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石漠化是怎样形成的?分布在哪些地区?该如何防治?
高中 来源:网络 编辑:樱桃 2018-12-14 11:18:14

  我国石漠化是怎样形成的呢?主要分布在哪里地区呢?关于石漠化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呢?我们应该怎样防治石漠化呢?其实这些都是高中阶段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很有需要的,伊顿教育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我国石漠化的形成原因以及分布地区以及治理情况,以下是详细内容,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伊顿教育广西网站!

我国的石漠化是怎样形成的?分布在哪些地区?该如何防治?

  1、成因机理

  (1)碳酸盐岩系的抗风蚀能力强,成土过程缓慢。据对贵州133个样点分析,贵州灰岩风化剥蚀速率为23.7~11O.7 mm/1000a,若按平均61.68 mm/1000a的剥蚀速率、平均酸不溶物3.9 9/6计算,1000年只有风化残余物2.47mm,换句话说每形成1 cm厚的风化土层需要4000余年,慢者需要8500年,较非岩溶区慢1O~80倍,这是西南岩溶山区土层浅薄、易出现石漠化的客观背景条件和基本原因。

  (2)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不利于水土资源的保存。西南岩溶山区地表崎岖破碎,山多坡陡,以贵州为例:全省山地面积占87 .丘陵占1O ,而平川坝地仅占3 ;全省地表平均坡度达17.78。,其中>25。的陡坡地占全省总面积的34.5 ,15425。的占34.9 ,两者合计占69.4 。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加剧了斜坡体上水、土、肥的流失,某些人类活动扰动的激发下,使大片岩溶山地变成石漠化。

  (3)岩溶山区特殊的土体剖面结构加 剧了斜坡上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岩溶山区土壤剖面中通常缺乏C层(过渡层),在基质碳酸盐母岩和上层土壤之间,存在着 软硬明显不同的界面,使岩土之间的粘着力与亲和力大为降低,一遇降雨激发便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4)降水的影响。西南岩溶山区年均降雨量多在900~1 300 mm,暴雨集中在春季(约占4O )和夏季(占55%以上)。春季和初夏季的暴雨正是大面积坡耕地的中耕播种季节,农作物(玉米、油菜、绿肥等)正处于幼苗阶段,疏松的坡土得不到很好的覆盖,故春季和初夏季暴雨加剧了石漠化的发展。

  (5)人口增长过快,农业人口多,土地负荷压力大。西南岩溶山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增长快。以贵州为例,人口从1949年的1 403万增加到1998年的3 657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O 以上,自然增长率比高5个千分点,人口平均密度已达200人/km。,远远过当前生产力水平下的合理人口容量约15O人/km的限度,人口载率在3O 以上。人口增长快、密度大,加上素质低,使西南岩溶山区陷人人口增加一过度开垦一土壤侵蚀性退化一石漠化扩展一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

  (6)对土地掠夺式经营,耕种方式落后。乱砍滥伐、滥垦滥耕、铲草皮、挖树根、烧秸秆等在西南山区经常发生,不少地区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在1990年以前普遍存在着“刀耕火种,烧山种地”的现象,对土地掠夺式经营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此外,耕种方式 水分 环比 泥沙 环比山地石 率环比西南岩溶山区三分之一的旱耕地仍采用落后的顺坡耕种方式,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2、具体地区 石漠化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

  西南岩溶山区以贵州为中心,包括贵州大部及广西、云南、四川I、重庆、湖北、湖南等省的部分地区,面积达5O多万km。是全球三大岩溶集中连片区中面积较大、岩溶发育较强烈的典型生态脆弱区。

  这里居住着1亿多人口,且以农业为主,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极为严重。部分地区的石漠化面积已接近或过所在地区总面积的1O%,如贵州六盘水(27.9%)、安顺(24.6%)、黔西南(23.4% )、毕节(16.1 %)、黔南(14.6%)、铜仁(9.4 %)及广西的百色与河池(>12 )、云南滇东、川渝的涪陵(12.77 %)、泸州(9.5%) 、万州(9%)等。

  更严重的是西南岩溶山区的石漠化 目前仍在发展,如贵州每年新增石漠化面积就达933 kmz。石漠化的扩展不仅直接威胁了西南岩溶山区人民的生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因该地区地处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上游,石漠化的发展,不利于两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建设,并间接影响两江中下游沿岸地区的生态安全。

  3、生态经济治理模式 西南岩溶山区人地矛盾突出,普遍面临着经济贫困(缺粮少钱),生存环境条件恶劣(植被覆盖率低、人畜饮水困难、岩溶旱涝灾害频发等),区域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替代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等三大难题。

  因此石漠化治理模式应在遵循前述原则基础上,从缓解人地矛盾、解决上述三大问题来选择。

  (1)合理利用石漠化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石漠化地区基岩呈裸露半裸露状态,土层瘠薄且大多分布在岩缝中或石旮旯里;降雨量大,但降水极易沿岩溶裂隙、落水洞进入深处的地下水系而难以利用,致使岩溶石漠化地区水土资源俱缺,需要依靠先进技术,合理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把生物节水(如培植推广耐旱作物品种等)、农艺节水(如地膜覆盖、聚垄耕作等)、工程节水(修建鱼鳞坑等)和管理节水结合起来,通过实施“沃土工程”、坡改梯等培土培肥工程和间作套种、错季节种植、立体种植等措施来增强基本农田的单产和复种指数,稳步解决石漠化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和人畜饮水问题。

  (2)以生态经济型林(果、药)草为主的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恢复植被是石漠化治理的关键环节,植被覆盖率的高低直观地反映了石漠化治理的成效。考虑到目前西南石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大的实际情况,除立地条件极差的个别石漠化地区外,大部分石漠化地区应以人工恢复为主,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果、药)业:一是可以大幅度增强所在区域的植被覆盖率,防治石漠化扩大,改善、恢复和重建石漠化地区良性生态系统;同时又可增加石漠化地区农民收入,调动农民治理石漠化的积极性;但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岩溶石漠化地区,以植被恢复为主要内容的石漠化治理模式应有所区别:

  (1)岩溶石山封山育林恢复植被模式。岩石裸露率在7O 以上的石山和白云质砂石山地区,土壤很少,土层极薄,地表水极度匮乏,立地条件极差,基本不具备人工造林的条件,应采取封禁的技术措施,减少人为活动和牲畜破坏,利用周围地区的天然下种能力,先培育草类,进而培育灌木.通过较长时间的封育,较终发展成乔、灌、草相结合的植被群落。

  (2)岩溶石山、半石山人工促进封山育林育灌恢复植被模式。对岩石裸露率为5O%~7O 的半石山及部分条件相对较好的石山、白云质砂石山,经过局部 整地、人工补植(播)45O~75O株(穴)/hm 后,再采取封禁措施,以期形成灌草或乔灌混交林,补植树种主要有香椿、滇柏、华山松、桤木、栎类、马桑、白花刺等生态经济型林草。

  (3)岩溶半石山乔灌混交防护林建植模式。适合于岩溶山地中上部、裸岩率在5O ~7O%的半石山地区,这类地区有部分灌木或具有天然下种的条件,对这类地区采取天然更新、人工造林相结合的措施,通过“栽针(叶)、留灌(丛)、补阔(叶)”或“栽阔、抚灌”的措施形成复层乔、灌混交林,栽植99O~1 995株/hm ,主要树种除滇柏、柏木、苦楝、华山松等用材树种及刺槐、栎类等薪炭林以解决本地区的用材和能源问题外,可适当发展岩桂、苦丁茶、核桃、红籽等经果林。

  (4)岩溶半石山生态经济林治理模式。这类地区多位于岩溶山地中下部,坡度相对平缓,裸岩率在3O ~5O ;有的藤刺草 灌分布,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应以种植杜仲、金银花、花椒等经济树种为主;坡度较缓有土层(2~3 cm厚)的溶蚀丘陵,可有规划地发展人工草地[9]。

  通过以生态经济型林草为的植被恢复,重构石漠化地区的“秀美山川”。

  (3)石漠化地区替代产业的培植及其产业化经营。要从根本上解决石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大、农业人口比重高、退耕还林还草后复垦现象严重、经济贫困、区域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石漠化治理区需要在农村就业结构优化、替代产业培植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取得冲刺。(1)加强石漠化地区农村小城镇和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和第三产业,以降低石漠化地区人口对土地的直接压力。

  (2)绿色产品加工业:一是道地中药材产业化经营,如杜仲、黄柏、石斛、五倍子、金银花、天麻等系列产品种植、加工;二是牛羊肉系列产品开发,如关 岭、惠水等地的黄牛,沿河、望谟、威宁等地的黑山羊等具地方特色的畜禽产品的产业化开发;三是某些有资源优势的经果林系列产品开发,如剌梨、猕猴桃、香椿籽等产业化开发。(

  3)特色旅游业,石漠化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洞穴、峡谷、石林等自然风景点及少数民族风情,可发展洞穴探险、峡谷漂流、民风民俗游等。通过挖掘培植适合石漠化地区地域特色的替代产业,实施产业化经营,成为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高中地理知识:新疆有哪些优良的风俗习惯和传统呢?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介绍!我国的涌泉与瀑布!类型+分类+名胜!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