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文的解读其实还是需要我们去多加上心的,在这个具备着不同寻常意义的端午节里面,我们还是需要掌握一些收藏的技能的,那当然是解析我们的高考作文了。毕竟备考来年高考的宝宝们,还是需要掌握这个技能的。伊顿教育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19一卷作文的解析,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本站。
这是一篇典型的材料作文。这题目有“三性两化”的特点:
1、价值导向性。材料及提示语,有强烈的价值暗示。“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与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追梦,圆梦”,这些关键词,都指向考生,需要写家国情怀。考生所写的应该是正能量的东西。考生的“三观”,不宜偏离社会主义价值观。
2、眼光前瞻性。提供的材料,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000年,2008年,2017年,2018年,2020年,2035年,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了时代标志性的重大事情。这就要求考生,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把握时代变化的脉络,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考生写作,应该紧扣“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题。
3、对象特定性。这次写文的对象,是18岁的高考生。而写给2035年18岁的人,即是现在刚出生的婴儿。这个角色的定位不能搞错。这是18岁的考生,对18年后的18岁的人所说的话。
4、思维想象化。想象文章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2018年长大成人的“世纪宝宝”,想象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活,可让考生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这是对考生丰富想象力的考查。
5、格式书信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写成书信体,但从要求看,写成书信应该是较好的选择。从收信人的称谓,到写信人的署名(不能写真实名字)写信时间,都要一个完整的书信格式。以上也是审题的五个关键点,指明了作文的大方向。
仔细琢磨,这是一篇“戴着镣铐跳舞”的文章,有的开放性,也有较多的制约性。滔滔老师认为要写好此文,要有时代的视野,自身的审视,未来的畅想。
1、选材角度以一个18岁的考生的口吻,与18年后的人酣畅淋漓地沟通。以时代的变化作对比,表达个人的生活体验。如果没有敏锐的生活触觉,没有真实可感的生活素材,很多考生容易写成“假大空”口号式的文章。
2、文章立意“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是写好此文的冲刺口。文章既要表达家国情怀,又要融合个人情感。泛泛而谈,有隔靴搔痒之感,很难成为一类文。
3、明确文体。文体不清,是考场文章的大忌。很明显,诗歌和说明文,不在考虑范围。议论文和散文是主要的选择文体,相信这对多数考生都不是问题。总之,此次高考作文题,想要出彩,有的难度。特别是对那些闷头读书,不关心时代发展的考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