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安全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对人的内心的影响却是大的。缺乏安全感对孩子的人际关系、成长以及未来的婚姻都会有大的影响。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怎样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呢?孩子缺乏安全感有什么表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三大表现。
表现一:害怕或害羞的情绪
幼儿园里的新生杰杰小朋友,开朗,活跃,和小朋友们相处得相当不错,是个适应性很强的孩子。不过,当和老师交流时,他就完全判若两人了:老师和他说话时,他就像做错事似的,马上将头低下来,眼睛一点也不敢看老师;小手不断地变换摆放位置,神情紧张的样子。
老师提问时,明明他刚才和同伴们一起已经大声把答案都说出来了,可是只要老师请他单独回答,他马上就脸涨地通红,说话也结结巴巴、一字一顿了,声音小得象蚊子。
表现二:妈妈在与不在大变样
小妤对妈妈的依赖严重。在家时:和保姆阿姨在一起乖,一旦妈妈回来了,则粘着妈妈不放。送入园时,保姆送来园的时候,情绪很好,但是只要是妈妈送,小妤非哭得一塌糊涂不可: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妈妈不要走没有妈妈的场合,小妤是懂事、讲道理的;一旦妈妈在身边,小妤则相当任性,蛮不讲理,甚至大声哭闹了。
为什么妈妈在与不在会判若两人呢?
究其原因,是孩子所获得的母爱不够而导致的安全感缺乏。象小妤这一类宝宝,在平常生活中大有人在。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增强,孩子出现这种现象的比率日益增多。许多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常常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保姆看管。虽然说在物质条件上,孩子们并不缺啥,但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较关键的一环--母爱,却往往不能增加。
表现三:外表强悍与内心脆弱
小朋友平时容易和小朋友之间发生冲突。只要未遂其意,他必定要用拳头来取得胜利,若老师指出其错误,他则常常用仰天长啸表示抗议或者直接攻击老师。
为什么小小的孩子会如此固执和偏激呢?
这一类孩子,往往家庭的氛围不和谐,或者家长的态度粗暴,教育方法不得当影响到了孩子。使孩子对事物都产生了戒备,抵触的心理,从而将这种心理也反应在了行动上。往往其外表的强悍反而更加证明了其内心的敏感与脆弱,也就造成了孩子愤世嫉俗的外部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