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区”的变化都有哪些?看中国的“区”变化!
原创推荐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8-12-12 09:44:58

   改革开放拆开来看,首先是改革,再是开放,在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我国领导人率先打开国门,建立经济开发贸易区,将中国与世界其他先联系起来,在将中国的产业和商品外输,与外国进行贸易的往来,提升中国的经济。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在经济改革的方面中国也一直都在不断探索,开发经济贸易区等等的有利措施,直到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增强的国力。今天我们一起看看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区”变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区”的变化都有哪些?看中国的“区”变化!

相关分享:改革开放政策下的乡镇企业为什么会意外早夭?

  中国人多,这是外国人对中国的第一印象。中国的“区”多,这是外商对中国经济的第一印象。

  从1978年开始的40年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之一是招商引资,尤其是外资。而外资进入中国,选的就是林林总总、大大小小、功能各异的“区”,光名目就有经济特区、新区、自贸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还有综合配套改革区、金融综合改革区,等等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不知所以。

  但是,放在中国改革开放、“摸石头过河”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区,都有它的逻辑和历史合理性,是改革长河里不可或缺的“石头”。而随着中国经济从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从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从“摸石头过河”向顶层设计转变,中国是否还需要这么多样、如此复杂的“区”们,也到了该认真思考、重新定位、重新洗牌的时候了。无论是以“政策洼地”制胜的传统“区”,还是以“制度高地”见长的时下各种自贸区、自由港,都是因为中国经济的整体开放度不够,才使得这许多的“区”有了用武之地。如果中国的整体营商环境达到和现代的水平,“区”的优势弱化、消失,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区”的减少、整合乃至消失,是中国改革开放到达高水平的体现,应该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是我们设区的终极目标。但是,在此目标达成之前,“区”的存在无法回避,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过程。

  各种的“区”,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带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捋,看似纷繁复杂的“区”们,就有了明晰的脉络。从80年代的经济特区,到90年代的新区,再到十八大后的自贸区,是较主要的一条脉络,代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三个阶段,具有标志性意义。

  “杀出一条血路”的特区

  80年代,是经济特区的时代,以深圳为代表。深圳是第一个,为改革开放担当了“破坚冰”的角色;也是较成功的一个,不仅是中国过去40年传统制造业常规崛起的领军者,又以创新驱动和先进制造业引领当下的中国经济转型。

  经济特区的特点,是既有“政策洼地”,又有“制度高地”。在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阶段,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软硬环境都十分地不理想,吸引外资只能依靠这些软硬环境相对好一些的特区。特区之特,就特在投资环境“好一些”,是投资环境的相对“高地”。至于这高地是政策使然,还是制度创新所造就,其实并不太好区分。一般来说,政府提供税收减免和土地,这是“政策洼地”;但是,为冲刺旧有和僵化体制的限制而大胆推出的“特事特办”,究竟算是一种政策洼地,还是制度高地,则要看这些做法是否能推至而广之。可复制、可推广,就是制度高地;不可复制、不可推广,只能是政策洼地。#p#分页标题#e#

  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外资在80年代享受的国民待遇。在那个年代,中国企业的国民待遇总体处于一个相当低的水平。在这种条件下,外资在特区内享受远好于区外的道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远低于区外的税收、土地、厂房,远比区外简单、快捷、便利的商事制度、通关、“座上宾”式的政府关系。这些待遇,是普通中国人和中国企业艳羡不已但可望不可及的,是出国民的“国民待遇”。这中间,有些的确是“常”的国民待遇,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现象,会逐步退出;大部分,则原本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国民待遇,随着中国整体改革开放水平的增强,这些“看似常”、实则正常的国民待遇逐步惠及外资和本国企业,成为名符其实的国民待遇。

  经济特区在八九十年代风光一时,但进入,却因为中国整体改革开放水平的大幅增强,其吸引外资的“高地效应”弱化而泯然众人矣。这其实是一种进步。经济特区落寞的背后,是中国基础设施的突飞猛进、是中国营商环境的整体改善,特区的优势不再突显,所谓“特区不特”。

  不仅特区落寞,外资企业也从高高在上而回归企业的应有常态,会有一种失落感。但是,对于而言,这则是一种进步。

  特区始于深圳,扩容至珠海、汕头、厦门,88年更将海南全域划为特区并升格为省,这是特区“意气风发”的年代。

  承载战略的新区

  深圳是中国第一个特区,引领了中国第一轮改革开放;浦东是中国第一个新区,引领了中国第二轮改革开放。两者都具有标志性意义,正如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所言: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

  特区与新区是不同的概念。特区的特点是自顾自,集聚和虹吸远大于辐射,重点在自己先富起来。这也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蛇口的创办,是带有一点烈士气质和悲壮感的,要“杀出一条血路”。特区能把自己照顾好,就已经是地不容易了。

  但是,进入90年代,中国经济已基本告别短缺。的整体战略也从“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开始逐步向共同富裕、协同发展转变。不再设立“自顾自”的特区,而是通过“新区”的设立,带动一个区域的发展;不再是特区和沿海城市孤岛式的发展,而是通过新区“以点带面”、辐射和拉动一大片。

  浦东新区、滨海新区,都是基于这样的构想。浦东开发,领导人看到的绝不是浦东这一小片,也不只是上海,而是以浦东开发带动长三角,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继珠三角之外的第二极。滨海新区,也不是只为了天津,而是要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

  迄今为止,新区已有19个。其共同特点都是不许“自顾自”,不是服务于新区自身,而是服务于的整体战略。这19个新区所承载的战略,涵盖了九十年代至今近30年间中国重大的战略构想和部署,包括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海洋经济,等等。

  经济特区的辉煌在80年代,特区的设立也早已成为历史(喀什、霍尔果斯是特例)。与之不同的是,多达19家的新区仍在不断扩容,并将进行新一轮规划。这表明,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以点带面”、“从不均衡到均衡”、“从集聚到辐射”、“从先富到共同富”,仍将是经济的战略重点。#p#分页标题#e#

  无论是特区,还是新区,都面临一个共同的挑战:效应递减。深圳特区是第一个特区,也是效应较为明显的特区;其后的几个特区,无论大小,都不能青出于蓝。浦东是第一个新区,也是带动和辐射效应较为明显的新区;其后的新区,很难复制浦东的成功。

  这也许是符合所谓“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也暴露出迄今为止的特区、新区、开发区、高新区基本理念的缺陷:靠刺激。这些“区”们,无论是依靠政策洼地,还是通过制度高地,实质上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Incentive来吸引投资者。而Incentive,无论是政策上的,还是制度上的,都是一种刺激。投资者对刺激的反应,总是开始时较强,慢慢麻木。深圳和浦东都是第一个,所以较刺激。现在的特区、新区、开发区、高新区已是遍地开花,到处都是政策洼地,也就不成其为洼地;到处都在创造制度高地,也就不成其为高地。投资者对各种区们的感觉越来越麻木,虽然地方政府仍然趋“区”若鹜,但也常有“有心无力”、招商乏术之感。

  自贸区的新希望

  为吸引投资者而设的特区、新区,是否还可以祭出新的“刺激术”(Incentive)?

  从2012年十八大开始,一种新的“区”进入决策层的视野,2013年在上海迅即落地,并在五年间迅速扩容到12个省市。势头之猛,各方寄予厚望之殷,令人刮目。这就是中国自由贸易区,依试验地不同,分别有上海版、广东版、福建版、天津版等等,直到较新的海南版。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需要载体,中国迄今为止的各种“区”们,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挑战面前已经力不从心,所以需要有一种全新的“区”,来承载这一新的使命。

  具体要怎么做?这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问题,并没有答案。目前的基本思路是两条。一是自贸区的思路;一是自由港的思路。

  自贸区的思路,实际上是传统各种区的升级版,是一种较大程度的改良,而非根本性的变革。目前,12个自贸试验区的试验,在四个方面都在尽较大努力改良。一是投资方面,尽可能缩短负面清单,较大程度对外资开放。这方面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尤其是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清单的长度还是有点长。二是贸易。目前的着力点仍是便利化,比如通关程序简化、效率提升;而非自由化,彻底放开。三是政府职能转换,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四是金融创新,比如跨境投融资便利。

  简言之,这种改良式的自贸区思路,是着眼于未来可复制推广到。步子过大,是不大可能推广到的。步子太小,却又不足以对投资者产生足够的刺激(Incentive)。

  自贸区思路是改良式的,也是动态的,它对标的是目前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既包括WTO多边体制下的规则,也包括TPP等高水平自贸协定的规则和所谓的21世纪议题。改良式、渐进式,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法宝;而动态的、对标国际先进标准的改良,可以将中国的营商环境提升到国际。单此一点,对投资者的刺激效应就不容小觑。

  与自贸区思路不同的,是自由港思路。自贸区思路,是对标国际先进标准;自由港思路,则是对标国际较高水平。具体而言,就是对标香港、新加坡、迪拜。

  这是一种不同于自贸区思路的自由港思路。其特点,就是不以可复制、要推广为目标(因为较高是不可复制的),而以自由度较高为目标(当然要结合中国国情)。

  自贸区思路要有三个思维:“随便”思维、“负面清单”思维、“离岸”思维。#p#分页标题#e#

  “随便”思维,体现的是经济活动的自由度。企业注册、经营、注销,随便;进口、出口、转口,随便;船只、飞机出入境,随便;资金进出、汇兑,随便;人员流动,随便。

  都随便?这不乱了套了吗?不会。法无禁止即可入、法无禁止即可为。这些随便是在法无禁止的前提下。所以,随便思维的基础是负面清单思维。不让随便的,请列出清单明示、公之于众。

  离岸思维,是自由港有别于自贸区的根本特征。所谓离岸,是指经济活动游离于中国监管体系之外,所谓“境内管外”(不只是关外)。

  如果思想上转不过弯,思维不愿意接受离岸的“治外”,等于是将世界上很大一部分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白白拒之门外。而我们不要的,香港新加坡迪拜乃至于百慕大、维京之类的弹丸之地却都视为财神爷、香饽饽。中国多地都在努力成为这样那样的中心,什么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真正的中心,都是既经营在岸,又经营离岸。

  自贸区、自由港,承载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希望。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孟子和荀子的地位谁更高?谁的思想在当代更被接受? 下一篇:《红楼梦》贾府二小姐贾迎春人物分析!透析封建礼教的弊端!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