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一生是怎样的?是怎样走向衰败的?

初中知识问答 来源:网络 编辑:樱桃 2019-01-30 20:35:49

  答:其实怎么说呢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的,都有着很多的经验来供我们去学习和帮助,那么杜月笙的一生其实也是一个传奇,究竟他的一生经历了哪些起起落落呢?有的时候人生的起落会让人更加豁达,也能够看开很多的事情,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杜月笙的一生的简要的经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本站。

  杜月笙好赌,也是因为好赌,所以成了上海滩的一个风云人物。

  杜月笙3岁时死了娘,4岁时死了爹,8岁时继母被人拐卖,14岁时因为赌钱被舅舅赶出家门,妹妹也早早被送了人,怎么看也是一个倒霉蛋!

  但是,又有谁能够想到这个流落到上海的14岁少年倒霉蛋日后竟然会威震上海滩?

  当时杜月笙离开家乡时曾对外祖母立誓:“来日我若不能荣宗耀祖,誓不言归!”

  上海滩,是一个风月场,是一个销金窟,也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许许多多的人一头扎进了上海滩,只为了能够出他人一头之地,让自己能够在这个乱世里活得更好,即便只是有一口饱饭吃,只是有一席一枕之地酣睡。

  所以,杜月笙也一头扎进了上海滩。

  租界,是一个时代的“畸形儿”,却也成为了混迹于社会黑暗角落里的野心家们的沃土。

  杜月笙到上海后先是拜了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后来又在青帮通字辈黄振乙的介绍下入得上海八仙桥同孚里黄公馆,便又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

  杜月笙来到上海的时候,黄金荣已经是上海、租界的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了。

  同孚里住着的皆是上海滩法租界的大人物,有钱有势,杜月笙每次从同孚里巷口走过时,总会忍不住向里张望,虽然心生羡慕,可是却始终不敢踏足半步。当时黄金荣听到杜月笙自保家门后,倒是笑呵呵地说了句:“真是奇怪,来帮我忙的这些小朋友,怎么个个都叫什么生的?苏州有个徐复生,帮我开老天宫戏院,前面有个金廷荪、顾掌生、厨房间里个常州人马祥生......”只是没想到黄金荣一句玩笑话,他嘴里所说的几个“生”日后也成了上海滩的闻人。

  杜月笙的发迹离不开林桂生的赏识和培养,在林桂生有意的提拔下,杜月笙在黄公馆的地位也是一日胜过一日,成为了黄金荣的心腹,一步步走向独当一面,较后与黄金荣并肩称“亨”。

  如果杜月笙不好赌,也许便不会离开高桥,即便离开了高桥,他不好赌的话便不会被水果店老板辞退,老老实实在店里当学徒,也许较后也只是像他的同事王国生那般自己开一家水果店。

  杜月笙说过:“吃是明功,着是威风,嫖是落空,赌是对冲。”

  赌,在杜月笙的一生中不可或缺,他在用赌去降低自己的风险,是谓“对冲”。

  杜月笙成为了与黄金荣并肩的“大亨”,在上海滩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是又是怎么败落的呢?

  1937年,上海沦陷。

  日本人为了拉拢杜月笙,拿出三千万给杜月笙,说要与他合作开办“中日建设银行”,杜月笙自然知道日本人的勇义,所以回了一句:“我是中国百姓,要我跟外国政府合办公司,未免太不合体制。”日本人一看杜月笙不上套,又说,既然你不便与日本合作,这三千万无条件送给你!

  杜月笙敢拿吗?他不敢拿,也不会拿,这钱一拿,他便与张啸林一般成了汉奸。

  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在说服不了杜月笙的情况下,为了逼迫杜月笙投日,竟然派了飞机到杜公馆上空盘旋以威吓杜月笙。但是,杜月笙还是没有低头,后来悄然在日本特务的眼皮底下坐船离开了上海,去了香港。

  杜月笙离开上海,是他败落的第一个转折点。

  杜月笙到香港后,投身于敌后工作,不可谓不卖力,说是散尽家资也不为过。后来,香港也沦陷了,他便跑到了重庆,此时的他几乎已经耗尽了家资。实际上,不管是香港也好,是重庆也好,政治环境都不是较适合杜月笙发展的地方,尤其是重庆,蒋介石是绝不允许“上海大亨”的。杜月笙显然受不了自己既没有钱、更没有权,所以在刘航琛的帮助下,他想要在重庆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

  只是后来杜月笙在重庆炒黄金掀起了金融风暴,惹了众怒,如果没有戴笠的庇护,蒋介石不是没有可能拿他出来祭旗。经过这事以后,杜月笙只能缩着头、夹着尾巴做人了。

  总之,杜月笙在重庆虽然靠着自己编织的人情网站住了脚跟,也有了的发展,可是终究不似在上海时的风光。

  所以,杜月笙一直想回上海,想着上海光复的那整天。

  1945年日本宣布了无条件投降,上海又回到了国民政府的手中。实际上,杜月笙在上海沦陷时也为蒋介石投入了很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功劳不小,所以杜月笙的眼睛盯上了上海市市长的位置。只可惜,蒋介石又怎么可能会让他当上海市长?杜月笙心想,既然当不成市长,便做回老本行吧!

  但是,国民政府又很快宣布收回了上海租界的主权。

  租界的消失,成了杜月笙败落的第二个转折点。

  不论是黄金荣,或是张啸林,或是杜月笙自己,他们能够称为所谓的“上海大亨”,实际上都离不开租界这个特殊的东西。

  因为对于租界,国民政府是没有管辖权的,所以他们能够藏身在租界之中,做着“黄、赌、毒”这些生意,只要打点好了洋人,因为他们“剥削”的对象是中国人,洋人自然也就乐于看戏、收钱,然后他们再给外面的人送点好处,如此便可稳坐钓鱼台了。

  租界是他们的保护伞,没有了保护伞,他们便暴露于阳光之下。试问,国民政府又怎么可能会继续容忍“大亨”的存在?让他们继续操控上海的帮会和经济?

  所以,杜月笙注定回不到过去。

  1946年3月17日,戴笠的专机一头撞在岱山上,机毁人亡。

  戴笠的坠机身亡,是杜月笙败落的第三个转折点。无怪乎杜在戴死后心灰意冷地悲叹,完了,完了......

  杜月笙与戴笠是好友,在戴笠只是一个“小瘪三”的时候,杜便已经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所以,戴笠在发达以后,一直记着杜月笙的恩情,两人相互扶持,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戴笠也是杜月笙在国民政府中的靠山,是杜月笙谋求进入庙堂的较重要、较坚实的一座桥梁。戴笠在时,蒋介石看在戴笠的份上,多少还能给杜月笙一点机会。如今戴笠一死,桥梁断了,杜月笙通往政界的路便也断了。

  杜月笙家里虽然挂着黎元洪送给他的那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士,小杜城南尺五天。”但是,真心对他的却是少之又少,在政界较有实力、又较真心对他的则只有戴笠。吴绍澍曾经是杜月笙的门徒,托庇于杜,可是后来在当上上海副市长以后也在背后捅了杜的刀子,在杜月笙返回上海的时候,吴让人在街上贴满了“打倒恶势力”、“打倒杜月笙”的标语。

  戴笠一死,折断的不仅是杜月笙的庙堂之志,也是他的商界之路。

  以前在上海的时候,租界是他的保护伞,租界没了,戴笠是他的靠山和保护伞,戴笠没了,谁是他的靠山和保护伞?

  朝中没有靠山,行事自然不易。

  1949年蒋介石败逃台岛,是杜月笙败落的第四个转折点,也是较后一个转折点。

  经过了这四个转折点以后,杜月笙也一步一步地走向了败落,加之晚年疾病缠身,所以再也没有爬起来。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咸丰皇帝喜欢慈禧什么呢?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下一篇:为什么韩信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能够直接领兵打仗呢?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