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政策下的乡镇企业为什么会意外早夭?
原创推荐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8-12-12 09:44:18

  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四大主力是国企、外企民企和乡镇企业,但是前三个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依旧如沐春风,蓬勃发展,而乡镇企业却在这个大浪潮中逐渐淡出经济圈,早早地就夭折了,这是为什么呢?有哪些特定的社会因素将乡镇企业的苗牙给掐断呢?

改革开放政策下的乡镇企业为什么会意外早夭?

  相关链接: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区”的变化都有哪些?看中国的“区”变化!

  中国的改革开放,因为是摸着石头过河,自下而上的探索多于事先的顶层设计,所以意外的惊喜很多。其中较大的惊喜之一,是乡镇企业在八、九十年代的蓬勃兴起,是个“意外”。

  乡镇企业在今天,已经少有人知,而更多地被混同于民营企业。两者固然有的历史渊源和承继,但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代表了中国经济从计划向市场转型中的两种模式。乡镇企业,本质上属于集体经济,有明确的法律定义;源起于改革开放前就已存在的社队企业;以“苏南模式”为早期典型;以乡镇办、村办为主,也有以家庭为基础的户办、联户办,还有不少挂靠性质的企业。而民营企业,虽然广为人知并被学术界、理论界、公众乃至决策层普遍使用,但没有法律上的明确定义,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心照不宣的指称,其本质上就是私营企业,以“温州模式”为早期典型。

  中国经济的四大主力:国企、外企、乡镇企业、民企。如今,国企、外企、民企“桃花依旧笑春风”,只有乡镇企业却已“人面不知何处去”。有人用“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来形容乡镇企业的昙花一现。唏嘘之外,更多的论著则试图解释乡镇企业兴衰的背后,并由此理解中国改革开放早期的逻辑。

  时势造英雄。乡镇企业在80年代迎来第一个黄金期,产值一度占农村总产值半壁江山,每年提供数百万个就业机会,拉动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越城市。这种“异军突起”,是时势使然。90年代后期,集体性质的乡镇企业改制,与国有企业一样“抓大放小”。乡镇企业,作为一个历史名词,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也是时势使然。

  正如中国各种各样的特区、新区、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一样,乡镇企业的起落兴衰,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标志性事件也有着天然的联系。以乡镇企业的视角,审视中国改革开放的脉络,别有一番滋味。

  农村承包制:另类的烦恼

  小岗村的试验,推广至,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包干制。包干,是中国改革开放早期的主流思路,始于种粮,推而广之到国企包干、财税包干、部门包干、外贸包干、信贷包干,颇有“一包就灵”的气象。

  农村的包干,解决了种粮积极性问题,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但也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剩余劳动力。由于种粮积极性空前增强,过去几个人的活,现在一个人干了,剩下的人,就变成了剩余劳动力(Redundancy)。

  城市里也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与农村不同,城市并非因为国企的效率有了飞跃,而是因为数千万知青返城,带来了空前的就业压力。#p#分页标题#e#

  80年代初期的中国,在农村和城市同时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大量人口无所事事,游荡于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这不仅是一种经济上的压力,也是一种社会和政治上的压力。我来自于安徽一个贫困县的乡下,对那一时期的印象就是社会治安很差,到处都是游手好闲、寻衅滋事的痞子、流氓。1984年,中央不得已以规手段出手整治严打,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形势的严峻。

  但是,根本之法还是要提供就业。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采取了对小岗村试验同样的包容、开明,来对待民间自下而上的各种尝试。在城市,主要是个体经营、个体户;在农村,则主要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家。这一时期,较的个体户,莫过于傻子瓜子年广久。而在乡镇企业家中,则以鲁冠球、吴仁宝等较具代表性。同样是严打的1984年,中央4号文件正式将社队企业更名为乡镇企业。中国是一个重名的,名正方可言顺,言顺乃事成。中国乡镇企业由此进入了它的第一个黄金增长期。

  财政包干:地方政府热情的高涨

  农村包干制的成功,使包干成为80年代的主流思路,财政亦然。财政包干几经变迁,但在1994年分税制前,就像农民对承包制总结的那样,“交够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财政包干的实质,就是“交够上面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对于县、乡、村三级政府(集体)来说,乡镇企业的收入,在“交够上面的”之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种积极性,只有包产到户的农民才有。现在,地方政府有了。

  市场是现成的。80年代的中国,是典型的短缺经济,没有卖不掉的,只有生产跟不上的。制约经济增长的,不是市场,而是产能。

  生产要素是现成的、廉价的:土地,还远没有被土地财政哄抬上天;劳动力,整日游荡、无所事事的人多了去。资金,在县、乡、村三级政府的热情面前,也不是问题,政府可以出资,可以出面集资,强制半强制地要求银行、信用社贷款。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能源、原材料、机器设备。

  价格双轨制:歪打正着

  农村包干成功,改革的重点开始转向城市。

  城市的经济远比农村复杂,不是小岗村那样的试验可以一招奏效的,争论也十分激烈。公认的看法,是价格被扭曲,导致市场失灵。但是,如何矫正价格,却有各异的思路。又是在1984年,在那个的莫干山会议上,计划派提出,依然由计划调节价格,重在调;市场派提出,要将价格交市场决定,重在放。现实派则取其中,提出“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计划内的不变,仍由政府定价和调整;计划外的放开,市场说了算。此即所谓的价格双轨制。

  三种办法,代表三个方向。计划的调,仍然是在计划的框子里,方向还是计划;市场的放,虽代表了正确的方向,但是一下子放开,对经济会不会产生破坏性的冲击,当时没有把握,也被后来的“价格闯关”证明不可行。更为现实的办法是折衷,先让双轨并行,逐步收缩“调”的那一轨,向“放”的那一轨靠拢。

  这种双轨制的思路,其实贯穿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从生活资料到生产资料,从土地、资金到劳动力,无不如此。至今,土地、资金和劳动力依然是两轨的体制,并没有完全交给市场,表明中国的改革开放依然是一项未竟的事业。

  有关于双轨制的是非对错,今天已有公论。但设计者的初衷里,应该是没有乡镇企业太多的位置,却对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歪打正着的推动作用。甚至有观点认为,没有价格双轨制的“放轨”,就没有乡镇企业的第一个黄金期。#p#分页标题#e#

  原因很简单。八十年代初期的中国经济,仍然是计划内的经济,计划外的空间很小并且灰色。与庞大的国有经济相比,乡镇企业虽因集体性质而跻身公有制之列,但实际上是不入计划之“流”的,生产所需的能源、原材料、机器设备没有计划内的来源,只能以灰色方式获取,代价高昂、无保障、没有安全感。

  价格双轨制的出台,以放轨的方式赋予原本灰色的计划外空间以合法性。相比于计划内,计划外获取能源、原材料、设备的代价依然不低,但可靠性和安全感已不可同日而语。乡镇企业由此迎来了它的飞跃式发展。

  宏观调控与治理整顿

  乡镇企业的发展史,经历了两起两落。80年代、90年代各有一段时间的繁荣期,是为起;又都因为政策的变化,由于宏观调控、治理整顿而落。乡镇企业的起落,有其自身的内因,而宏观环境的变化,则是不可忽视的外因。

  宏观调控、治理整顿,为何对乡镇企业有如此大的影响?这与前文所说财政包干、当时的税制、乡镇企业早期的野蛮生长是密不可分的。

  因为财政包干,地方政府有办企业的积极性,因为有税收、收费、上缴利润,还可以作为小金库随时调剂财力的不足。还因为当时的税制以流转税为主,不管企业盈不盈利,只要工厂开工,地方政府就有税入,所以乐见“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更愿意做大规模。至于企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是否适销对路并盈利,地方政府反倒不以为意,铁打的政府流水的官,反正做几年就会调走。

  地方政府的这种思维,助推了乡镇企业早期一哄而上、同质竞争、不计成本、不计投入、不计效益的“野蛮生长”,也因此成为89-91、93-95两度治理整顿的重点。治理整顿,并不针对乡镇企业,但因为乡镇企业的“野蛮”,不可避免地成为整顿的目标。原因很简单,不以盈利和持续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不是真正的企业。在治理整顿的大环境下,同质竞争、重复建设、不计成本、不计投入、不计效益的裸泳者,必然大白于天下。其代价,不仅自身陷入困境,也成为地方政府和银行的呆帐坏帐。

  分税制:地方政府热情的消褪

  乡镇企业在90年代中后期的消褪,有学者归因于中国财税体制的改革。1994年,财税体制从此前的包干制变为分税制,地方政府只能拿到增值税和所得税(2002年起)的小头,其主力税收只剩下营业税,而营业税对应的是建筑业、房地产、服务业,尤其是建筑和地产。仅从税收激励的角度,地方政府对办企业、工业化的积极性明显减少,对经营城市、城镇化的兴趣明显提升。1994年是中国财税体制的分水岭,也是地方政府激励导向的分水岭。

  这对乡镇企业当然不是好消息。乡镇企业作为一种集体性质的企业,是在地方政府多年的特殊关照下异军突起的。如果地方政府因为税收激励导向的变化而失去办企业的积极性,乡镇企业就只能像真正的民营企业那样,单靠自身的力量在市场中搏杀。

  失去地方政府青睐的乡镇企业,变身真正的民营企业也就是必然的选择。

  抓大放小的改制

  90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的处境艰难,曾经风光无限的乡镇企业,也陷入走向的迷惘。这一时期的解决思路,就是众所周知的抓大放小。

  尤其是放小。所谓放小,用通俗的话,就是“能卖则卖、能租则租、该关则关”。在短短几年内,90%以上的乡镇企业实现改制,与同时代的个体户、私营企业一起,共同汇入民营企业的洪流。很多企业名称还在、厂子还在、还是原来的工人甚至管理层,但是,乡镇企业作为一个名词和一种现象,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和记忆。尽管在报纸电视中还时有所闻,但也仅仅是一种地域的概念了。#p#分页标题#e#

  今天的民营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80%的城镇就业、90%的市场主体。这其中,有多少是曾经的乡镇就业,已经无从查证。作为转型时期的一种过渡,乡镇企业有它的历史合理性,也有它的缺陷,可以感叹,但不必感伤,因为它的后继者已经凤凰涅槃、华丽蜕变,将中国经济送上了世界第二的宝座。

  企业的主人

  乡镇企业为什么衰落,原因有很多,说法也很多。前面分析过一些。还有一些时代背景。80年代是个体户和乡镇企业家的时代,堪为对手的干部和知识分子还基本束缚在体制之内,又是短缺经济,对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要求不高,所以有“所向披靡”的美好幻觉。进入90年代,从1992年起,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下海,加之90年代后期抓大放小,大批国企管理者“下海”,蓝海顿时变成红海,在教育程度、知识水平、管理经验、视野等方面处于劣势的个体户和乡镇企业家顿感压力。中国入世后,外资大举进军内地,对乡镇企业家更是雪上加霜。

  浸淫商界多年的柳传志曾有一句心得:没有主人的企业是不会有人心疼的。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有人真正地在意它。这个在意它的人,才是企业的真正主人,而未必就是大股东、董事长或CEO。这与制无关,而与机制、企业文化有关。如果没有机制或企业文化来确保大股东、管理层和员工都真正在意这个企业、真正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孩子,大家就会把企业当唐僧肉而无人关心它未来是否可持续。

  乡镇企业就是这种情况。从理论上,乡镇企业是集体性质,全体乡民、镇民、村民是企业的主人,但实际上,由于缺少制约的机制,更谈不上基于价值的企业文化,乡镇企业常被乡镇政府视为小金库,无奈的员工和管理层也只好效尤。理论上的有主人,因为制度和文化的缺位,异化为实际的无主人。这,也许就是乡镇企业衰落的根本原因吧。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怎样童年的心理阴影?童年阴影该怎样做? 下一篇:怎样处理演讲时候紧张的状况?处理演讲紧张的5大方法!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