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的填报是我们高考重要的环节,被称为小高考,志愿的填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你的影响会更大,会影响你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我国之中8大基础学科,以及这些的就业前景,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伊顿教育广西网站!
我国的本科虽然繁多,但大致可以分为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什么是基础学科呢?以和学科知识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偏学术性的大体归于基础学科。例如数学、物理、化学、哲学、历史等。这些学科的创新成果往往代表着一个的科学水平。这里重点关注的是解读中的8个基础学科的就业情况。
数学:自然科学之基础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认为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难学、就业不易,是中的冷门。
近几年,数学等理学基础类,无论是在校生规模还是就业率都呈上升趋势。男女比例也不再是男生一统天下的局面,甚至出现了女生更多的现象。阳光高考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数学与应用数学2015年毕业生规模在48000~50000人,就业率在70%~75%之间,男女比例为1∶1。
就业面较广
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无论是进行理论研究、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还是从事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行业,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知识。其应用面也极其广泛,具有扎实基础的数学人才既可以做职业数学家,又可以在各类学校做数学老师;还可以成为某种领域(如金融、统计)的数据分析师,也可以从事软件设计、工程计算、网络安全、国防科技等方面的技术工作。#p#分页标题#e#
“跨”方便
数学毕业生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只要再学习一些相关知识,他们可以转向很多理工、经济类,比如计算机、统计、金融、经济学等。数学毕业生在知识、逻辑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上都有较大的优势,一般来说,跨考研或跨就业都不困难。
上升快、收入高
据统计,毕业后收入较高、工作相关度高、提升较快的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金融、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等相关行业领域。而数学毕业生大多从事相关行业的技术岗位,如精算师、银行、证券业工作、程序员、数据分析师等。
OECD成员国对成年人知识技能的调查显示,缺少数学技能严重限制了人们获得更好的报酬和更好的工作。在新兴市场,精通数学的人,收入平均比其他人高出40%。
物理学:析万物之理
对口就业率并不高
阳光高考平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物理学毕业生规模为18000~20000人,应用物理学毕业生规模在8000~9000人;两个的就业率连续两年都在70%~80%之间。物理学男女比例为1.5:1;应用物理学为4:1。
物理学就业与大多基础性相同,主要在高校、国防部门、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研究及相关科研管理工作。中国有很多与物理相关的研究所,如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空间科学中心等,这都是物理学毕业生深造和就业的好去处。
有报道显示,物理学对口就业率并不高,毕业生半年后的工作与相关度仅为37%。这恐怕和大多数基础学科的就业特点有关。因为并不是每个学物理的人都能成为物理学家或搞科研工作。虽然表面上看,直接与物理对口的行业很少,事实上物理学的毕业生就业范围很广。许多以物理为基础的学科领域都闪烁着该毕业生的身影,如信息、能源、航天、军工、材料、交通、经济、生命科学,等等。#p#分页标题#e#
基础学科适用领域广
物理学既是活跃的物质世界基础研究前沿,又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基础和源泉。物理学每一次巨大的发现都带来人类对世界的全新认识以及社会的巨大发展,较新研究很容易会引起其它学术领域的共鸣。
丁肇中在上海某学院大师课堂上说:“100年前,较的科学是光学、力学,现在被用在电视、无线电、航空航天工程;20世纪30年代,较的科学是量子力学和原子物理,当时人都不理解它的用处,现在被用在IT上;20世纪40年代较的科学是原子核物理,现在被用在核聚变。物理是一座由基础研究转变为应用技术的金字塔,金字塔不断的增高,因为研究不断扩大它的底部。”
虽然物理学对口就业率并不高,但俗话说的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深厚的知识功底让物理学毕业生无论在哪个行业工作都能很快上手。北大物理学院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物理学的本科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得到他们的就业领域分布百分比为:科研、教育32%;IT业28% ;金融、贸易、商务、咨询13%;半导体14%;生物产业2%;传统工业类6%;文体、卫生2%;律师1%;新闻媒体1%……他们都认为物理学习为他们后来的发展打下了终生受用的牢固基础。
深造转有优势
物理学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很多同学会选择考研或出国深造,深造的大部分为物理学相关。国内考研,物理有许多课程是其他的主干学科或考试科目,考研率很高,这也是物理学的优势所在。
出国深造,重点大学的申请国外奖学金的比例较高,每年也有比例的同学选择非物理学进行学习。如到国外读工科、生命科学甚至金融、商科等。如南开大学每年有过40%的物理学基地班学生被分享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近75%的学生到国内外高校或研究所进行研究生学习,其中30%到国外学习。北京大学物理学较近几年的本科毕业生50%在国内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30%以上获得美国、欧洲的大学的奖学金出国深造,本科毕业时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约有10%。#p#分页标题#e#
生物科学:探索生命的奥秘
“生物不好就业”是误解
社会上有一种误解——“生物不好就业”。其实,阳光高考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生物科学近三年的就业率分别为2013(85%~90%)2014(70%~75%)2015(75%~80%),属于平均水平。当然,学校之间也存在差异。包括北大、清华、浙大在内的高校的生物科学的就业情况是很好的,大部分选择了在国内外读研。浙大毕业生60%~70%将继续读研,其中大概30%选择去国外去攻读;其余的30%~40%学生选择就业。清华生命科学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生78人,其中境外深造31人,本校读研36人,就业11人;就业主要方向包括化工、医药、金融、教育行业等。相比之一,一些之前盲目开设生物学的高校,师资、科研等跟不上,其毕业生就业肯定会遇到更多困难。
“生物不好就业”的印象,可能来自于国内生物“对口”的就业岗位不好找,就业面较窄。如果想进入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科研,需要读完博士。本科生如果选择直接就业,很可能要去医药企业或转行。目前,国内生命科学所带动的下游产业有限,但也有向好的趋势。有的年轻人认为毕业到企业公司工作就觉得掉价,实际上、上海、北京等很多跨国的和国内有名的生物医药企业都需要的生物学人才,将来企业才是创新的主体,那里有年轻人可以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生物学有很多领域,各领域之间也存在差异,比如生物信息和生物统计方面有较好的就业前景。这两个领域与信息科学和统计学有交叉。,生物的学生也可以考虑多接触跨学科的知识领域。
天文学:探索浩瀚星空
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继续读研
在谈到天文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时,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顾秋生教授说:“较近两年我院天文学系本科毕业生人数总计约为100人,其中大约2/3的同学选择了继续读研深造。另外,对于少部分没有在本继续深造的同学,顾教授表示:“由于天文学学生具备的综合能力,且天文学本科毕业生多出自高校,社会认可度较高,所以就业的选择面十分广泛,连续多年就业率接近,过了许多热门。”#p#分页标题#e#
毕业生选择十分宽广
在谈到天文学本科毕业生具体去向选择时,顾教授认为天文学的毕业生去向选择是十分宽广的。他给出了如下建议:
继续读研深造。
进入交叉学科相关部门、企业工作。
进入科技类杂志社、出版社、网站等从事编辑类工作。
进入IT行业工作。
进入金融行业就业。
考取公务员。
进入中等学校从事自然科学教学或进入科技馆、博物馆从事社会教学工作等。
海洋科学:探索海洋的奥秘
目前,很多热点问题亟待海洋科学的人才来解决,如:深海中的生物是否预示着生命起源,海洋污损生物如何防治,海洋沉积及油气储藏,海洋渔业如何发展,近海污染如何治理,海岸带如何管理,等等。我国的海洋科学发展较晚,客观来讲,如今的水平比起一些开发海洋较早的如美国、俄罗斯等还有一段距离,为了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利用当下已有的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优势,继续保持和加强之外,在如今落后的领域,会增加研究和开发的资金和力量。
近几年,我国在海洋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在海洋资源利用、海底石油勘测、海产品生产等方面,已经达到世界持平地位。今后,海洋科学领域的人才将存在持续的需求,特别是高级人才供不应求。海洋科学涉及的相关学科广泛,所以本学生的就业范围也广阔。
中国海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海洋事业的发展培养领军人才,海大师生也一直积极参与极地科考和海洋研究。到目前为止,学校毕业生中已有12位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海大毕业生;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是校友董兆乾;中国第一个徒步考察南极的科学家是校友蒋家伦;中国第一个南北两极都登上的科学家是校友赵进平。近年来海大还成为国内第一所进入北极大学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海大与海洋局、海尔、海信、华为、朗讯等500多家大型用人单位以及沿海省份建立了密切的毕业生供需合作关系,约40%左右毕业生考研或出国深造,其余的大多数毕业生在各大主要城市及沿海开放城市就业。#p#分页标题#e#
大学海洋科学毕业生主要面向石油、矿产、环保、食品、水利和医药卫生等行业。如石油企业、矿产企业、国土、水利等企事业单位;与海洋化学、环保有关的机关、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大型食品企业、医药公司、海洋局、海关、环境监管部门等。除了直接就业之外,本与英国阿伯丁大学和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可以直接赴国外深造。
21世纪是中国走向蓝海的时代,相信海洋科学培养的学生也能够紧随时代脉搏,助力中国梦扬帆远航。
哲学:让人变得更聪明的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哲学201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1500~2000人,毕业生高考时的文理科比例是86%:14%,男女生比例为41%:59%。哲学本科就业率连续三年在75%上下,处于中等状态。与那些热门相比,哲学虽然没有那么受宠,却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
对口就业方向
无论从地域方面,还是领域方面来看,哲学系毕业生分布都比较广泛,其主要就业方向有:
①公务员。毕业生可在、省、市等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或文字性工作,哲学的毕业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具有很大的优势。
②文教事业或新闻出版部门。除公务员外,该毕业生还可到学校、科研单位或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研究性、采编类工作,但这些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等条件要求较高。
③各类企业等。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可到企业的党办、文秘、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部门从事各类实际工作。
中文类:开设院校多 就业对口难
就业范围多元化
中文类毕业生去向有党政机关、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单位、出版单位、广告公司、各级教学和科研机构单位等,从事的职业有记者、编辑、教师、秘书、文案、策划、宣传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就业范围比较多元化。#p#分页标题#e#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文科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与相关性较低,毕业后,从事与对口职业的学生甚至不到一半。中文类本科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步入工作岗位主要看个人意愿。
如果对中文有浓厚的兴趣,希望日后从事这一领域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例如,去初、高中学担任语文教师;或者在大学中文系、新闻系任教。那么,选择读硕士乃至博士是需要的。如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9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都继续攻读本校或清华、复旦、大学等学校研究生。北京语言大学各就业率高达96.54%,其中5.4%的学生选择出国继续深造,16%继续攻读研究生。
如果打算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考虑选修一些实务课程,如应用写作、秘书学、公共关系等,还可以跨选修新闻、经济、法学等课程,成为复合型人才。
历史学:昨天的记忆
社会需求有限,期望适中就业不难
多数人都把历史学看成是冷门,认为该学科就业前景冷淡。其实也不尽然,该学生凭着大学所学到的广博的知识,就业时只要不期望过高,就业并不比其他差。阳光高考平台统计数据显示:历史学毕业生规模为16000~18000人,连续两年就业率都在65%~70%之间。
从对口方面来说,历史学职业需求相对较少,较为人所熟知的就是从事教师工作,或者向历史学研究方向发展。而现在毕业生就业是双向选择或多向选择,不必将职业局限在狭窄的领域,这样来看,历史学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宽泛的。
总的来看,当前历史学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在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博物馆、档案馆从事研究工作;在高校、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在出版社、杂志社、网站等媒体从事编辑、记者等工作;报考政府部门公务员;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有的毕业生则彻底转行,较终从事了与本毫无关联的工作。#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