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之前的期末考试梧州市的高一的小伙伴们都考察了哪些内容呢?地理的试题难不难呢?面对我们的地理试题,你掌握了多少的知识呢?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地理试题的内容以及答案,以下是详细内容,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伊顿教育广西网站!
梧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春季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题文)读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丙、甲、丁、乙 D. 丁、丙、乙、甲
2.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能有效监测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技术手段是
A. GPS B. RS C. GIS D. 数字地球
3.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示意图(下图),该地区城市化水平正不断增强,回答下题。
随着城市化迅猛发展,下列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旅游业 B. 扩大水田面积,压缩山地牧业发展
C. 发展水力发电,增加能源供应 D. 对农幅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强附加值
4.战国时期盂轲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其体现的思想是( )
A. 人定胜天 B. 天人相关论 C. 可持续发展 D. 地理环境决定论
5.下列有关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早期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对环境的制约作用较强
B. 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依附性增强
C. 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被动适应自然
D. 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始于20世纪70年代
6.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人地关系的认识水平也在变化。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采猎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B. 工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
C. 农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 D. 现代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
7.(题文)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展中工业生产落后,因此环境问题不如发达严重
B. 发达与发展中对环境问题应负有相同的责任与义务
C. 可依靠科技手段和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式去修复遭到破坏的环境
D. 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甚至全球
8.2015年某月新加坡惨遭雾霾笼罩空气污染指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读图,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爪哇岛植物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B. 马六甲海峡内流向西北的海水流速冬季较大、夏季较小
C. 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D. 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
9.修建中哈输油管道的重要意义有( )
①哈萨克斯坦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②中国能减轻对时局动荡的中东的石油依赖
③使中国的供油管线更加安全 ④将为中国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源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0.读我国某省南部简图(下图),图中南北铁路干线在R段与河流和高速公路走向不一致的较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科学技术 C. 社会经济 D. 洪涝等自然灾害
#p#副标题#e#
11.(题文)集装箱的迅速发展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 )
A. 网络化 B. 高速化 C. 化 D. 综合化
12.有关航空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增加地基稳定
②地面要水平开阔,利于飞机起降
③离城市越近越好,较大程度地方便旅客
④地形要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以利于排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 甲区的自然景观与乙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 乙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
C. 乙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D. 甲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
14.下列关于生产协作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汽车厂生产各种零部件的工厂之间存在着生产联系
B. 绝大多数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是在一个工厂里独立完成的
C. 甜菜制糖厂与钢铁厂之间存在着生产联系
D. 有些工厂为了共同利用资金、技术形成空间联系
1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随着社会分工程度的深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部门变得越来越单一
B. 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点与产业部门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C. 农业和矿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联系较为密切
D. 石油开采活动的区位不仅受石油矿藏状况的限制,还受运输条件的影响
16.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较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
A. P B. Q C. M D. N
17.读我国某区域图,图中字母A、B表示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
A. 秦 岭 渭河谷地 B. 贺兰山 宁夏平原
C. 横断山 雅鲁藏布江谷地 D. 祁连山 河西走廊
18.(题文)关于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区位与自然环境的联系由大到小依次是农业和矿业、商业和服务业、工业
B. 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生产活动,都离不开的自然条件,因而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
C. 工业生产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少,故工业生产不考试虑自然条件
D.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资金密集型工业企业转移到我国
19.(题文)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地理条件的承载力太小
B.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城市规模无限扩大
C. 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
D. 中小城市发展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20.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较为强烈,环境变化较大的地方是 ( )
A. 城市 B. 乡村 C. 牧区 D. 林区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日本群岛周边示意图。
材料二:横滨和敦贺降水量季节分配图。
(1)简要分析日本群岛东西两侧等深线分布的差异及其成因。
(2)比较横滨与敦贺两地降水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原因。
(3)说明日本港口城市大多数分布在东南沿海的主要自然原因。
22.(题文)读图,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对应说明其在图中的具体表现。
23.(题文)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读丝绸之路线路图和亚历山大、西安两城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材料判断亚历山大、西安的气候类型。
(2)简述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简述甲地较的农作物、该农作物的分布特点及种植该农作物的优越自然条件。
24.读某跨国公司家用电器工厂地理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跨国公司工厂的生产、布局2000年和1990年相比的主要变化。
(2)分析影响该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设厂的主要因素。
#p#副标题#e#
参考答案
1.B
【来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单元测试
【解析】从环境问题在我国南方的分布来看,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酸雨危害集中在四川盆地、珠三角、长三角及、福建沿海等地;西南地区、横断山区森林锐减;水体污染严重的地区是长三角、太湖流域等地,故B项正确。
2.B
【来源】【市级联考】广西南宁市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RS的主要功能是监测地表事物,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GIS主要是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故选B。
3.B
【来源】2013-2014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理)(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若过度开垦,扩大水田面积,会造成植被破坏,从而加剧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恶化,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旅游业、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都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该地为我国东南沿海,降水量大,河流有落差,故该地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可以发展小水电,增加能源供应。
考点:区域可持续发展
4.A
【来源】2012-2013学年广西省桂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为只要人们团结合作,就可以大自然,体现的是人定胜天的思想。而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不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论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 相协调,是从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来阐述人地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人地关系思想。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主要人地关系思想的基本内涵,注意比较分析,并能结合案例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5.D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带解析)
【解析】早期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对环境的制约作用很弱,对自然是崇拜、畏惧,A错。农业革命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依附性减弱,B错。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主动改造自然,C错。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始于20世纪80年代,D对。
6.D
【来源】【校】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终地理试题
【解析】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主要适应自然环境,崇拜自然,A错;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主要是征服自然,B错;农业文明时期是改造者,C错;现代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发展,D正确。
7.D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发展中工业生产落后,技术水平低,目前,环境问题比发达严重,A错。发达经济水平高,有资金和技术,应比发展中对环境问题负有更多的责任与义务,B错。依靠科技手段和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式难以修复遭到破坏的环境,C错。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甚至全球,D对。
考点:本题考查环境问题。
8.B
【来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单元测试
【解析】爪哇岛土壤肥沃主要是因为火山灰多,不是有机质多,故A项错误。马六甲海峡内海水流向跟气压带和风带有关,冬季北印度洋海域盛行东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流动,整体上是自东向西流,导致马六甲海峡西侧安达曼海的海面降低,马六甲海峡海流补偿北印度洋海水,这时马六甲海峡海流速度较快;夏季受印度洋的顺时针洋流影响,流速较小,故B项正确。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故C项错误。马来半岛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东西侧全年降水丰富,只有北部有一小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该海域吹西南风,西侧迎风坡降水多;冬季吹东北风,东侧迎风坡降水多,故D项错误。
9.D
【来源】2013-2014学年贵州册亨县民族中学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中亚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古今以来都是东亚和欧洲交通的必经之地。 中亚地区不仅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矿产资源和能源丰富。中哈输油管道可以向中国和亚洲其他输出石油,输送包括俄罗斯等里海沿岸的石油,哈中管道不经过第三国,也不用铁路和油轮运输,安全系数高。加上中国的石油需求量稳步增长,因此投资潜力巨大。此项合作,中哈互补,可实现双赢。
考点:该题考查管道运输修建意义。
10.C
【来源】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4月第二次模拟地理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河流是顺着地势发育的,高速公路则以直达为主,适当兼顾大居民点,所以比较平直,而铁路线的修建主要目的是要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需尽可能多的经过居民点,故本题选C。
考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11.C
【来源】2013-2014学年甘肃兰州一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集装箱的迅速发展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化,增强运输效率,C对。
考点:该题海洋运输的发展。
12.D
【来源】广西梧州市2018年春季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该题考查地航空港建设的条件分析。有关航空港建设,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增加地基稳定,所以①对。地形要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以利于排水,所以②对,④错。离城市要有的距离,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区布局,要减少对城市的噪声污染,③错。正确选项为D。
:航空港的建设区位:占地广,要有平坦开阔,利用跑道建设,以及飞机起飞有增加;坡度适当的地形,以利排水;良好的地质条件,增加地基稳定;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航空港骚扰性较大,与城市应有的距离,并有交通干道连接。
13.A
【来源】广西梧州市2018年春季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图示甲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而乙为东部季风区,由于甲地位于内陆,离海远,故受海洋水汽影响小,故气候干旱,晴天多,日照时数较多,A对,D错;而乙地位于东部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为湿润半湿润地区,降水多,日照时间较少,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密度较大,BC错误。故答案选A。
14.A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练习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汽车零部件生产工厂之间存在着横向联系,A符合题意;绝大多数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是在不同工厂或车间完成的,B错误;甜菜制糖厂与钢铁厂之间无直接生产联系,C错误;有些工厂为了共同利用资金、技术形成生产联系,不是空间联系,D不符合题意。
考点:产业活动的生产联系
点评:该题目考查了产业活动中的生产联系的类型,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生产联系的类型有深刻的认识。属于基础性知识。
15.A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练习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随着社会分工程度的深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部门种类越来越多,A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产业部门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产业活动的区位布局,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受自身特点决定,农业和矿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联系较为密切,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石油开采受到储藏量的限制,同时原油运输也受制于交通运输,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考点: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点评:该题目主要考查了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难度一般,属于基础知识。
16.C
【来源】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六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单元测试
【解析】降水丰富(湿润、半湿润)地区宜于发展种植业,降水较少(干旱、半干旱)地区适于发展畜牧业。P地区降水少,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适于发展畜牧业(绿洲地区可以发展种植业);Q地区降水丰富,为湿润地区,主要发展种植业;M地区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多地区发展种植业,降水较少地区发展畜牧业,较适合农牧结合发展 ;N地半湿润、湿润地区,发展种植业为主。故C正确。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利用题中降水量信息对各地干、湿状况作出准确判定。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湿润地区,介于400—800mm之间为半湿润地区,介于200—400mm之间为半干旱地区;小于200mm为干旱地区。
17.D
【来源】广西梧州市2018年春季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A位于甘肃与青海的交界处,呈西北东南走向,为祁连山脉,B为河西走廊,故答案选D项。
18.B
【来源】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3.3地域联系 同步测试
【解析】工业相比商业和服务业而言,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稍微大些,A错;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生产活动,都离不开的自然条件,因而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B对;工业生产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少,但工业生产也要考虑土地、水源等一些自然条件,C错;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转移到我国。
【】
各产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9.B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城市自然地理条件的承载力大,故能承载密集的人口和经济活动,A错误;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导致人们索取资源、排放废物缺乏节制,引起了环境问题,B正确;城市建设规划的不合理会对城市环境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中小城市的发展能够分担大城市人口压力,缓解了城市环境问题,D错误。
考点: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点评:该题目以城市环境问题入题,属于热点问题,试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0.A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城市是人们对自然环境改造较明显的地方,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差异较为明显,A正确;乡村、牧区、林区相对来说产业活动不如城市密集,保留自然景观较多,故BCD错误。
考点:人类对自然的改造
点评:该题目以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入题,重点考查了城市与乡村、牧区、林区的区别。试题难度一般。
21.(1)东侧等深线密集、数值大,位于太平洋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地形;西侧等深线稀疏数值小,位于板块内部。
(2)横滨:降水季节差异更大,集中于夏季;夏季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带来充沛水汽,横滨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敦贺:全年降水较均匀,冬季降水多于夏季;冬季西北季风越过日本海带来充沛水汽,敦贺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3)日本国土东南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区,海岸线曲折,多港湾;沿海水域深;沿岸海水终年不结冰;有狭长的沿海平原,有利于建造港区。
【来源】【校】2016-2017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第(1)题,等深线的分布主要是从走向及疏密角度去分析。对比图中东西两侧的等深线,可判断两侧疏密的差异;等深线稀疏表明海底坡度缓,密集表明海底坡度陡;西侧浅是因位于板块内部,东侧深是因处在太平洋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海沟。第(2)题,依据两地的降水季节分布图分析两地降水的季节差异;根据影响降水的大气环流分析降水的成因。敦贺处在冬季西北季风的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而横滨处在夏季东南季风的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第(3)题,应从影响港口选址的水域条件和陆域条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日本东南沿海的具体自然条件回答。
考点:日本的地形和气候;日本港口的区位条件。
22.经济持续发展:通过橡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强经济效益。
社会持续发展: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
生态持续发展:通过废水和废弃物(废橡胶)的回收利用,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来源】2011届福建省云霄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角度,结合图示分析。
23.(1)亚历山大为地中海气候;西安为温带季风气候。
(2)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是古代丝绸之路和今天亚、欧、非三大洲陆上交通的要道。
(3)作物:棉花(或长绒棉)。 特点:集中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 条件: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灌溉水源较充足;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
【来源】同步君 人教版 第二章第五节课时8 世界地理西亚和北非
【解析】第(1)题,结合两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可知,亚历山大为地中海气候;西安为温带季风气候。第(2)题,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可从海陆位置和交通位置两方面分析。第(3)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埃及境内,较农作物是棉花(长绒棉)。埃及棉花集中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带。埃及种植棉花的优越自然条件可以从地形、土壤、气候、水源等方面分析。
考点:中东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及农业生产特征等。
24.(1)生产工厂由墨西哥(墨西哥城)转移到中国(上海);产品由以出口为主转为以内销为主(或将工厂设到市场所在)。
(2)占领中国市场,利用中国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来源】广西梧州市2018年春季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企业空间发展的特点、产业转移的原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读图分析可知,1990年该公司设在墨西哥城,其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外,根据箭头指示方向判断,主要销往亚洲、中国,小部分内销,同时该公司所需劳动力主要来自国外;2000年该公司设在上海,其产品大部分销往中国国内,小部分外销,该公司所需的劳动力主要来自中国的各个地区。因此由以上分析,该公司的生产布局1990年和2000年相比,生产工厂由墨西哥(墨西哥城)转移到中国(上海),产品由以出口为主转为以内销为主(或将工厂设到市场所在国)。
(2)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题应结合我国的发展状况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分析。中国拥有庞大的家用电器的消费市场,中国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该公司生产布局的变化就是获取廉价劳动力并占领市场,从而来降低成本,扩大利润。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劳动力因素:由于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指企业生产与其他相关企业和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进行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过程的投入。发达费用较高,而发展中为了吸引发达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③市场因素: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当达到饱和或满足不了自身的需要时,而且为了避开贸易壁垒,通常采用在新地区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开辟新的市场。④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