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郭子仪和李光弼的结局会不同?导致原因有哪些?
高中 来源:网络 编辑:樱桃 2019-04-03 17:02:59

  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唐朝时期的名将和功臣,其实作为功臣们他们往往是是在战场上驰骋,没有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反而容易在朝堂之上丧命,历这类现象比比皆是,郭子仪算是扎起功臣里面寿终正寝的。同作为名将,为什么李光弼和郭子仪的较终结局会不一样呢?两人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小编今天为大家分析了以下情况。

为什么郭子仪和李光弼的结局会不同?导致原因有哪些?

  先说二人的不同:

  一、二人的出身不同。郭子仪是正儿八经的汉族将领,出身于武举,而李光弼呢,是胡将。郭子仪显然经受过儒家教育(即便是武举,也不光是举个石头,拉拉硬弓),李光弼在汉文化的熏陶上显然要少得多。

  二、二人出道时的地位不同。安史之乱爆发时,郭子仪是朔方军的统帅了,而李光弼被人推举出来,担任平叛重任,可以说是实势使然,更是因为他又卓越的军事才能。

  三、二人的性格大不相同。郭子仪勇敢,但是极为稳重,在敌人面前像座泰山,在皇帝面前像只温顺的绵羊。李光弼呢,性格很突出,杀伐果断,自行其是。

  四、二人作战方式大不相同。二人虽然都称为名将,但李光弼的军事才能显然高出郭子仪一截。郭子仪当真是一板一眼,正冲正打,因此他需要很强的骑兵部队的支持。而李光弼,善于出奇制胜,常常以弱胜强。史思明极为狡猾,在作战上却狡猾不过李光弼。

  五、二人后来部队的构成也不同。郭子仪屡次自动或被迫放弃兵权,虽然朔方将士都很认同他,但很难说他就有一只郭家军,他的部队更多时候姓唐而不姓郭。李光弼在河东、在河阳两次极为危机关头作战时,部队人数极少,后来他的部队壮大起来时,靠的什么,主要是他自己养兵、招兵,这就让他的部队有很强的李光弼的影子。

  因此,两人结局不可能一样:

  李光弼选择了成为能够自保的一方诸侯,后期不太听唐帝号令,但因为手下将领们逐渐失去控制,不听他的,他郁郁而死。而郭子仪,一生都是唐朝的忠臣。

  为什么呢?

  一、二人的身份决定的。郭子仪为汉将,李光弼为胡将。据说,较开始安禄山没反前,他的幕僚是叫他将李光弼收为己用的,但安禄山犹豫了,没这样做。可见,李光弼较初的态度并不明朗,几乎是谁重用他,他就可以跟谁,这跟安禄山手下许多胡将是相同的。

  二、二人性格决定的。上面说了,李光弼是个自我实现的军事家,他喜欢自行其是,这与军政兼优的郭子仪是不同的。

  三、现实给他的影响。平定安史之乱的另一位大功臣仆固怀恩,不知道大家知道么。这个人与李光弼的出身相近,也是胡将。为了自保,李光弼选择了与郭子仪不一样的路。

  四、现实情况决定的。因为李光弼有一只他拉起来的队伍,而郭子仪却几次选择放弃了自己的队伍,以忠诚来换信任。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为什么马没有得到刘备重用?这期间有哪些原因? 下一篇:为什么烛之武能够退秦师?他是怎样做到的?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