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较能表现苏轼乐观情怀的是哪首词?为什么呢?苏轼常被大家唤为苏东坡,苏东坡是怎样的人呢学生在古诗词中能够了解到吗?一首词可以简单的表达出诗人的人生态度和性格品性,他的乐观情怀可以从这首《浣溪沙》表现出来,初高中语文课本会学到这首经典词作,广西秦学网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这首词的原文以及对分析鉴赏,学生们可以详细了解在他众多词中为什么这首是较能小编乐观情怀的?接下来一起详细了解一下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一个伟大的天才。苏东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林语堂做出了这样的总结。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新派画家,伟大的书法家,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这样仍不能勾勒出他的全貌。不管他走到哪,后面总有一大群追随者,求他题诗,写字,而每一副作品都价值不菲。
因写诗而引起的飞来横祸。苏东坡外表洒脱不羁,而内心却保持着天真纯朴的本性,且终身不渝。当王安石变法时,他反对变法,因此检查官李定狠狠咬他一口,找出他谢恩表中的一句话,“皇帝知其愚不适世,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开始弹劾他。这一句是苏轼写给皇帝的话,大意是感谢你的大恩大德,知道我生性愚钝,不适合与刚刚提拔的人才相处,知道我不惹是生非,才让我做湖州的知州。这句话也没有什么,反对派说他蔑视朝廷,暗示别人惹是生非,于是,翻阅他的诗文,找出几首涉及农民贷款的,涉及农人三月无盐吃的。便以诽谤新法为由,定他为死罪。后经多方营救,才被贬谪黄州。
我认为,在黄州,他写的《浣溪沙》较能表现他乐观的情怀。原词如下: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静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为什么说这一首较能表现他的乐观情怀呢?
其一,看一个人,不是看他的顺境,而是看他在逆境中做了什么。苏轼由一个士大夫,到一个失去人身自由的谪官,能随缘自适,保持平常心态就已经不错了,何况还是这样积极进取的情怀。
其二,人在病中,往往容易滋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苏轼在病中能写出这样的词,更是难能可贵。据词序中讲,词人去离黄州三十里远的沙湖买田地,在看地时,生病,听说此地有一个耳聋的名医,便去求诊,病情稍好一点,两人便去清泉寺游玩,看到江水西流,遂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词。
其三,人过中年以后,便对人生失去希望,失去热情。于是便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感叹,有,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哀伤,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惋惜,更有,斜阳余一寸,禁得几消魂的颓废。而词人却发出富有乐观色彩和明朗气氛的呐喊,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反用白居易的诗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词人说,不要在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了,人生还有第二春。谁道人生无再少,常常让我们想起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想起王勃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读书人的情怀。
苏轼抱有病之躯,仍能与自然之美心交神会,山下欣欣然,刚睁开眼的兰芽,浅浅的溪水,干净的沙路,萧萧暮雨,子规鸣叫,都能触发词人的情思。是啊,人生处处有荆棘,外在的纷扰常让我们身心疲惫,何不且和平心态,如词人一样,保持乐观的情怀,感受身边美好的风景。
苏东坡在黄州没有颓废,坚持修习着佛家的瑜伽术,修炼着道家的养生之道,坚持叩牙,坚持吞津,他在积蓄力量,他相信人生会有第二春。道家有神秘的返老还童之说,认为人可以一阳复生,是真的吗?敬请各位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