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三校一模作文:汉语盘点2018!解题+立意+范文!
高中 来源:网络 编辑:樱桃 2019-03-11 10:25:48

  其实这些网络的热词是能够反映初网民们关心的内容,随着网络的逐步发展,我们的社交平台也越来越成为我们重要的环节,2018年我们的网民们表现出来所关心的内容是什么呢?面对这些流行热词反映出来的现象,我们学生们该怎样去思考和看待呢?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东北三省三校的相关模拟,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本站。

东北三省三校一模作文:汉语盘点2018!解题+立意+范文!

  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12月20日,由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联合发起的“汉语盘点2018”在京揭晓,“奋”“改革开放四十年”“退”“贸易摩擦”当选年度热词。

  这些热词反映了过去一年的大事小情,既勾勒热点、反映社会发展,又贴近民生、描摹世俗人情,记录了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凝聚着人们对社会与的美好寄望。

  请选择对你有所触动的热词,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范围和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责任担当:担当、国际理解

  审题

  限制性

  1.情境限制。这是一则时政性质的材料,材料的是“汉语盘点2018”年度热词。考生需选择对自己有所触动的热词进行写作。材料为审题立意提供了很强的情境性,其中说道:“这些热词反映了过去一年的大事小情,既勾勒热点、反映社会发展……”,这就要求考生在审题立意时需要联想过去一年中发生的“大事小情”,关注社会热点,在这样的具体情境下阐释这些“热词”的内涵并进行写作。不能孤立情境去谈“奋”“退”的内涵,或将“奋”“退”进行随意组词;若不能体现“年度热词”的意义,也属于跑题。

  2.价值判断限制。材料中隐含了命题人明显的感情倾向,这些热词“记录了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凝聚着人们对社会与的美好寄望”。这实际上暗示考生要从这些年度热词中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从小我到大我,从个体到,注意与时代的联系,体现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

  3.选择限制。所选择的热词范围应在题目提供的四个词之中。“请选择对你有所触动的热词,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这就要求考生在选择热词时,是选择对自己有所触动,能真正有感而发,能体现个人的真情实感,体现考生的独立思考的。且要“结合生活实际”去谈感受与思考,也就是每一个热词的背后都与国人有着紧密的联系,都能引发国人的思考,所以那些套路化的、假大空的、不结合自身实际的、不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的文章,都不符合作文要求。

  开放性

  1.材料中给出了四个年度热词,考生可选择一个进行立意,只要有所触动,都可入文。如“改革开放四十年”“贸易摩擦”属于年度热点事件,考生再熟悉不过,可从相关的具体事件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于“奋”与“退”,考生可结合具体语境,对词语内涵进行阐释。

  2.对于材料所给年度热词,考生的写作视野可以很开阔,可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分析,可反映社会巨变,可描摹世俗人情,可寄语未来……论据素材丰富,考生有话可说,与2018年高考作文考查方向相吻合。考生应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与民族、与大时代的深刻关联,将发展与自我成长相结合,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考生可以写议论文,直接发表看法。也可以写记叙文,记叙自我与一道成长的过程,小事件中体现大情怀!

  解题

  这是一道给定关键词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在“立德树人”指导下落实学科素养,激起考生的文化认同、家国情怀。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咀嚼文字魅力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醒考生关注时代热点,紧跟时代步伐,做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奋,正如新时代领路人2018年新年贺词所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画卷中,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由“奋”字入手,联系现实,考生容易切入,可谈“奋斗”。

  2018年,“退”字诀横扫三大洲。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中导条约》等;英国“退”意坚决,女王批准脱欧法案,政府发布退欧白皮书,首相表示即将达成退欧协议……各国“退群”目的不同,或以退为进,或虚张声势,或去意已决,但都是利益使然。

  由“退”切入,考生写作起来有难度,但若写得好,那么其立意上、思想上有高度。考生可由各国为了“利益”的各种退之现象挖掘本质,联系自身思考:当我们与既定方向不一致时,当我们行走的过程背离了我们设定的理想、目标,我们要选择“退”,以退为进,退一步,找回初心,校准航向!但要联系以上时事材料去谈,切不可单独去谈“退”,如把“退”理解成“忍让”等。

  “贸易摩擦”是指国与国在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方面所产生的摩擦。2018年,较为典型的就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美国单方面撕毁协议,实行贸易单边主义;而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平等对话与协商,按照规则和共识予以妥善解决。其实,作为世界大国的中美两国,经济上已深度融合,且共同肩负着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重要责任,彼此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才是硬道理。中国表示需要合作解决贸易摩擦,这才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姿态。

  因此,考生据此可谈“大国担当”“合作共赢”“融合发展”……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双手书写了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华大地发生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变革。改革开放四十年,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我国在各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

  从“改革开放”这一事件去谈,考生可写的角度很多,可从层面或个人角度或二者结合层面,写的发展与变化,也可写百姓的民生民情,还可写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谈方针政策的方向性,也可谈上下同奋斗的壮举……从中提取关键词,联系自身,去谈感悟!但不管如何立意,文章应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去谈其他,但不能通篇只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要结合自我成长、生活实际,体现“我”的思考。

  参考立意

  正确立意:

  1.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2.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奋力拼搏。

  3.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

  4.摩擦中看责任、看担当。

  5.大国风范 合作共赢。

  ……

  错误立意:

  1.谈勤奋(奋)。

  2.脱离语境谈忍让(退)。

  3.落后就要挨打(贸易摩擦)。

  范文展示

  为时代注脚

  齐志伟下水文

  “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岁月难捱,终抵不过时间的流逝,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已经退休,大批“00后”进入高校校园。如今,正是我们的时代,擦亮时代的底色,为时代注脚,愿你我与时代同行,不断奋斗。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难字当头,苦拼实干,难怪“奋”字当选“汉语盘点2018”年度热词。这一年我们用奋斗向世人证明:“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想想“港珠澳大桥”的飞架三地,想想“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翩然落月,这一切由“不可能”到“可能”的背后凝聚了多少人的坚实奋斗?他们破解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精神”。正如鲁迅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他们正是用自己一点一滴的奋斗挺起了中国的脊梁,因为他们,这个时代更加伟大。

  然而如今的我们又有多少人早已漠视了这些伟大,淡忘了这些英雄?甚至偏执地认为的努力到头来都不及“杨越”的附身,将美好的未来寄希望于“锦鲤”。我们不禁感叹这个时代怎么了?我想时代并没有变化,变的只是这些人的内心,因为奋斗实苦,自然只对幸运情有独钟。但他们不知成绩取得的背后哪里能靠幸运?

  难以想象,88岁的老人,在炎炎夏日蹒跚踱步。到了田地里,中暑是常有的事,他会随身带着药片防止晕倒。他毕生的追求就是让人都远离饥饿,为了这一信念,他一直奋斗在路上,他无愧于这个时代!已经两次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得2018年较高科学技术奖的刘永坦耄耋之年依然奋斗在科研前线,为构建“海防长城”添砖加瓦。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沧海横流,奋斗方显本色,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画卷中,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唯有双脚站立的土地才为你所拥有,也只有奋斗出来的成就才较经得起考验,那些靠“幸运”巧取的成功又怎能让你感到踏实?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我们敢闯敢拼,不断奋斗。当我们在一张张试卷的堆积下,熬过了无数个日夜时;当我们在一次次考试中身心俱疲时;当我们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时,请别停下脚步,想想那些脊梁、英雄,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奋斗无大小,我们都在一道努力,都在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都在用自己奋斗的脚步追梦圆梦,为时代写下我们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时代注脚,用奋斗指引方向。请记住:“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201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综合评价招生简章!!! 下一篇:青岛二中高三模考关于种子的哲理性作文范文!种子审题+立意!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