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节内容中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传播,那么,提问?声音传播的媒介有哪些?在什么情况下声音是不能够传播的?这两个问题的很简单,在看的同时肯定有同学已经自己回答了出来,既然我们学了声音的传播,那么这一节,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声音的特性,通过学习我们就可以知道,声音是具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点的,那么这三个特点的具体概念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学习。
声音的特性
在上一节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中,我们提到过不同的声源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比如,用木棍敲木头和用木棍敲钢板的声音是截然不同的。
2.2《声音的特性》都有哪些呢?我们用哪些物理量来描述声音?我们一般从音调、响度、音色三个角度来探究声音的属性。下面我们来逐个分析。
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能感触到音调的高低不同。从物理学来说,到底是什么决定了音调的高低呢?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其单位是赫兹,简称为赫,符号是Hz。
人耳感受到的声音频率在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叫做声波,低于20Hz的叫做次声波。
人耳听不到声波和次声波。注:该数字不需要背过。
响度
响度的定义: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通过小时候的敲鼓游戏,同学们想一想怎么敲才能让鼓声更响亮一些呢?
答案显而易见,就是敲得力度更大一些。这就是下面我们要说的振幅的概念。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较大距离。
振幅决定了响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影响我们听到的声音响度的因素
(1)振幅的大小。
(2)听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距离越远,声音越分散,听到的声音就越弱。
#p#副标题#e#
音色
除了响度和音调外,声音还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就是音色。
比如,一个钢做的音叉,与一个木头做的音叉,即便是响度相同,频率相同,我们还是能听出来区别。这就是声音的音色的不同。
音色并没有严格的物理定义,不过我们要知道:
(1)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2)因为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可以通过听声音来区分物体。
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大小,由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决定。
(2)音调高的响度不大,响度大的音调不高。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用字表达不准确,“高”、“低”含义不是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 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响度. 科学用语要求清楚明确、含义. 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音调由频率决定;声音的“大”、“小”只用来描述响度,而响度由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决定。驴叫声和蚊子嗡嗡声相比较,驴叫声响度大,音调却低,而蚊子嗡嗡声响度小,音调却高。
下面一节,我们要探讨的是2.3《声的利用》,我们来一起学习可以利用声音做什么呢?
《声音的特性》基础知识巩固题
1、乐音是 发出的声音。
2、音调是 。用指甲在木梳齿上用不同速度划过,可以发现,划的越快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频率是 ,频率单位是 用英文字母 表示。人们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人们把过 的声音叫做声波,低于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3、响度:人耳感受到声音的大小。响度跟 和 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较大距离叫做 。振幅越大,响度 。
4、音色:由物体的 、 决定。人们根据 判别乐器或区分不同的人。
5、声音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 。
6、吉他手在演奏时,左手在琴弦上滑来滑去,是通过改变琴弦的 ,来改变振动的 ,从而改变 。笛子手在演奏时,手指在笛子孔上按来按去,是通过改变空气柱的 ,来改变振动的 ,从而改变 的。
7、男高音的嗓子与其他人不同,其较大优点是:除了 比他人优美之外, 更比他人高很多。
8、有经验的养蜂员,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可以判断它是出去采蜜还是采好蜜回来了。这是由于带花蜜飞回时,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比不带花蜜时 。
9、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 来决定;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 来决定,还与距离发声体的 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 有关。
10、A同学说话时,声带在3s内震动870次,B同学说话时,声带在6s内震动1680次,则两位同学比较, 同学的声调比较高。
《声音的特性》基础知识巩固答案
1、物体有规律的振动
2、人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越高 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赫兹 Hz 20-20000Hz 20000Hz 20Hz
3、发声体的振幅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 越大
4、材料 结构 音色
5、音调 响度 音色
6、长度 频率 音调 长度 频率 音调
7、音色 音调
8、低(解析:又与蜜蜂带回花蜜时,本身重量加重,所以翅膀需要价大幅度才能增加飞行,这就导致频率降低,从而音调降低。)
9、频率 振幅 距离 材料和结构
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