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上看的时候锦衣卫都很厉害,御林军也出现过,但是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们看到的也仅仅是电视剧和电影上的,电影也的拍过锦衣卫的电影,小编当时 就觉得锦衣卫是真帅,他们就好像一个秘密组织,只负责皇上的安全,在武则天的时候锦衣卫是鼎盛时期,但是后来为什么没有了,小编还没有探究到,今天就来看一看锦衣卫和御林军的区别。
汉朝时有羽林军没有御林军,后来的朝代也没有。
不过羽林军一直到唐朝都有,《唐书》中记载: 高宗龙朔二年,始取府兵越骑、步射置左右羽林军,大朝会则执仗以卫阶陛,行幸则夹驰道为内仗。
可见这时候羽林军有几个功能,一个是保卫皇帝的安全,所谓的“执仗以卫阶陛”,一个是作为仪仗队使用,皇帝出宫不能带着两位娘娘三太监就溜达出来了,太没有威严了,即使一个县令出门还会带着快状皂三班衙役,十几个人呢。
所以皇帝出宫的仪仗队,也是这些羽林军来负责,这就是“行幸则夹驰道为内仗”。
其实老百姓认为的御林军虽然没有存在过,但是,担任御林军职能的部队却一直都有,汉唐叫羽林军,宋叫禁军。
禁军在京城的一个职能就是拱卫京师安全,但是宋朝有个奇葩的规定就是禁军的指挥官需要是文人,因为宋朝皇帝是武将上位,他们对武夫天生不放心。
他们宁可用文人,甚至用太监当军队的指挥官,不信任武官,矫枉过正的结果是北宋在明明可以和金军一战的情况下,一再损失战机,大臣宁可相信骗子撒豆成兵的骗局,不相信自己的士兵,稀里糊涂就丢失了东京陕西府。
当时城里还有七八万禁军,老百姓众志成城的想要抗击外侮,但是朝廷不给力,一帮软蛋一心求和,较后的结果就是徽钦被掠去五国城牧羊去了。
明朝时情况有不同了。
明朝京师及皇帝的安危原本是有军队负责的,而这些军队有一个统一的管辖机构,五军都督府,但是朱元璋对把自己的命交给一个衙门几个人肯定不放心。
于是他从军队中又优先了很多精兵强将,选较的士兵来护卫自己的安全。
他把这些士兵,分成了十二个不同的机构,总称12卫,其中就包括锦衣卫。
其实十二卫的分法唐朝就有,但是朱元璋真的是只借了个名字,他这十二卫算是保卫皇权的精兵,归皇帝直接节制,凌驾于朝廷班底之上。
比如锦衣卫。
锦衣卫的职责包括侦察、逮捕、审问等,这就是一个小刑部,还不受刑部管辖,权力甚至比刑部要大。
锦衣卫的日常工作人员大约有1500人左右,在拱卫皇帝安全时,他们会有自己专用的制服:穿飞鱼服,配绣春刀。
他们主要的工作是配合皇帝,刺探各种情报,类似于克格勃。
所以平常这么显眼的飞鱼服绣春刀他们是不会穿戴的,因为他们的身份百变,有时候他们是某个大人府里的一个差役,有时候他们也许是民间茶楼里的一个老板。
因为这些眼线的存在,皇帝办起事情来如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很是得心应手。
朱元璋时期办的“胡惟庸案”“蓝玉案”都有锦衣卫工作人员的身影。
后来朱元璋为了给太子朱标铺平上位之路,曾经解散锦衣卫,把刑狱等权力归还三法司,但是后来燕王朱棣靖难成功,成了永乐皇帝,忽然想起他爹设立的锦衣卫,觉得有需要恢复锦衣卫这个卫所,因为太好用了。
锦衣卫有多好用呢?他可以让皇帝为所欲为。
比方说有一次永乐大帝看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给他的监狱服刑人员名单,他看到了大才子解缙的名字,不由感叹一句:“缙犹在耶?”解缙还活着呢。
纪纲心领神会,当天夜里和解缙喝了一顿大酒,把解缙灌醉,然后埋到雪里活活冻死。
解缙如果经三法司审理,大约不会这么轻易死,他其实罪不至死,就是嘴不好而已。
不过到了锦衣卫手上,就可以这么不讲理的让你糊里糊涂的死去。
从永乐大帝恢复锦衣卫的设置开始到南明小朝廷为止,锦衣卫一直都是明朝的一个特色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