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么常常会说到自己的先祖的时候,会用祖宗这个词,这个词现在是被连在一起称呼,而在历,祖和宗是分开的,分别代表着古代帝王的庙号,而这两个字的用途也是颇有讲究的,并不是的皇帝都可以使用“祖”来当做庙号。在清朝,秒号有“祖”的皇帝出现了三位,分别是谁呢?
“祖”和“宗”都是古代帝王的庙号,祖一般指开疆拓土、创建帝国的首任君主的庙号,宗一般就是后面君主的庙号,有继承的意思。
清代皇帝庙号有祖的共三人,分别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①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作为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1636年,其继任者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建国号大清,努尔哈赤第一任帝王被尊为清太祖,谥号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后的首位皇帝。顺治帝在位期间,清军入关,入主中原,将都城自盛京迁都北京,实现统一夙愿。去逝后被尊为清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③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按理康熙帝庙号应该为“宗”,但是在其子雍正帝的坚持下,依旧被定为“祖”。估计理由有以下几点:一是康熙真正平定了明朝余党,是满清对全中国进行统治的政治体系的实际创立者,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二是康熙削三藩、收复台湾、准噶尔和雅克萨地区的治权,确立了中国的版图,开疆拓土自古以来被视为天子的大作为;三是康熙帝在位时间61年,是中国历在位时间较长的皇帝,古人视之为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