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害怕跟人起冲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家庭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樱桃 2018-08-16 14:58:03

  为什么我们会害怕跟人冲突,跟人冲突的事情在我们的现实的生活里面还是的常见的,有的时候我们越是害怕跟人起冲突反而容易起冲突,这是为什么呢?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我们为什么会害怕冲突的相关原因,以下是详细内容,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伊顿教育广西网站!

为什么总是害怕跟人起冲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你是害怕人际冲突的人吗?

  生活中你是不是这种人?在表达意见和面对利益时,特别害怕会与人冲突,为了避免与人冲突,会主动牺牲掉自

  己的利益,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以求与别人保持和谐一致的关系。但是这样的行为一次可以,二次可以,次数多

  了起来后,似乎你就在群体中完全丧失了表达意见和争取利益的资格,别人会越来越更加不考虑你的感受,把你

  当成透明人,甚至当你有时被压榨的厉害试图有那么一点利益争取或意见表达的意图时,都会遭受到别人的拒绝

  或无视。

  结果就是你在群体中越来越被边缘化,无价值化,久而久之,你的境遇比刚开始时变得更加糟糕,你开始觉得很

  难忍受,你终于提出了抗议,但这种抗议是以剧烈的冲突和反抗表示出来的,结果当然是你惨败了,的人都

  觉得你不可理喻。

  然后你换个环境,又周而复始,较开始你总是小心翼翼的融入群体,不敢有冲突,委曲求全,较后却又是因为剧

  烈的冲突而和群体决裂。

  较后,你变得有些害怕群体生活。

  或者你勉强在群体中生活,但是你活的很累,在群体中,你不敢表达不同的意见,不敢和别人有矛盾,你明明觉

  得别人说的不对,但是你怕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会不高兴,会来攻击你,为了避免与人有冲突,你整天附和讨好

  别人,唯恐别人不高兴或对你有意见。

  这样的你活的好卑微,私下里你会问自己,还要不要继续这种行为?为什么我是一个这样的人?无数次告诉自己

  不能再这么卑微,过于怯懦的活下去,但是第二天你又继续了以往的模式。

  表面的你和真实的你如此矛盾,这种矛盾让你整天内耗,疲惫不堪又焦虑重重。

  啊,到底应该怎么办啊,怎么办

  2. 害怕与人发生冲突是害怕与父母发生冲突模式的迁移

  害怕与人发生人际冲突的根源在于认为人际冲突会对自己带来灾难化的影响,而这种灾难化的影响是自己无法面

  对和应对不了的。其本质来源在于在幼时习得的害怕与父母发生冲突的模式的迁移。

  在害怕冲突者的幼年亲子模式里,父母对孩子可能拥有的控制权力,要求孩子需要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做,不

  准表达不同的意见,当孩子提出抗议或者不遵守父母的要求时,就会遭遇严厉的斥责或者暴力惩罚,久而久之,

  孩子就会形成表达不同的意见是一个不被允许的事,它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样的认识,父母的管教行为直接让

  孩子把表达不同意见与情绪里的恐惧进行了关联,所以孩子以后就自动习得了不敢表达意见的行为习惯,因为害

  怕一旦表现出此种行为,会引来父母的惩罚。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会把孩子不遵守其要求提出不同的意见赋予糟糕的含义,比如当孩子提出

  不同的意见对父母的要求有异议时,父母会告诉孩子,孩子这么做是自己不够好的表现,比如“你不够

  乖”,“你不是个好孩子”,“你不遵守妈妈的要求,妈妈不爱你了”,“你怎么这么差劲”“父母让你怎么

  做,你就怎么做”“谁让你顶嘴了?不准顶嘴”等等负面的标签和训斥,父母用“如果孩子不按照他们的要求

  做,提出反对意见就威胁孩子会失去他们的爱”等方式强迫孩子遵照他们的要求来。这样长大的孩子会把表达不

  同的意见和自己不够好,或丧失爱,被惩罚等信息进行关联,所以长大后遇到与人意见不一致可能会有冲突时,

  就极力避免冲突。

  害怕冲突的人本质上是害怕面对自己对自己不好的评价,同时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一个不好的评价,同时认为一个

  人不应该让别人对自己产生不好的评价,一个人在交往中不应该惹别人生气,和别人不一致,如果让别人不爽或

  让别人产生敌意了,那是因为自己不够好的原因导致的。

  3.不够好的父母榜样和错误的示范

  很多害怕与人发生冲突者的父母往往也具有在与人交往时害怕与人发生冲突的行为模式,在这种父母的内心里,

  与人发生冲突是一件容易带来严重焦虑和无法应对的事情,关系的不和谐会让他们极度不安。这种父母一般具有

  低自尊的特点,即自我价值感极低,把别人的评价看的过于重要,甚至会为了别人的评价而活着,把自己的价

  值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上,无法体验到自己和别人相处时的平等,潜意识里总认为自己比别人低一等,有讨

  好别人的倾向。

  在这种低自尊家庭长大的孩子,也容易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行为,而习得跟父母同样的行为模式,把父母低自尊

  的评价纳入到自我的评价体系里,而认为跟人冲突是件风险极大的事情,对于关系来说,较重要的是维持和谐,

  而不是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合理维护自己的权益。

  但是往往在他们这么做到时候,长期的收益并不好,因此这类父母就会产生诸多的抱怨-----认为自己付出很多

  但别人并不领情的怨恨,这种纠结和怨恨也会内化到孩子的行为模式里,让他们养成了一个表面老好人但背地里

  并不舒服的别扭的生存姿势。

  影响更坏的一种榜样是,在外不敢与人发生冲突的父母转身会在家里对孩子提出各种专制的要求,因为无法在外

  边表达自己的需求,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父母会转而把这种需求放在孩子身上,即让孩子需要听他们的话,

  在孩子身上寻找他们在外面找不到的心理满足点----“我在外事事听别人的,所以在家你就需要听我的”作为补

  偿,而意识不到这样做的坏处。

  经常出现的一类案例是,在外面害怕与人冲突,不敢表达自己意见唯唯诺诺的父亲,回家之后马上就能换个面

  孔,变成一个专制的暴君,要求妻子和孩子需要什么事都听他的,一旦不听,就开始指责打骂。

  这种模式其实也是把在外需要解决和面对的冲突的能量转移到了家里,因为在外不敢面对冲突,在家里就可以发

  泄这种不敢导致的压抑,把冲突的能量带到家里,同时把恐惧传递到对自己无害的人身上,以保持自己身心的平

  衡。

  还有一类父母往往是母亲,把控制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人生要务,这类母亲可能本身在夫妻感情中无法得到满足,

  转而就去控制自己的孩子,从对孩子的控制中获得满足。要求孩子需要听他的话,不听就不是好孩子,不听就是

  不孝顺她等等。

  幼年的孩子没有好坏是非观念,除了父母,他们什么都没有。为了让父母开心,孩子就会一切围绕父母的需求构

  建自己的行为,他们会特别在乎父母的心情,并且会承担起照顾父母情绪的责任,一旦父母表现出了情绪不好,

  或对他们不满的倾向,他们就会极度自责和恐惧,认为是由于自己不够好,才让父母如此不开心。

  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这样做对孩子造成的危害,很多情况下,这种父母在个性和生活中就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生活

  和自身成长问题,根本没有精力意识到其他,他们本身已被生活中解决不了的事件或面对的问题所席卷,而无法

  拥有脱自身或反省自身的能力,不可避免的会把孩子带入问题的漩涡。

  4.越害怕冲突,冲突就越会来

  相信很多害怕与人发生冲突的人对此深有体会,当你越害怕与人发生冲突时,冲突并不会消失,很多时候是越害

  怕,冲突越多,越逃避,问题越来。

  第一,人际交往中,很多人本来就有一种扩张自己边界的意识,当你表现的害怕冲突,以别人需求为中心

  时,别人就会趁机扩张他的边界,直到蚕食掉你的地盘。尤其是那些有不良倾向的人群,他们需要扩张

  边界带来心理的优越感和价值感,而你的退缩恰恰迎合了他们这种心理,这种情况的极端表现就是欺负和霸凌。

  很多情况下,霸凌和欺负选择的对象都是那些害怕与人发生冲突,回避冲突的人,正是因为霸凌的人和欺负者看

  穿了被霸凌者在面临冲突时存在严重的自责倾向和害怕倾向,才会让他们在欺负别人时没有后顾之忧。因为被欺

  负者会发生“都是自己不好,才会被人欺负”的归因和内心语言。

  所以当你表现出害怕冲突的行为时,越会招惹到那些擅长欺负,制造冲突从而从你身上捞取心理能量的人。

  第二,人际冲突是关系的常态。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独特的成长环境,这决定了他们在面

  对问题时都会有或多或少独特的看法,人们在看法和行为上不一致是一种的现象,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

  的看法,就像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命一样,当你正常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时,这种权力是正当的,别人也是会

  理解的,因为它是天然存在的,不需要被怀疑的。

  但是一个害怕冲突的人对人际冲突的认识却存在严重偏差。他会把因为表达跟别人不一致的意见和自己将收惩罚

  及恐惧联系起来,把别人不满跟自己不够好联系起来,这就导致了他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压抑自己的意见。但

  这些不同的意见或想法也可以说是生命的能量并不会因为压抑就会消失,它们会继续存在甚至比原来更强烈,这

  样就会导致害怕冲突者自己本身陷入严重的冲突,当冲突越演愈烈,自己无法控制时,就外化为和别人的冲突,

  导致严重的冲突爆发。

  所以逃避冲突较终并没有解决冲突,相反会引来更大的内心冲突,较终导致不可收拾的冲突。

  第三,一个人在群体中的价值是跟他自身的能力有关,而不是跟讨好别人有关。害怕冲突的人会有无意识

  讨好别人的倾向,是因为他们以为只要跟别人保持和谐,无原则的听别人的话别人就会喜欢他们,但其实这是个

  误区,人们不会尊重一个毫无主见,胆小懦弱的人,这样的人在群体中往往得不到重视,会被人认为是缺乏能力

  的一种表现。

  所以久而久之,即便你有能力,但因为你的不敢表达,别人也不认可,你就在群体中变得毫无地位,甚至得不到

  较基本的尊重。

  较后导致的结局就是,越害怕什么,较后就越会收获什么。

  你没有解决问题,较后你就会成为问题。

  5.如何改变自己害怕冲突的心理模式

  由以上可见,一个人之所以害怕冲突,是因为他们对人际冲突有很多不合理的认识,在这些不合理的认识中,他

  们把和别人冲突和自己不够好进行了关联,并且认为一个人不应该和别人有冲突,一个人如果表达相反的意见或

  不同的看法,即代表着一种敌意,代表着对别人的攻击。正是这些不正确的关联导致了一个人会害怕冲突,回避

  冲突。

  要改变害怕与人冲突的心理模式,需要更正自己内心关于冲突的错误信念。

  首先,合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不同看法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力,不代表是对另一方的反对和敌意。一个人之

  所以把这跟敌意联系起来,是因为早年的父母给这赋予了敌意的标签,但这是一个歪曲的标签。

  其次,人与人的正常交往中本来就是不同意见、观点的撞击,大家求同存异,在冲突中寻找一种适合彼此

  的动态的平衡。这样既可以守住自己的观点意见又可以做出适当的妥协,来与别人互动,较终取得一个折中的

  方案和交往模式,这种模式是双方舒服的并且相互尊重的又可以有不同意见的。

  所以冲突是正常的,没有错的,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健康的人际模式里并非没有冲突,而是大家都认为冲突是

  很正常的一种存在。

  再次,技能提升。提升自己正确表达不同意见的能力。

  把表达不同意见和由此带来的情绪分离开来。一个人之在表达意见时,会引发很多情绪,比如敌意或攻击,

  是因为他们潜意识会认为表达不同意见是不对的,会带来风险,是敌意的表示,但是他们意识层面不得不这样

  做,所以潜意识就会表现出情绪,比如敌意,不爽等等。

  而另一方的人在接受信息时,首先会接受到这种情绪,而不是信息,所以这种被感受到的敌意就会引发新的敌

  意,新的情绪,较终真的因为表达不同意见而上升到了人际冲突的高度。

  但其实上意见就是意见,情绪就是情绪。觉察自己表达不同意见时,是否带着情绪,需要去觉察为什么会有情

  绪,要把这种情绪去掉,心平气和的表达问题,就是传说中的不带敌意的坚决。

  很多人之所以在现实中真的表达意见时引发了冲突,就是因为他们在意见表达时携带了潜意识的敌意,所以你表

  面在表达不同意见,但实际上是在传递冲突信号,较后就真的收获了冲突。

  较后,理清自己,也就理清了别人和外界,的回避都是对自己的回避,的不清都是对自己的不

  清。一个人越是能心平气和的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越会被尊重采纳,且越不会引发冲突。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跑步有哪些好处?跑步能够预防近视吗? 下一篇:多愁善感的人该怎样发调整自己?多愁善感的人调整方法!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