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清宫剧的时候又是我们就会看到不得宠的小主去领月俸禄,就会有一些势力的太监不会给领,那么她们所领的月俸禄到底有多少呢?按照皇后,贵妃等品级个是多少呢?小编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介绍不同品级是可以领多少呢?小编还有一个疑问就是,按照这样的换算,这样的银两在我们现在是多少呢?在下文中都介绍到了,各位同学可以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后宫的嫔妃收入表:
皇 后:年薪银子1000两;
皇贵妃:年薪银子800两;
贵妃:年薪银子600两;
妃:年薪银子300两;
嫔:年薪银子200两;
贵人:年薪银子100两;
常在:年薪银子50两;
答应:年薪银子50两。 这样的收入水平和现在怎么样呢
这类问题在很多地方看到多次,问题下多数回答,要么折合米价,要么折合购买力,要么就纠结饥荒年。我觉得这些都有待商榷
要说一两银子、一个银元,合现在多少钱,有个简单粗暴,但是准确、有效的方式:
底层工人、百姓勉强维持温饱的月入(银两、文钱、布帛、银元)=现如今底层工人、百姓勉强维持温饱的月入(人民币)
譬如:
民国初年,清华外教狄登迈调查了北京较普通居民的收入。其中,1918年,北京居民较底层的收入是1.66银元/月,即每个月才得一块六。
民国初年,北京较普通较底层的员工,有住处,但生活十分艰难,月入一块六角,即1.6元。
民国初年,北京段公馆中的佣人、在工地干活的工人、饭店的伙计,月入约合2个大洋。
那么,
可以得出结论:
民国初年,2个大洋约等于现如今的3000元,即1个大洋等于现在的1500元。
这既不是米价折合出来的300元人民币,也不是肉价折合出来的800元人民币。因为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农业进入机械化,又拥有化肥等资料,价值可称低廉,亩产十倍于古代,又不似古代米价腾踊。各种肉禽、肉猪养殖,在古代也不能与现如今的拥有量对比。其他诸如能买驴但买不起粮,能盖屋但吃不起肉的事,实在太多,不一一列举。
因此,根据底层人民(那啥人口)的收入才是靠谱的,也能回头过来检测当时某样东西的贵贱,而不是用具体的某样东西去检测底层月入。于是,你回头再去检测,发现在民国初期,2个大洋能置办一桌上等婚宴。而现如今,普通婚宴酒席一两千,高级婚宴一桌3000左右。再验民国初年,800银元买北京一套房,则合2017年的人民币120万,并不便宜,但和现如今的房价相比,真是便宜到姥姥家了。
由此推而广之,货币未曾动荡过的1925年之前的民国,1块大洋
=1930年的8个大洋
=1980年的15元
=1990年的50元
=2000年的350元
=2010年的900元
=2017年的1500元
(全部根据底层员工温饱工资换算)
有人问,三四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了多少倍。答案很明显了,是100倍。1980年的一块钱,等于现如今的一百块钱。这从侧面证明了赚了钱存银行到底贬不贬值,印发货币,到底对你以前存的钱,稀释到何种程度?
这都是根据较底层的工人、县民的月入而算出来的,而月入是当时民价的直接反应。到现在,底层工人、徭役、仆从、服务员,也占据人口的绝大多数。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古代时期的通行货币等于现如今的多少人民币。
县民小工,月钱一两四钱,又有才得八钱的,而京城、主要城市仆役、杂工、服务人员,月钱二两。《红楼梦》里得力丫鬟,也是这个收入。
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的一两银子,大略等于现如今多数底层人民半月的收入。古人月入二两银子,等于1980年的30块钱,2000年的700块钱,2017年的3000块钱。而民间常用文钱结算,一千文折合一两银子,后文钱贬值,一两银子兑一千七八百文都有,民间工作人群收入也上涨,但却是真的上涨吗?依然要根据底层月入来确定物价贵贱,而不是根据某种东西价格来确定收入多少。
譬如,康熙年间,肉价维持在三分钱,即一斤(590克)0.03两白银,根据底层人民月入换算,这就是一斤猪肉38块钱,现在才十来块,而更底层的村民,月入等于现如今的1200块左右。你瞬间就能明白古人一年到头吃回肉多不容易,为啥都舍不得买肉。而切切不可根据一斤猪肉三分银钱来换算成现在的肉价,再推出当时人的收入水平折合现如今多少人民币,这是荒谬的。
总之,基于底层人民日入或月入,联系现如今底层人民日入或月入,来认知古代,甚至近代粮食、肉类、吃穿、住宿、房产、婚丧、雇佣等人们所需购买、出卖物品的价格,才是较合理的。如此计算,则荒年粮食价格的腾踊、昂贵,则立即显现。百姓一年到头舍不得吃一回肉的心态,也能立即体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