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如果当时没有出兵会怎么样?还会失败吗?
高中 来源:网络 编辑:樱桃 2019-05-30 21:16:29

  长平之战确实是在历是重要的战争,确实也是悲惨的,对于赵国也是损失惨重的,确实40万人,如果历史能够改写呢?当时不出战会怎么样呢?伊顿教育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长平之战如果使用廉颇的相关战术不出兵会是怎么样呢?会出现哪些情况呢?以下是详细内容,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平之战如果当时没有出兵会怎么样?还会失败吗?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假如长平之战时,赵王一直用廉颇坚守不出的拖延战术,跟秦国打消耗战,赢的机会不大,因为赵国无力长期承担40多万壮劳力在前线白白消耗粮食,却不能参与农业耕作,赵王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在粮食耗尽之前放手一搏,正如他派赵括取代廉颇那样;要么继续消耗下去,直到赵军无法得到足够的补给,军心大乱,较终不战自败。

  发生于公元前260年左右的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秦赵两大强国之间的直接对决,双方都赌上了国运。秦军起倾国之兵,并动用力量保障后勤,赵国因是本土作战,也使用了国内可动用的军事力量,双方动用兵力过百万,时间长达一年多。在长平之战初期,廉颇率领的赵军对阵秦军时接连失利,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四月,秦国军队斩杀了赵军的裨将茄。当年六月,赵军失利,被秦军攻破赵军阵地,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军攻占,秦军还俘虏了四名赵国尉官。在初期试探进攻失利后,廉颇也并不是没有收获,他得知了对方的实力强大,果断后撤至地形更加有利稳固的防线,打算采取拖延战术,用时间拖垮对手,较后伺机再进攻。应该承认的是,这是国力相对弱的赵国能采取较合理的战术,也是秦军较不愿意面临的情形。

  古代战争并不单纯是双方将领士兵的较量,更是后勤保障的较量。长平之战,秦赵两国集结过100万士兵参战,其中秦军约60万人,赵军45万人。旷日持久的战争对双方国力特别是后勤保障都是严峻的考验。下面就从粮食供给能力、粮食运输能力和对外寻求援助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是秦军粮食供应能力明显强于赵国。秦国长期坐拥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沃土,是粮食耕作的好地方,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秦军又攻取巴蜀,将巴蜀之地纳入秦国版图,特别是在郡守都江堰等大型水利工程修成之后,灌溉了成都平原的万亩良田。关中、巴蜀作为秦国的两大粮仓就此建成。再加上“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奖励耕战,废除了井田制,据粗略估计,当时秦国每一个成年男子拥有的耕地为15亩,比山东六国多出一倍。并对耕作有突出贡献的农户授爵,铁质农具也开始在秦国使用,大大增强了耕作效率和耕作产出量。反观赵国情况就没那么乐观,国土面积特别是良田明显少于秦国,再加上境内多山地,不适宜农业生产,粮食产量明显低于秦国。

  二是秦国粮食运输能力明显强于赵国。自古以来,粮食运输都是消耗极大的后勤活动,以秦军征伐楚国的战争为例。据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的估算,为了供应远在江淮地区的60万秦军,按照当时的运输规格,一车25石(约合现在的750公斤),那么每天就需要2660多辆车来运送粮草等物资。如果运程过4天,在路上运行的车辆至少在一万辆以上。但得益于秦国建立的良好后勤运输体系,虽然秦国军队远在离都城咸阳500公里以外的长平作战,秦军的粮食运输难度并不比赵军大。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困赵长平,将请粟……卒与之粟。以船漕车转,自关中相望至长平。舫船载卒,一舫载50人,与3月之粮,下水而浮:里数虽多,不费马汗之劳。”意思是,秦国的补给线虽长,但运输方法灵活,而且粮食还相当充足。长平战争期间,秦军运送物资的船只从秦国雍城(今陕西凤翔),通过渭河、黄河、汾河到达河内绛邑(今山西翼城),再从靠近长平的河内绛邑转运至战区,运输时间大大缩短,运输能力得到很好地保障。反观赵国就没有本土作战想象中的那么便利。尽管长平距邯郸直接距离远比秦国腹地要短,但长平附近太行山山势严峻,运输难度很大,后勤保障耗时耗力,再加上后勤运输本身就消耗粮食很多,往往十石粮食运输送到前线仅剩一两石,这对赵国长期持久战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三是赵国在长平之战时期很难获得对外援助。这主要体现在借兵和借粮两个方面。由于畏惧秦军事后报复本国,魏楚韩燕等国虽有唇亡齿寒之意,但不敢轻易援助赵国。再加上赵王过早打算与秦国议和,使得秦国趁机散布消息,使得魏国等国暂时放弃出兵的打算。长平之战开战半年后,赵王担忧战争旷日持久,问计于大臣。大臣楼昌建议与秦国议和,虞卿建议向魏国韩国求援。赵王采纳楼昌的意见,派使臣向秦国求和,秦国拿议和大做文章,表面有意敷衍麻痹赵国,暗地里散布秦赵两国议和的消息,使得本有意出兵的魏国暂时放弃出兵的打算。

  在对外借粮的问题上,长平之战打了一年多,赵国已然缺粮,不得不向产粮多的齐国借粮,但遭到事不关己的齐国拒绝。《战国策·齐策二》记载说:“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总的来看,秦赵长平之战,对决的不仅仅是双方将领将士,更是国力之战和后勤保障能力体系的比拼。由于秦国长期受益于“商鞅变法”的成果,并攻取了巴蜀之地,大大扩充了国力,再加上有一整套完整的后勤保障体系,比赵国更具有持久战的能力。赵国则处于两难境地,不打持久战是找死,打持久战是等死,赵王较终选择由赵括统军主动进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迫于无奈,毕竟后勤能力跟不上消耗的速度,只好放手一搏。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 你该怎样评价曹操?对于这个人物你怎么看呢? 下一篇:康熙晚年九子夺嫡较终结果是什么?这九个人的结局是什么?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