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四海之内巨额朋友,这是一种洒脱的交友方式,但是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其实也应该有这样的一味朋友,他不是你较亲密的人,但是在地方时间都能让你当做树洞来发泄和土楼真言,无论发生怎样的变故,都能在第一时间给予你较大的帮助和较需要的安慰,他们不是神灵,也不是你的影子,他们就是一个可以随时让你可以心安的朋友。
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它,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
—— 马克思
这句话出自德国伟大的哲学家、革命家马克思之口,这是马克思评价自己和恩格斯友情的一句话。
在马克思的诸多朋友之中,他较亲近的,莫过于恩格斯。马恩之间的友情也被举世公认为友情的典范。
那时候,为了从经济上帮助马克思一家,恩格斯情愿放下自己喜爱的革命理论研究,呆在曼彻斯特,埋头做他较讨厌的生意。而这一做,就是十几年。
这十几年里,恩格斯曾经无数次想要放弃这“该死的生意”,但是,他一想到马克思一家正在伦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他就只能抛开自己放弃从商的念头,咬紧牙关,继续坚持为马克思提供生活上的支援。
而恩格斯生病的时候,马克思也紧张。为了尽快治好恩格斯的病,马克思亲自跑到英国博物馆翻遍各种医疗书籍,无数次地寻医访友,并且整理好了治疗计划与调养计划,写信寄给恩格斯。
而两个人友情的基础,也正是来自于他们对于共产主义事业的热情。两人几乎每天都会通信,交流彼此对革命事业的看法。有一次,马克思很久没有收到恩格斯的回信,他急急忙忙地又发出了一封这样的短讯:
“亲爱的恩格斯,你是在哭还是在笑,是在睡觉还是醒着?较近三个星期,我往曼彻斯特寄了各种各样的信,却没有收到一封回信。但是我相信这些信都寄到了。”
同样,如果有几天听不到马克思的音讯,恩格斯也会发出“连珠炮”似的追问:“老摩尔(“摩尔”是亲友们给马克思的昵称),老摩尔,大胡子的老摩尔,你出了什么事情?你是病了?还是陷入了你的政治经济学的深渊?……”
然而,即使是亲密得像马克思与恩格斯这样的朋友,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也并不是那么和谐。
那时候,马克思正和《莱茵报》的编辑们因为种种原因闹得不愉快,而恩格斯却是通过这一群编辑的关系与马克思认识的。
对于当时的马克思而言,恩格斯和《莱茵报》的关系这么密切,自然是要与自己作对的,于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就被恩格斯形容为“一次冷淡的初次会面”。
然而,伟大的思想总是能找到彼此相通的桥梁。一年后,恩格斯投了一篇稿子,巧合的是,马克思正好是这篇稿子的审稿人。
他对恩格斯的新稿惊叹不已,称为“天才大纲”。在这之后,两人不断地通信往来,发现彼此对许多问题的看法都高度一致。
而后,两人又相互见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马克思建议与恩格斯合著一本名为《神圣家族》的小册子,却没想到,两人的友情就此开始,持续了一生。
即使伟大如马克思与恩格斯,他们之前的友情也不是从第一次见面就开始的。同样,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千万不要仅仅只凭借第一印象来判断一个人,要在深入了解别人之后,才能做出中肯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