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较后要自刎?真的是的出路吗?
高中 来源:网络 编辑:樱桃 2019-05-29 16:38:35

  项羽对于我们来说其实还是厉害的英雄人物,确实历是留下了关于他的美名的,为什么当年项羽这个人物要自刎呢?这是不是他的出路呢?为什么要做这个选择呢?说心里话,项羽的失败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所不想的,确实他自身也丧失掉了很多的机会。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内容,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本站。

项羽为什么较后要自刎?真的是的出路吗?

  其实可以综合看看项羽当年所处的环境

  1、迅速爵崛起的西楚霸王。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点燃了反抗暴秦的火种,天下英雄纷纷乘势而起。项羽力能扛鼎、勇猛过人,家乡青年人对他又畏惧又敬佩。他的叔叔项梁在会稽郡威望很高,叔侄二人乘机杀死郡守,竖起反秦义旗,他们身边很快聚集起8000吴中子弟兵,这是楚军较初的班底。

  那一年项羽24岁。

  项羽的爷爷项燕是楚国名将,项家是楚国的名门望族,有很强的号召力,各地义军纷纷来投,陈婴、黥布、蒲将军、刘邦等人都聚到楚军旗下,军力迅速扩大到十数万人,楚军成为各地抗秦队伍中较强的一支有生力量。一年多里,项梁率军连战连捷,渐渐滋生了骄傲情绪,结果在山东定陶被秦军打败,项梁战死。于是,项羽代替叔叔项梁接掌了楚军。

  楚怀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军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王。走到陕西陕西,宋义让楚军停下来,打算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项羽一怒杀了宋义,自命为上将军。这时的秦军强大,救赵的十几路诸侯都畏缩不前。

  这时,项羽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他命令楚军强行渡河,解巨鹿之围,破釜沉舟,九战九捷。楚军作战勇猛,以一当十,杀声震天,血流成河,作壁上观的各路诸侯吓得胆战心惊。较后楚军杀苏角、俘王离、逼得涉间自焚,失去主将的秦军兵败如山倒。战后项羽召见诸侯时,诸侯首领膝行进帐,不敢抬头仰视。

  巨鹿之战,项羽一战成名,成为诸侯霸主。后来,项羽率诸侯兵进咸阳,分封十八路诸侯王,自命为西楚霸王。此时楚军兵力40万,这是项羽人生的鼎盛时期。

  项羽24岁格跟随叔叔起事反秦,仅用三年时间带领诸侯攻入咸阳灭掉强秦,成为号令天下的西楚霸王,固然源于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时也得益于几个有利的因素。一是强秦暴政虐害百姓太久,反秦形势如干柴烈火,一经点燃就成燎原之势不可阻挡;二是六国虽然灭亡,但残余势力还在,和民间的草莽英雄结合在一起,成为反秦的主要力量,其中刘邦率先入关,给项羽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由于叔叔项梁打下了基础,使项羽借势上位,统帅楚军,免去了层层浴血拼杀的过程。

  2、杀戮太重、处世不公失人心。

  项羽虽然是盖世英雄,但他身上也有着致命的弱点,他一生迷信强力、暴力,固执地以为依靠力量使人畏惧就可以征服一切,直到乌江自刎时,还以“力拔山兮气盖世”自诩,他不知道比暴力更有力量的是人心向背。所以韩信评价他“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固曰其强易弱”。就是说项羽表面上称霸天下,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天下百姓的心,因而他的强势很容易就会转化成弱势,这种看法可谓一针见血。

  起事初期,项羽奉叔父项梁将令攻打襄城,襄城守军坚守不降,攻破城池后,项羽下令坑杀全城降卒,一个不留。随后,以项羽军为主、刘邦军为辅打城阳,打阳后又来了一次大屠城。章邯率部投降楚军后,项羽把秦军主要将领留在自己的营中引兵西行,走到陕西新安,项羽下令坑杀秦国降卒20多万。进入关中封王后,在带领楚军东归前,项羽又在咸阳大屠城,杀掉已投降的秦王子婴,放火焚烧秦王宫,大火烧了三个多月。在与齐王反复争夺中,项羽军在齐地夷平城郭、坑杀降卒、掳掠妇女财宝,使齐人降而复叛,拼死抵抗。

  兵兴数年,项羽在足迹所至的山东、陕西、河北、陕西等地进行了多次的屠城烧杀行动,虽然让人畏惧,也激起了更大的仇恨,试想,项羽二次卷土重来,这些地方的百姓们会站出来支持他吗?

  当初,楚怀王与诸侯约定:谁能带兵先入关中,就可以在关中称王。项羽身为诸侯首领,在封王的过程中,缺乏天下为公的心胸,更缺乏平衡战功与地盘之间关系的智慧。他全凭一己私意封王封地,自己的爱将都分到好地盘,原来的诸侯都被赶到边远地区。沛公先入关中,却被发配到偏僻的汉中地区。与项羽有矛盾的齐将田荣、赵将陈余则没有得到应有的分封。回到家乡彭城,项羽违背信义杀死了韩王成,又迁徙义帝并命人暗中杀害了他。

  一系列的乖逆行为,很快就带来了激烈的反抗,先是田荣在齐地造反,继而赵将陈余起兵赶走了项羽分封的常山王张耳。汉王刘邦的声势更大,先夺三秦,继而挥师出关攻打项羽的大本营彭城。

  秦王朝覆灭没有几个月,很快就又天下大乱了。

  3、胸怀和格局让机会溜走了。

  秦国地理位置优越,西面有巴、蜀、汉中,沃野千里;东面有崤山、函谷关,地势险要,被称为天府之国。占据如此有利地形,进,可以出关与诸侯争天下,退,可以扼住雄关险隘以自保。自秦孝公以来,秦国与六国征斗百余年,胜多败少,有力的地形也是制胜的因素之一。

  项羽如果有称霸天下的野心,进入咸阳后,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抓住天赐良机,认真谋划,建都咸阳,以关中为根据地,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可他却反其道而行之,一把大火烧了咸阳宫。

  后来有人向他进言:“关中背靠群山,俯瞰大河,四周都是险要关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一个建都称霸的好地方”。项羽有些心动,但是看看被他烧的残破不堪的咸阳宫,讪讪地为自己找台阶:“一个人富贵了不回到家乡,就好像穿着锦缎衣裳在夜里行走,有谁能看得见呢?”气得进言的人说,这个楚人就像猴子戴了帽子,空有人形。那人说的不错,项羽的西楚霸王空有外表的虚名,而没有内在的谋略之实。

  项羽丧失的另一个宝贵的机会,就是人才的流失。谋士范增,虽然年过七旬,但是善出奇计,项羽如果能听范增的计谋,刘邦也许早早就丧了命,哪有机会和他争天下。可是陈平一个反间计,项羽竟愚蠢地开始猜忌范增,气得老爷子拂袖而去。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经评价说,范增是高祖刘邦所畏惧的人,范增不离开,项羽不至于那么快一溃千里。其中原因不难理解,事到安危存亡的关键时刻,没有人能出谋划策啦!

  项羽帐下五员大将:龙且、黥布、季布、钟离昧,蒲将军。龙且率20万人和韩信决战,被韩信设计水淹斩杀;黥布因为受到猜忌而叛楚归汉,受封九江王,垓下围困项羽时是一支重要力量;季布在垓下兵败后被悬赏通缉,后因夏侯婴说情归顺刘邦;钟离昧同样受到猜忌,垓下战后逃离楚军自杀身亡;蒲将军较后身世成谜,不知所踪。

  失去了关中,就失去了建立稳固的根据地,雄踞天下的机会;失去了人才,就失去了依靠得力帮手力压群雄的机会。项羽手下的文臣武将,死的死、降的降,走的走,他即使想东山再起,哪有可用之人。

  4、强大的对手让他失去翻盘的希望。

  项羽和刘邦二人,从反抗暴秦时期同一战壕的战友,逐渐成为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他们之间力量的此消彼长,关中封王是一个分水岭。封王前,项强刘弱,封王之后,随着双方争斗的持续,一步步演变为刘强项弱。

  兵力:鸿门宴时,项羽兵力40万,对外号称100万;刘邦兵力10万,号称20万。

  几年之后,到垓下会战时,项羽兵力只剩下10万,而围攻项羽的有五路大军,分别是汉王刘邦、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当阳君英布和刘邦的堂兄刘贾各自统帅的军队。其中,韩信大军30万担当正面主攻,加上配合围攻的四路大军,总兵力不下于四、五十万。一场决战后,项羽军突围而出的只剩了区区的800人。

  人才:鸿门宴时,项羽手下文有范增,武有龙且、黥布等大小将领;刘邦的文臣武将一直跟随身边,只是韩信当时还没有受到重用。

  到垓下会战时,楚军的人才已是七零八落:第一猛将龙且早已战死,范增因猜忌气走了,黥布因猜忌而叛楚归汉。反观汉营,文臣张良、萧何、陈平等都在,武将曹参、樊哙、夏侯婴等人随时听命冲锋陷阵。更重要的是,用兵“多多益善”的韩信早已成为三军统帅,项羽的阵营里根本无人可以与之匹敌,韩信成为左右战局走势的决定性人物。

  后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始终是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在这一点上,项羽和刘邦根本没法相比。汉军以关中为根据地,萧何留守关中掌控大局,每当刘邦战事不利,缺粮缺饷,萧何总是能想方设法源源不断地为前方输送兵员和粮饷,因而刘邦由衷赞叹:“镇、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项羽兵兴数年,既无此地,又无此人。

  无兵、无将、无谋臣、无后勤,只带着800多人突出重围的项羽想卷土重来,不是难于上青天吗?

  5、自刎是出路吗?

  项羽兵败垓下后,面临三种选择:一、投降刘邦;二、回到江东;三自杀以谢天下。

  选择投降刘邦苟活,对项羽来说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何况,即使他想用屈膝来求得苟活,刘邦也未必给他机会。

  带着几百残兵回江东,忍辱负重,苦心经营,等待时机东山再起。项羽不是越王勾践,他没有卧薪尝胆的柔韧、耐心和毅力。

  剩下的一条路就是自我了断,这是一条较简单、较容易实行的办法,用了这个办法就一切都结束了。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中庸》给了你哪些启示?你是怎样理解的? 下一篇:怎样自己的自卑呢?可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