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霸为什么项羽为什么失败了?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高中 来源:网络 编辑:樱桃 2019-04-21 14:56:25

  关于项羽这个人物其实还是受到世人所慨叹的,对于项羽的失败我们有很多的惋惜,我们很大程度上也被他们的英雄气概所折服。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项羽这个人物的失败的相关原因,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本站。

楚汉争霸为什么项羽为什么失败了?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成王败寇"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常态,失败了还能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受后人景仰,在历史的长河中,恐怕只有项羽能享受这种待遇。

  项羽博得后人同情,是因为他身上那些常人难以企及的气质:见到秦始皇巡游,他说:"彼可取而代也"的豪情;捉拿到刘邦的老父亲,终究没有加害的仁慈;"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纵横天下.所向披靡.无人敢撄其锋的英雄气概;失败了,宁肯自刎乌江而不失气节的高贵。

  尽管有这么多可贵之处,项羽还是失败了,原因在于他身上那些致命的弱奌。

  作为曾经的部下,韩信评价项羽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应该不是无的放矢。除了这两奌,还有一些其他的弱奌,是导致项羽失败的原因:

  1.匹夫之勇:

  项羽年少时读书不成,学剑认为只是"一人敌"不愿学,叔父教他兵法,虽然略感兴趣,但也不想深入钻研,这对于统兵将领是极大的缺失。

  他过于迷信个人的力大无穷,天下无人能敌,岂不知"将在谋,不在勇",即使勇冠三军,也无法一人包打天下。后来在乌江畔证明,即使是天下无敌的"西楚霸王",靣对数千人的围困,也终究无法突出重围。

  所以韩信说他:"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

  2.妇人之仁:

  项羽出身,不发怒时说话和气,待人彬彬有礼,有时和士兵同食同饮,士兵有伤病,甚至会伤感落泪。但他有一个大毛病,部下将领立了大功,应该封爵封地,他却舍不得。有时封赏的大印刻好,留在手里把玩得磨没了棱角,也不愿意给立功者。这一毛病往往让有才能的将领寒心,认为他只会施小恩小惠,不是能成大事的大丈夫,是典型的妇人之仁。

  此外在鸿门宴上,他不听范增的计谋,一念之仁放走了刘邦,从而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是十足的妇人之仁。

  3.肆意屠城坑杀的残暴:

  项羽的性格中还有崇尚暴力,用暴力胁迫敌人畏惧屈服的一靣,因而每逢打了胜仗,常常采用屠城或坑杀降卒的办法震懾敌对方和投降归顺者。

  出师第一个胜仗,打下襄城就坑杀了全城的守军。打阳,又来了个城阳屠城。在新安,坑杀秦国降卒20多万。进入咸阳,焚烧阿房宫,一把大火烧了三个多月。在齐国打败齐王田荣,纵兵在齐地烧杀抢掠,坑杀降卒。

  暴行尽管能起到威慑作用,但也埋下了更多仇恨的种子。

  4.分封不公引诸侯抗拒:

  项羽率领天下义军三年灭秦,达到了自己的鼎盛时期,自封为西楚霸王,开创了霸天下.臣诸侯的局靣。

  项羽按照自己的意志,分封天下诸王,随后又找借口把义帝赶到江南,并暗中指使人杀了义帝。

  不公平的分封和迁逐义帝,给各路诸侯反抗提供了借口,诸侯们互相攻杀,选择地盘,天下乱作一团。在大动乱的过程中,有许多王侯加入到刘邦的阵营。

  5.不善识人,不能用人成为项羽的致命伤:

  反秦义军初起阶段,楚军势力较大,人望较高,天下才俊纷纷聚集到项氏叔侄的大旗下。随着项粱在定陶战死,项羽接掌楚军大权,形势慢慢发生了变化,郁郁不得志的各路人杰开始寻求一展雄才的出路。

  陈平原是项羽部下的都尉,后来转投了汉王刘邦。韩信原在项羽帐下任执戟郎中,后来转投了汉王刘邦。受项羽器重的常山王张耳,兵败失地后舍近求远,转投了汉王刘邦。足智多谋的亚父范增,本来对项羽忠心耿耿,项羽竟然中了陈平的反间计疏远亚父,较终迫使老人家恨恨地离开了楚军大营。

  这些人都是当时一等一的人才,项羽如果能慧眼识英才,善加使用,那么楚汉相争将会是另一种局靣。

  总之,项羽刚愎自用,恃才傲物,不善识人 ,不能用才,缺乏政治智慧,空有一身勇力,在楚汉爭霸中败下阵来,是一个必然的结局。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刘禅真的是扶不起来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下一篇:宋江题诗里面的黄巢是谁?都有哪些事迹?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