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惝恍迷离”怎么读?到底有什么含义?

高考 来源:网络 编辑:Clarence 2025-11-14 17:14:48

  看到 “惝恍迷离”,“惝” 和 “恍” 两个字先让人犯难,不仅字形陌生,读音也容易混淆,甚至会误读成常见字的声调,它不是简单的 “模糊”,而是比 “迷离” 更添一层恍惚、捉摸不定的意味,今天先攻破读音关,再搞懂这组生僻字组合起来,到底在描绘怎样的状态。


“惝恍迷离”怎么读?到底有什么含义?


  一、“惝恍迷离”怎么读?

  “惝恍迷离”的正确读音是chǎng huǎng mí lí,在这个极具文学色彩的成语中,“惝恍”二字均为第三声,形容失意恍惚、心神不定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惝”字易误读为“tǎng”或“chàng”,其字形从“心”表明与心理状态相关;“迷离”二字中,“迷”读第二声,意为困惑不清,“离”读第二声,表示模糊难辨。

  二、到底有什么含义?

  “惝恍迷离”描绘的是一种介于真实与虚幻、清醒与梦境之间的微妙心理状态与视觉体验,这个词精准捕捉了当人沉浸在回忆、幻想或半梦半醒之时,意识与感知边界模糊不清的独特感受——仿佛能看见什么却又捉摸不定,似乎要想起什么却又转瞬即逝。它既可用于形容具体景象的朦胧模糊,如晨雾中远山的轮廓、月光下摇曳的树影,一切景物都失去了清晰的边界;更常被用来刻画复杂的心理情境,如对往事的追忆如碎片般闪烁不定,对未来的憧憬似真似幻,或是在艺术欣赏中那种被美感震撼却难以言传的沉醉状态。当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营造幻境,当李商隐在《锦瑟》中追忆年华,字里行间弥漫的正是这种“惝恍迷离”的审美气质。它不仅是状态描写,更是一种高级的审美范畴,将不确定性转化为充满张力的诗意空间,让读者在朦胧中品味无穷余韵。

  三、伊顿教育高考冲刺班

  伊顿教育高考冲刺小班上课加上专门的学习管理,老师就能紧跟着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是学生数学函数是弱项,老师就会专门给你调整讲课节奏,安排针对性的练习,要是你心理压力大没有办法缓解,老师还会跟你聊聊,帮你调整心态,冲刺班还会经常搞模拟考,每周末都模拟真实高考流程,考完后老师再细致地讲解。这就能帮学生提前适应考试环境,调整考试心态,到了真正高考时也能稳定发挥,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详细信息,欢迎拨打电话进行咨询400-029-6659。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下一篇:高考冲刺班怎么选?伊顿高考冲刺班有没有家长去过?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