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临事件确实给我们的影响还是大的,一时间我们的讨论的现象也很广泛。关于这样的现象我们想起来还是难过的,确实我们也希望一方面教育公平,另一方面也呼吁这能够有真才实学,那么关于这个现象我们的家长们该怎么看待呢?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翟天临事件的作文,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伊顿教育广西网站!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青年演员翟天临一直在微博晒自己硕士和博士的身份,用心营造学霸的形象。但在一次直播节目中,竟然问出“知网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令人大跌眼镜。在网友的追查之下,翟天临学术论文涉嫌大量抄袭,其求学经历、学位等存在虚假宣传的内容都被挖掘出来,较终翟天临不得不公开道歉,随后北京电影学院撤销其博士学位,北京大学令其退出博士后流动站。
对此,有人认为他涉嫌学术不端,咎由自取;还有人质疑:翟天临的论文既然存在大量抄袭的情况,那么当初他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是谁通过的?也有人认为,翟天临的问题绝不是个例,透过这个事件我们要思考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问题。
对于上述事件,你怎么看?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命题说明:
本题为新课标语文课题组原创。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题目类型限制。这是一道时评类作文题。“对于上述事件,你怎么看”中的“上述事件”既指翟天临事件,又包含人们对此事的议论。人们议论的是翟天临学术不端的行为,这一写作的出发点不可偏离,考生不可“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但审题立意较终应落在“你怎么看”上。
2.任务指令限制。引导语“对于上述事件,你怎么看”要求阐述的“你的看法”,应是针对上述三种观点而进行的思考,即要求考生“就事说事”,进而“因事说理”。考生应置身于这一场景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应有交流意识和对话意识。
3.价值观的限制。翟天临作为一名演员,想以学术背景营造良好个人形象的动机无可厚非,但其学术造假的不诚信行为显然是违背了公序良俗,挑战了社会规则的底线。因此,需要对他的不诚信行为进行批判。因此,为其行为的合理性进行辩解的立意应视为跑题。
4.虽然题目没有限制文体,但从时评类的作文题目类型、罗列三种观点以及“你怎么看”这一指令来看,议论文几乎是的选择。
开放性
1.立意角度开放。材料中给出的三种观点,其实是三个立意的角度:个人诚信问题、学校学位授予制度问题、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问题。考生可以任选其中一种角度进行论证,也可以综合立意,而在三个角度的基础上又可辐射出多种观点。
2.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具有开放性。后两种观点将其问题增强到学位授予和社会诚信问题上,考生可以谈正确认识,也可谈解决办法。认识的角度、解决的方法是见仁见智的,只要围绕翟天临事件去说,能自圆其说,都是可以的。
3.对生活的启示具有开放性。这一事件发生在大学校园,其实中学生也要面临考试诚信、为人处事诚信等问题。翟天临事件对考生的学习生活会有很多启示,因此考生不至于无话可说,反而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解题
这类时评作文的命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思考社会问题,进而去解决社会问题。这是一个未来的公民参与社会所需进行的准备活动。把握住这个方向,学生就不至于只看到社会的黑暗面,而一味地去批判社会。
从写作情况来看,“个人诚信问题”这一角度较贴近学生的生活,选择这一角度的偏多。后两种角度需要更深刻的思维、丰富的积淀,写的人少。但恰恰是从后两种角度进行立意,得分会更高。因为呼唤诚信的话人人会说,问题的根源也不难发现,但提出建设性意见、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人人都有。
参考立意
【正确立意】
从个人诚信角度:
1.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2.唯有诚信行天下。
3.让诚信之花盛放于心。
4.诚以待人,重于本心。
5.脚踏实地,坦坦荡荡。
6.难能可贵是诚信。
7.诚于人,立于信。
从学校学位授予制度角度:
1.让诚信之风畅行校园。
2.诚立身,严立校。
3.国之重器,岂能造假?
4.学位诚可贵,诚信价更高。
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角度:
1.诚信危机,社会危矣。
2.人人讲诚信,社会美如画。
3.传诚信以兴国。
4.诚信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问题立意】
1.得饶人处且饶人。
2.一棍子打死要不得。
3.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范文展示
让诚信之风遍吹华夏
一考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青年演员翟天临的学霸人设崩塌了。因涉嫌学术论文大量抄袭,北京大学令其退出博士流动站,北京电影学院也撤销了其博士学位。翟天临靠名取利、学术造假的丑恶行为,实际上反映了他毫无诚信、沉迷于功利的卑劣人格。
近年来,不少艺人为了使自己更讨喜、更吸粉,纷纷开始给自己“贴标签”。为了谋利,将社会不断要求的“诚信”弃之脑后,只想着短期利益,却忘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再精心建造的神殿也终有倒塌的整天。而翟天临也只是“人设崩塌”中较为显眼的一个个例而已。这些事件首先源于个人诚信意识缺乏,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对公民的要求中明确提到“诚信”二字,可这是否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呢?
翟天临事件引发了我们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深入思考,为什么缺乏诚信、道德缺失的人能招摇过市混到博士后?为什么鼎鼎大名的北京大学竟会出现这样一个重大纰漏?这一表面看似简单的诚信问题,背后涉及的人际、社会关系网之庞大,令人细思极恐。
由此可知,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的工作刻不容缓。教育、司法、监管等各部门应齐心协力,建造密不透风的诚信之网,让人人都自觉维护自己的信誉,如同保护自己的眼睛。让诚实守信的人畅行无阻,让诚信缺失的“老赖”寸步难行,让抛弃诚信谋取利益的人身败名裂。
诚信不仅仅是对个人如此重要,在国际交流之中更加重要。
诚信是大国良好形象的重要基石。如今,中国正日益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和规模,开展了许多跨国建设,同样也与其他诸国存在的矛盾。而诚信就是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基石。我国不仅要成为一个在综合国力等硬实力方面有稳固根基的大国,还要成为一个在文化上能与芬兰、新加坡相媲美的文明大国,如此才能充分具备一个崛起的物质与文化实力,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
我国的诚信传统源远流长。从秦国商鞅的立木取信到后来一个吞并六国、独霸天下、统一中原的秦朝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了诚信在一个强大之路上所起的巨大作用。同样,在发展的当代中国,诚信仍是促进其稳步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文明武器。
愿我们都能以翟天临事件为戒,做诚信之人,立诚信之身。愿纯洁清朗的诚
信之风遍吹华夏,愿经久不衰的诚信力量铸就华夏强国的内涵。
点评
这篇文章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角度立意,结构清晰。先结合事件谈社会现状并分析根源,然后落脚在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需要性上,进而谈中国的国际形象问题,看问题深入,逻辑性强。较后追溯我国诚信传统的历史,表达对诚信的呼唤。文章首尾段的语言优美且颇具形象化,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如果在论述各角度时,能举出具体的例子,加入商鞅变法、圆明园兽首拍卖失信事件等素材,则会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