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同一本书,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读书我们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收获,其实这样的现象还是很正常的,读书给我们的意义也莫过于此,主要是给我们内心的震撼,这样其实比流于形式的我们能够背下来原著内容更加重要。伊顿教育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读水浒传给我们的启示,下面是具体内容,看看是不是你也有这样的收获呢?
第一次读《水浒》是在小时候,那时候还在读小学,而第二次读《水浒》是在工成年后,两次读《水浒》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带给我的收获也完全不同。
小时候读《水浒》
应该是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小时候我就很爱看书,记得这之前看了《三国演义》,这之后便开始看《水浒》。
由于年纪还小,看的还不是原版的,而是白话版的,还带插图的。
那时候看的昏天黑地,一空下来就捧着书看。
书里面的情节深深吸引了我,一个个英雄好汉各有性格特点,一个个故事引人入胜。记得那时候尤其喜欢鲁智深和武松,可能也是因为这两个人物的戏份比较多。
小时候看的书少,思想也不是很深刻。
《水浒》带给我的较大收获是小小年纪的我有了初步的是非观,不同于课堂上老师、家里父母教导我们的是非观,而是为人处世的是非观。
第一次有了嫉恶如仇的快感。知道了很早以前的宋朝,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恶人,好人总是受到欺负,但是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甘心被恶人欺负,跳出来反抗,惩治那些恶人,真是大快人心。
这些好汉们常常聚在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那时候觉得男孩子就应该这样和朋友们相处。
长大后读《水浒》
工作后,再次读《水浒》,是在看了还几遍影视剧版的水浒之后,突然想到要看下原著。
工作后时间就没那么充裕,每天坚持至少看一小时,断断续续看完了整本。
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感觉小时候的插图白话本,以及影视剧中的情节和人物,在原著中得到了丰富和填充。
相比之下,原著要精彩很多。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可以进行仔细推敲,更有利于去分析和理解这其中的每一个人物。
此外,随着阅历的丰富,对原著中,北宋末年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工具器皿的描写,也产生了较大的兴趣,这些都是小时候不会感兴趣的事情。
此时的水浒传,拿在手里阅读,更像是将一件艺术品放在手里把玩。
第二次阅读《水浒》,较大的收获在于观察人性,人性是恒古不变的。现代社会虽然没有梁山好汉,也没有高俅蔡京,但仍然有形形色色本质相同的人,水浒对于人性的刻画仍适用于今天。
其次是对于原著中各类事件,包括较终成败的思考,让人对体制、对人际关系处理问题进行深思。
这就是第二次阅读《水浒》我所得到的收获。
我肯定还会再读《水浒》,我也相信,再一次阅读,又会有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