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的也是现在的人文精神的差异,即使现在提倡的是世界各国之间彼此互相地交流,但是就像我们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一些文化一样,在每一个都存在着自己民族坚守的一些人文精神,而这些是他们深入骨髓的东西。所以在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异上其实还是有值得探究的价值和潜力的。
中国人文传统深受儒家和道家思维影响,儒家的入世的伦理道德联系和道家的出世的飘渺洒脱二维融合在人文传统中。比如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君子需文才和朴实两者调和均匀,儒家人文往往与道德伦理挂钩。而道家重道和妙。如齐白石《虾》,虾在无水中仍欢快自由,这是中国精神墨需当白,看重韵外之致。
道家和儒家看似对立的,但中国人文精神里,在位时说文论道,赋闲时吟诗作赋。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共有。
西方人文精神自德国宗教改革、法国启蒙运动和德国古典主义运动以来,将个人的去昧和怀疑精神放在了首位。它和中国人文向内求得伦理道德血缘关系平衡不一样,它重视向外的开拓。
中国的道家思想,与西方人文精神有相似之处。中国的儒家人文思想,与西方近代的人文精神是成反向发展的。
道家注重于观察与思考推演,着重对客观世界认知理解能力提升,着重于个人身心修养的升华与修行。
儒家偏向于个人主观思想解释,偏向于自我、唯我价值观。偏向于世俗化思想,偏向于功利心,其特点是强化个人观点。因其是一些个人固化的认知观点,易引导人性私化,固执化,偏执。使人欠缺客观科学理性精神。
因此学习儒家思想的前提,需要以客观独立思考精神为基础,以便分清那些思想是有价值的,那些是落后的,对现实生活有没有实际存在价值等。
西方近代人文注重客观批判性思考问题,西方人认为批判性思考是一种尊重,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修养。批判思考是对社会他人负责的品格。这也是西方科学精神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