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丽水和湖州三地的高三联考语文试卷的命题顺序和一些内容的增加和删减都是依照2019年的高考标准来的,所以大家可以提前感受一下新高考政策下一些新的变化。语文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大家认识到,所以语文的学习大家也不能过于地懈怠。而这一次的考试增加了散文类的文学文本阅读,在这一块,《考试说明》中也提出,要舍弃一些非连续性的文章和内容,那么这一次的考试试卷中关于这些变化的践行如何,一起来看看!还有本次考试的答案,也值得一看!
相关链接:2019丽水、衢州、湖州三市联合质检高三语文卷答案
选择题(26分,第3题2分,其余每题3分)
1.D(A.噱xué;B.庸懒—慵懒;C.塞sè)
2.C(应为“泥沙俱下”)
3.B(“——”改为“,”)
4.A(B.“文化内涵”和“打造”搭配不当;C.结构混乱;D.“乾坤”“天地”,重复累赘)
5.①但历史本身并不会主动证明 ②历史学家从历史里得出的教训 ③我们从历史里得出的结论(判断)(3分)
6.①社会的温饱不等于个人的温饱;(2分)物质与精神相互依存,物质是第一性的。(1分)
②有衣食之困不能坚持品德修养的也很多;(2分)例子不胜枚举属不完全归纳,结论不可靠。(1分)(共6分,反驳内容包含事实依据和理论根据)
7.B(A.应为“互联网经济模式”;C.“知识”不为用户所创造;D.用户为知识付费才“体现了无可否定的知识价值”,而非知识付费这种共享形式)
8.C(“就能够获取自己所短缺的知识”,与现实情况不符)
9.①经营者应提升知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妥善处理知识产权问题。②经营者应增加内容的“知识性”。③消费者要以正常心态对待知识产品及相关信息。④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增加知识付费的健康发展。(4分)
10.(1)①借用“印刷”一词,表现鱼拓画制作的简单易行。②与后文所写鱼拓画是一种“创造”形成对比,反衬了画作的和艺术价值。(2分)
(2)连用两个“凝固”强调了鱼拓画的艺术生命。前者突出艺术的个性,后者强调艺术品的生动与永恒。(2分)
11.①眼睛较能传递鱼的神气、神情、个性。②眼睛较能体现画家的艺术风格。(4分)
12.①引领读者认识鱼拓画及其意义。(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②贯连全文,使文章主旨逐步明晰。③和画家的创作理念形成对比,衬托画家的艺术修养。(6分)
13.①作品是用活鱼制作的。②创造,使短暂的生命成为永恒。③生动传神的画,凸显了艺术的生命及其价值。(6分)
14.A(使……向北行)
15.C(助词,构成“所字结构”。A.代词,它,指习惯/指示代词,那;B.相当于介词“于”,在/相当于介词“于”,比;D.疑问代词,什么/疑问副词,怎么)
16.B(“像蹠一类的人自始至终都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而后悔”与原文不符)
17.久而愈新者/百世之人也/功在生民/业隆匡济/身存则天下赖之以安/身亡则天下莫知所恃者/天下之人也。(3分。对两个给1分,错两个扣1分,先加分后减分)
18.(8分)
①因此而败坏法度和道义,成为百姓祸害的,那就是异类。(4分。“因”“败度”“蠹害”各1分,判断句1分)
②教育而不知道先使人立志,学习而不知道尊崇志向,要想把治理得繁荣昌盛且风俗淳美,那么从哪里实现呢?(4分。“志”“尚”“治隆”各1分,反问句1分)
19.霜鬓明朝又一年 又将憔悴见春风(2分)
20.①高诗借环境烘托孤独,以亲人思念含蓄抒情;来诗以“愁”情贯全诗,直接而强烈。②高诗自问自答,来诗用夸张表达思乡深情。③高诗虚实结合,以对方之思来抒自己
之情;来诗实写自己愁况表现思乡之浓烈。(6分)
21.知权达变(顺势而为、顺时而动、与世推移、用行舍藏、用舍行藏。1分)
22.孔子坚持理想又处事灵活。(2分)他坚持“仁政”、恢复周礼,坚忍不拔。(1分)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他能顺势而为,顺时而动。(1分)这种处世、处事的态度和原则给后人以积极的影响。(1分)(共5分)
23.(6分)
(1)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2)廊腰缦回 钩心斗角
(3)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
(4)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5)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6分,每处1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该处不得分。五题全做,按前三题计分)
24.(60分)
一、立意参考
一类:围绕清流,深刻阐述或生动表现清流与个人、社会的关系,表达正确而鲜明的思想。如:坚守清流本色;“清流”当“逐流”而上;激浊扬清;创造清流畅通的风气。
二类:围绕清流,能论述或表现清流与个人、社会的关系,能表达正确的思想。
三类:只列举(叙述)清流的事实(故事),或泛泛而谈清流。
四类: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二、评分标准
一类卷(55~60分)审题准确,围绕“清流”,深刻阐述或生动表现“清流”与个人、社会的关系,表达正确而鲜明的思想。论述有较强的针对性、层次感。叙事具体、形象、生动。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二类卷(50~54分)审题准确,围绕“清流”,比较深刻地阐述或生动表现“清流”与个人、社会的关系,表达正确而明确的思想。论述有针对性、层次感。叙事较具体、形象、生动。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三类卷(45~49分)符合题意,围绕“清流”,能论述或表现“清流”与个人、社会的关系,能表达正确的思想。事例能证明观点,论述较有力;叙事较具体、形象。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四类卷(40~44分)基本符合题意,列举(叙述)“清流”的事实(故事),或泛泛而谈“清流”。语言较通顺,结构较完整。
五类卷(36~39分)部分偏离题意,仅仅谈论(写到)“清流”,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有语病及错别字,字迹尚清楚。
六类卷(35分以下)另起炉灶,完全离题;内容空洞,字数不足,有较多语病和错别字。字迹不清。
说明:
(1)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3分为止。
(2)缺题目,扣2分。
(3)不足字数,每少50个扣1分。不足400字,评为“六等”。
(4)确认为抄袭的,判为10分以下。
【附】 《辩志》参考译文
人刚生下来,没有多少不同;而较终发展到大不相同,是习惯造成的。人的习惯,起初不知道它有什么不同,而就此整天天有了差别,是志向导致的。志向不同了,习惯便不同;习惯不同了,人也就不同了。志向是做学问的关键,也是一个人向善或向恶的车、船。关键部分正了,那么没有不正的;关键部分不正,就没有什么是正的了。到燕地去的车子向北行,虽是没到燕,不会走错到越。去越地的船向南行,虽是没到越,不会走错到燕。唉,人对于志向,能不慎重吗!
每一个人生而呱呱地哭着,哑哑地笑着,蠕蠕地动着,惕惕地息着,没有什么不同。出去从了先生,早上授他诵读,晚上教他意义,一样是圣人的《易》《书》《诗》《礼》《春秋》五经呀。等到学成了,有的做了百世的人,有的做了天下的人,有的做了一国的人、一乡的人,那劣等的是做了一室的人、七尺的人,至于较劣的是做了不完全的人、做了异类。言说成为世上楷模,行动成为世人表率。活着,人们以他为榜样;死了,人们流传他的书。流风馀泽,时间越久就越有新的内涵,这是流芳百世的人。功绩在养民,事业隆重,匡济天下,活着,那么天下依靠他而得以安宁;身亡,那么天下不知依靠谁,这是天下的人。恩泽施与一地,行为能成为一方的表率,事业虽没大发展,立身而无愧于世,这是一国一乡的人。至于那些心思不离开米粮,慈爱不出妻子儿女的,那只是一室的人。沉溺于口腹的满足,追求耳目的娱乐,身子外一概不问,不关痛痒的,那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沉溺于嗜好,昏乱无度,逸乐迷失,那是不完整的人。因此而败坏法度和道义,成为百姓祸害的,那就是异类。难道人生一开始,就有这样不同吗?习惯造成的啊!习惯的不同,又是志向不同造成的。志向在这里,那么习惯就在这里;志向在那里,那么习惯就在那里。
孔子说:“如果立志在仁上,那就不会做恶。”这是说志向是不可不定的。所以志向在道义,就不会沉迷于货利;志向在货利,就不可能希望他做合乎道义的事。志向在道义,每次行动就能进步;志向在货利,每次行动都会退步。那发端很小,效力很大,近在自己心里,远遍天地之间;在一呼一吸间定夺,显著于百年之久。孟子说:“鸡鸣就起来,勤勉努力地行善的,是舜一类的人;鸡鸣就起来,勤勉努力地谋利的,是蹠一类的人。要知道舜、蹠的区别,没有别的,无非在贪利和行善之间罢了。”人之所以勤勉努力终身不停止的,志向存在的缘故。志向这东西,去做了就能达到,谋划了就能成功。等到已经实现,就不可以反转;等到已经成功,就不可以更改。于是做舜的安享做舜一类的人,做蹠的未尝不后悔自己成为蹠一类的人,可是已经无从着力了。难道蹠的聪明才智力量不及舜吗?所立的志向不同罢了。唉!求学的人整天所立的志向,就是治乱的源头,人们忧乐的根本啊。
孟子说:“士人该做些什么?应该尊崇志向。”《学记》上说:“凡是学习,为官先要学做事,为士先要立志。”我说:“没有做官的,要先使他的志向端正。”教育而不知道先使人立志,学习而不知道尊崇志向,要想把治理得繁荣昌盛且风俗淳美,那么从哪里实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