。因为有些应试的办法就是对着这种考试的,结果很多学生未见得读过这些整本的书,只是读些提要之类,也能对付考试,还是不会读整本书,也没有读书的兴趣和习惯的。

  我这些意见不对,大概也只是一些皮毛的心得,还得听老师们的实践经验。

  语文课要"聚焦语用"

  教育部统编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正在编写中,其中小一和初一语文先在一些学校试用,今年9月将大面积投入使用。不久前我和人教社编辑到济南明湖中学听课,征询试教的意见。课后和老师座谈。如下是我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很高兴来济南明湖中学听课。教育部主持编的新的语文教材正在一些学校试教,希望能在教学中得到检验,吸取好的建议,改善不足。新教材的编写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课程标准颁布了,编写指导思想更明确;二是可以吸收十多年来沉淀下来的课改的经验;三是坊间有多个版本教材可以参照;四是有广大老师的支持。我们一起努力,有信心编好新教材,争取2014年出版并逐步推广。

  刚才听了2节课。一节是明湖中学L老师讲的《动物笑谈》,一节是29中H老师讲的《小松鼠》,都属于有关动物的单元。两位老师都抓住了默读这个要点,同时注重关于生态意识、环境意识的教育,符合这个单元设计的要求。新教材仍然采取以人文主题(也有文体等方面)来结构单元,但在单元导语、课文提示和思考题中,格外注意凸显语文素养的某些“因素”。这是为了教学内容的重点更突出。两位老师备课时都在这方面用心了,重点的把握是好的。而且她们都注重在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整个课基本上都是在与学生“对话”中完成的。L老师的课讲得很细腻,扎实,看得出是有经验的老师。H老师则是另一种风格,比较活泼,放得开,与学生沟通很好。我对她们的课都满意,也受到一些启发。我想就两位老师的课说开去,谈谈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看法,也会结合教材编写的心得,供大家参考。

  一是语文课要“聚焦语用”。

  “语用”就是语言文字运用,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语文课的目标可以罗列很多,包括人文教育,传统文化熏陶,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等等,但是什么?基本目标是什么?就是语言文字运用。大家可以看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其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是这样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文化,增强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第一句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然后是在学习“语用”的同时,得到思想文化的修养。所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就体现于此。可以比较一下,原来课标实验稿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是比较简单的,就一句话:“语文是较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当时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想突出人文性,是有针对性的,希望改变教学中过分注重应试式操练的倾向。但是十多年课改下来,发现这样来定位语文课程性质,比较空泛,容易只是往人文性倾斜,掏空语文课程的,把语文课上成一般的思想修养课。所以,课标修订时,就在工具性与人文性前面,加上了两句话,给语文更明确的定位:语文课,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同时把文化修养呀、精神熏陶呀,很自然的带进来。“语用”和其他几方面是自然融合的,不是一加一或一加几的关系。有些老师备课,要罗列那些属于工具性,那些属于人文性,割裂了,没有这个需要。#p#分页标题#e#

  老师们已经多次学习过课标,有没有注意实验稿到修订稿的这个变化?有没有注意到关于语文课程定位为何要这样表述?我在这里强调课标的定位,是因为听完两堂课之后,有些感触。你们的课是认真的,有特色的,但好像程序有点多,对课文主题包括科学精神、环境保护意识等属于文化修养(人文性)的讲授与讨论,不是从语言文字运用这里很自然引出,或者两者结合不够,所占的时间也就多了。象《动物笑谈》这一课,主要内容是写科学家进行科学考察时那种忘我专注,文中写了动物行为学家劳伦兹的许多“怪诞不经”情节,怎么安排教学?一种办法是先疏通课文,做字词句及段落大意分析,然后围绕的某些“怪诞”行为开展讨论(有时则是老师不断提问,与学生互动),领会科学研究的精神。另外一种办法,是让学生自己去读,接着老师带着大家边读边把生词和某些难点解决了,并在阅读中很自然地讲解或穿插着讨论劳伦兹的那些行为。这样,对科学精神的阐说主要是随文引发的,很自然的,而且整个课不断始终围绕解决如何掌握默读快读的方法,以及让学生津津有味地体味这篇课文语言的风趣与幽默。我觉得第二种办法可能比较好,好就好在“聚焦语用”,其他都是很自然带出来的,不给人教化的感觉。而且一堂课下来,有把握得住的“干货”。这一课的“干货”是什么?就是默读方法,以及语言表达的幽默。当然,教无定法,除了这两种,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多样的教法,总之能聚焦语言文字运用、让学生有兴趣学,又能把握方法,学会学习,就都是可以的。我听过很多中学老师的课,老是设想自己就是中学生,哪些会感到腻烦?又哪些会有兴趣、并留下较深印象?现下许多学生不太喜欢语文课,可能跟有些老师的课所设置的程序太多,老是重复,又嚼得太细,是有关系的。我们讲课不能只考虑设计的如何周全漂亮,要让学生有兴趣,能投入,有获益。

  二是语文课要教给学生具体方法。

  L老师和H老师的课都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有的可能在课前预习就安排了读课文。在讲《动物笑谈》时,L老师特别设计了一个程序,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分头朗读课文,学生很有兴趣,有助于进入阅读状态。这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一课的语文“要素”——也可以说“干货”,是让学生学会默读,体现得不够。听说读写,哪样较重要?阅读较重要。日后学生成为公民,要谋生,阅读能力是较用得着的。写作、听讲和说话交流能力也重要,但也比不过阅读能力的重要。语文课较要下工夫的就是阅读,是书面语言的学习。现在的语文课虽然也注重阅读教学,但对于阅读方法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做得不够。比如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等等,都有技巧方法,需要一一学习。但是我们对这些方法技能的传授仍然很粗,这些方面的基础研究也很不够。你教学生默读,总要给点具体的方法,让学生如何做到不动唇、不出声,又读得快。不会默读就读不快。到一些大学的图书馆看看,不少学生都在那里念念有词,他们可能就是在中小学没有学会默读。浏览和快读,要教给学生一些方法,不能大而化之。

  我读博士生时上英语课,教我们的是美国老师,他每次课发一摞材料,要求15分钟看完。我们很紧张,但不断练习,水平就上去了。这位老师注重教办法:不让一个词一个词从左到右往下读,而要求视线跳跃,尽量扩大扫视范围,捕捉重点字词;尽量快的往下看,能大致懂得意思就不停下来,碰到生词可以猜,不马上查字典;文章开头以及每一段的开头特别注意弄清楚基本意思,读的是语义单元,等等。我们就这样掌握了默读、浏览的方法。相比之下,我们的语文课对方法交代是不够的,或者说,是缺少这方面自觉的。几乎每一课都是精读,“精”在哪里?在字词句、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等等,当然也有需要,可是偏偏没有教给方法,没有能把精读的内容和方法结合起来。象这两堂课都是要求教默读的,那么较好就有默读方法的提示,要具体,有练习,不能只是笼统的要求。你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很多教材的练习题也都有类似的要求。可是怎么去抓关键词?有什么可以操作的方法?如果你说“抓”,学生就马上会“抓”,那就不用学了。所以,我们的语文课,要有方法教学,能做到“一课一得”较好。#p#分页标题#e#

  三是要区分好精读与略读。

  现在的语文教材普遍把课文分为精读与略读两种,可是在教学中,许多老师几乎全都讲成精读,略读无非是课时略少一点,讲法和精读是一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有心理原因,怕讲得不够精,影响学生考试成绩。这是一个误区。其实精读和略读是两种课型,功能不一样。精读讲得细一点,是提供例子,举一反三,要给方法;略读就主要让学生自己读,是实践精读课所提供的方法,发挥自主阅读的能量,激发扩大阅读的兴趣。如果全都讲成精读,那么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反而小了,举一反三就难于做到。其实以“精读”和“略读”来区分课型,不够贴切,因为“精读”“略读”都是阅读方法,在精读课中也会学到略读,比如浏览、快读等等。同样,略读课中有时也需要来一点精读的。所以,我们编制新教材时,注意到这个问题,也吸收了杨茂枝等一些的意见,有意加大精读与略读的区分度,让两种课型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在新的教材中,我们已经把“精读”改成“教读”,“略读”改成“自读”。“教读”课安排有预习,思考题也比较多,照顾到方法的提示与练习。“自读”课有导读,还有旁批提示,引导学生顺利阅读,理解课文,激发思考。

  新教材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冲刺,就是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有的在课文后面提出课外阅读的书目,有的在“名著导读”中建议课外读些什么书,怎么去读,等等。这样,新的语文教材就建构了由“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这可能是一个冲刺,让我们的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语文课怎样才算成功?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如果只是精读精讲,反复操练,没有激发阅读兴趣,也没有较多的阅读量和阅读面,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写作能力是不可能提升的。扩大阅读量,这是改革的方向。预料以后高考中考的命题也会更多考虑如何评价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

  四是不要滥用多媒体。

  两位老师在课上都使用了多媒体,看得出在这方面花费不少精力。韩老师讲《松鼠》一课,从网上找来一些松鼠的照片,学生是蛮有兴趣的。但总的看,两位老师用的多媒体,都未能给你们的课增分。我并不看好语文课上使用多媒体,甚至认为现在滥用的多媒体,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毒药”。

  较近我到陕西一所中学听课,是农村中学,可是很“现代”,黑板没有了,告别板书了,就用固定的多媒体屏幕,需要什么照片或材料,只需在上面点一下就都出来了。他们在上初一的“古诗三首”这一课,讲到曹操的《观沧海》,什么作者介绍、作品背景、字词注释、思想意义、艺术手法,等等,全都是从网上下载拼凑的,老师讲到那里,在屏幕上点一下,就都出来了。比如课文中有“水何澹澹”一句,老师就点到“澹澹”的注释,让学生齐声朗读:“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老师就省了,毋庸多说了。其实类似的诗词课,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反复诵读,提示一下边读边想象自己登山望海,那种苍茫浩瀚的时空感,还有,就是让学生体味四言古诗那种简洁铿锵的韵味。这才是本课的教学要点。

  现在的语文课不断穿插使用多媒体,虽然很直观,可是把课文讲解与阅读切割得零碎了。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各种画面、音响与文字,目迷五色,课堂好像活跃了,可是学生的阅读被挤压了,文字的感受与想象给干扰了,语文课看重的语感也被放逐了。这样的多媒体对语文学习并没有好处。#p#分页标题#e#

  现在备课也变得很容易,从网上轻而易举就可以得到教案和课件。所谓集体备课,也就是凑一些教案,时间很多花在调整设计课件上面。这样备课讲课,老师的个性是容易被淹没的,讲出来的课可能是大同小异,彼此克隆的,更麻烦的是背离了语文课需要靠学生反复大量阅读、以增强语感的本义。特别是某些领导检查教学,也就是看多媒体是否做得漂亮热闹,更给这种偏向推波助澜。多媒体本来是好事,可是用得太滥,让我们的老师变懒了,个性消失了,学生的学习也受到很大影响。

  过多依赖多媒体,还会制约老师能力的提升。很多老师得了“百度依赖症”,什么都依赖网上给结论,有结论没过程,思想容易碎片化、拼贴化。现在的老师很多不会板书了,甚至常常提笔忘字。不是要开设写字书法课吗?找个会写字能书法的老师变得如此之难。记笔记的能力也普遍下降了。我给一些老师做讲座,因为考虑到人们的习惯,有时也做点简单的PPT。但我发现很多老师都懒得记笔记,课后拷贝一下就成了,拷贝回去后呢,也许永远不会再看了。我说多媒体的滥用已经给语文教学带来“灾难”,恐怕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种需要面对的事实。我建议老师们的语文课不用或少用多媒体,让语文课重新回到朴素本真的状态中来。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语文阅读
上一篇: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很容易生气呢?该怎样改正这样的行为呢? 下一篇:每个人都有逆反心理吗?怎样养看待逆反心理?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