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人高复2019届高三12月月考参考答案!附评分标准+作文范文!
高中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8-12-18 15:58:38

  如果人生注定要经过很多的磨难和挫折,那么学生时代的喀什就是一场心理的修炼过程,在每一次的考试过程中,我们的心理由紧张到放松,再由舒缓到失落或者高兴,这一系列的情绪的起起伏伏正是我们成长的过程,有一句话这样说到,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没有变的很成熟,但我一直都在不断地成长。高考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不在变得娇气,因为人都不能替代你。加油吧!少年!

相关分享:2019届建人高复高三12月模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建人高复2019届高三12月月考参考答案!附评分标准+作文范文!

  1.D 解析:A.潜qián质;B.功能叠加;C.楔xiē形

  2.B 解析:跨越:从上部越过地区或时期的界限;穿越:从中通过。

  3.B 解析:前一个句号应改为冒号(前总后分)

  4.A 解析:B“采用”缺少宾语中心词C句式杂糅,删去“的好风气”D“这”指代不当,按句式是指代“……意义重大”,实应指代“城市形象标志设计”;先“政府和设计机构的努力 ”后“全体市民的广泛认同和参与”;应先“参与”后“认同”

  5.③①④②

  【解析】按照由远及近,由面到点,由高到低的描写顺序考虑,从“远处”的“山峦”③,写到“湖畔”的“台榭楼阁”①,再写到“沿岸”的“柳树”④以及“纷披”的“柳条”②

  6.①我的朋友圈只屏蔽了妈妈,因为我了解我妈妈的性格,容易紧张,为了让她不替我担心,我需要屏蔽她。②“屏蔽”是个中性词,它的另外一层意思是保护。因为屏蔽是隔离,是保持距离,这个保持距离里面有爱,可以让我们彼此留下空间,以避免我们各自因价值观不同而容易产生的冲突。

  【解析】本题属于语言表达题,设置情境“辩论赛”,明确要求且关注提示“根据反方的理由,替正方补充理由”,反方为观点“朋友圈不屏蔽父母”给出了两点理由,正方观点是“朋友圈要屏蔽父母”,要针对反方的两点理由进行针对性反驳。反方第一点理由“我要循序渐进地释放我成长的信息,这样他们才会不担心,才会理解自己的小孩是怎样的小孩。”正方便可从父母会为我们担心这一角度进行反驳。反方第二点“‘屏蔽’一词不是个好词,给人负面的评价,……”正方便可从“屏蔽”这个词的另一层意思进行反驳。

  7.B 解析:从“我们在研究群体的基本特点时曾说,它几乎完全受着无意识动机的支配”“它的行为主要不是受大脑,而是受脊椎神经的影响”“单独个体具有主宰自己反应行为的能力,群体则缺乏该项能力”等中可知。其他无依据)

  8.D 解析:“同样面对战败,拉丁群体易怒,英国群体则较为冷淡”体现的是群体的种族特征。

  9.①群体极易冲动。②群体表现多变(易变,不稳定)。③群体狂傲野蛮(不可一世)。④群体特点受种族特点影响。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0.(1)多用排比与对偶的修辞方法,造成整齐匀称的句式,使文章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1分)

  (2)多方环境渲染,为绣娘的工作营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背景,也烘托出了绣娘的娴雅与美丽;(1分)#p#分页标题#e#

  (3)动作描写又结合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形象地突出了绣娘们手艺之高。(2分)

  11.(1)(对内容表达方面的作用)含蓄而又形象地揭示了刺绣作为一种古老而又高雅的艺术,不但被传承下来,而且普及到了民间;(2)(对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承上文写古老的绣庄,启下文写现代绣娘;(3)(在表达效果方面的作用)引用古诗,增加了文章的诗意美、古典美。(每点各1分,全对加1分)

  12.(1)叙述(或观察)的视角(或人称)不同:第④段采用第一人称,第⑨段采用第二人称。(3分)

  (2)描写的手法不同:第④段侧重于绣品的丰富多彩,从侧面表现绣娘们的心灵手巧;第⑨段则侧重于动作描写,直接从正面表现绣娘们的心灵手巧。(3分)

  13.(1)绣娘心怀着对古典(或传统刺绣)的虔诚,(2)物欲世界中绣娘依然保持着内心的淡然宁静,(3)在无扰无嚷的自我世界里绣娘用心用情创造美。(每点各2分)

  14.D【解析】明:阐明,形作动

  15.C【解析】来,连词;A取独/动词,往,到;B顺承连词/并列连词;D制订,动词/替,给,介词

  16.B【解析】在《离骚》这首诗中颂扬帝喾、齐桓公、商汤、周武王,是为了讽刺当时的政事

  17.(3分)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解析】文段中有六处需要断开(划“/”处),另有一处可断可不断(划“//”处),评分时无论断与不断都不作考虑。断对四处不给分,断对五处给1分,断对六处给2分,断对八处给3分;断错一处扣1分,断错三处扣2分,断错四处以上扣3分。

  18.(1)那些文字描写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极大(关系到治乱),举的是近事,但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4分)(2)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4分)

  19.比喻 反衬(以动衬静或以声衬静)(每空1分)

  20.①下阙首三句写天涯漂泊感到厌倦的游子,想念山中的归路,心中眼中想望故园一直到望断,极言思乡之切。

  ②“古今”三句,由古时联系到现今,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慨叹,表达了作者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③较后两句,从燕子楼想到黄楼,从今日又思及未来,将对历史的咏叹,对现实以至未来的思考,巧妙地结合一起,终于挣脱了由政治波折而带来的巨大烦恼,精神获得了解放。

  ④这种对人生深刻的思考,显示了词人内心对于整个人类历史的怀疑和迷惘,表现了他对宇宙、人生以及整个社会进程的忧患情绪。(写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

  21. 名分 名称(共2分,一空1分)

  22.(4分)孔子:强调言(1分),要可行,不苟言(1分)。韩非子:强调行(1分),言行统一则赏,不统一则罚(1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3.(6分,选3小题,每一空格1分)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2)多情应笑我 一尊还酹江月

  (3)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4)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4.略

  【参考译文】

  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p#分页标题#e#

  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妨碍,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到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其原因大概是从怨愤引起的。《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而失当。《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了。它对远古上溯到帝喾,近世称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因为关系到的治乱),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称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芬芳的,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断,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2019届建人高复高三12月模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下一篇:生活之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该怎么办呢?该怎样调整自己?
预约领取试听课
我们为您准备了
  • 学业水平系统测评
  • 个性化针对教学计划
  • 线下逆袭试听课
  • 系列学科学习资料
确认预约
热门活动
补习学校
补习学校
考前冲刺
考前冲刺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