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这个词语我们都知道是我们口头上经常使用的词语,这个词语经常是用来说明人比较笨不太懂事和莽撞,这个词语基本上我们在熟人之间使用的。为什么这个词语演变成了这样的意思呢?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个词语来源流传的说法,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本站。
一、 那四个蠢笨的“二百五”。
据传战国时期身挂六国帅印的苏秦被杀后,迟迟找不到凶手。
齐王于是他想了一个计谋:他让人割下苏秦的头颅,悬挂在齐国国都城门上,并张贴告示说:苏秦是内奸,杀他是为齐国除害云云。
然后郑重宣告:哪个义士为国除害了,应赏黄金千两,望速来领赏。
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前来声称是他们杀的苏秦。齐王还要核实一下:“你们可不许说谎。”这四个人一口咬定,确实是他们所为。
齐王心中暗喜,说:“好,真勇士也,赏给你们黄金千两。可你们打算怎么分呢?”四人不知是计,很是团结地回答:“平分,一人二百五。”
这时齐王拍案而起,厉声说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拉出去砍了!”可怜这四个人,赏金没得到,反误了性命。
后人就把这四个为得到那二百五十两黄金,而不顾杀头之祸的人当作了蠢笨的人,久而久之,“二百五”就成了蠢笨的代称了。
二、 牌桌上的“二板五”。
还有一种说法说“二百五”是来自“推牌九”。牌九是旧时的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幺五”(六个点)两张牌。
这两张牌和在一起是十个点,在推牌九时被称作“毙十”。“毙十”在牌九中是较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牌局上的赌友就用二板和幺五的简称“二板五”来形容那种什么也干不了的无用之人。
久而久之,“二板五”在流传过程中发生音变,变成了“二百五”,它的含义也变成讽刺那种自作聪明,办事不靠谱,脑子缺根弦的主了。
以上两个故事是民间传说,其实还有很多的传说是来解释“二百五”这个词的词义演变的,但是这些也都只是故事而已,大家听听就可以了,不用当真。
比较有根据的说法则是这样子:
“二百五”其实是来自于中国古代的货币计量单位。
根据文献记载,过去的钱是以碎银为主,10两银子为一整锭,500两为一封,250两就是“半封”,而“半疯”这个词就是“半封”的谐音了。久而久之,在民间也就逐渐以“二百五”这个词来形容那些愚笨之人。
所以,“二百五”这个说法到今天就演变成傻瓜之类的称谓了。人们对那些愚笨之人或偶尔犯傻的人都会骂一句“二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