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什么意思?“鲈鱼脍”是什么典故?这句话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笔下,一首《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用到了多个典故,而引人注目的则是“鲈鱼脍”,这一词包含着“鲈鱼、茭白笋、莼菜”被人们称为江南三大名菜,辛弃疾为什么要引用这一典故呢?广西秦学网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哦了关于这首次的全文分析,词中运用的“莼鲈之思”“莼鲈之思”和“桓温北伐”表达了什么?学生们可以参考以下内容详细了解一下。
这是从典故中出来的名菜,“鲈鱼、茭白笋、莼菜”被称为江南三大名菜。
1 出处《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宋)辛弃疾
鲈鱼:鱼名,味质鲜美。《嘉佑本草》载:“鲈鱼,多食宜人,尤良。”
堪:可以,正好。
脍(kuai四声):把鱼肉切细。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说鲈鱼味道鲜美,尽管秋风吹来,我怎能像季鹰那样弃职回乡呢?”
2 张季鹰与莼鲈之思
张季鹰是谁?
西晋人,张翰,字季鹰,苏州吴江人,据说是张良后裔,父亲是三国孙吴的大鸿胪张俨。东吴被西晋灭后,张季鹰也恃才自傲,后来官至晋惠帝的大司马东曹掾。史书称其行为颇似阮藉之淡泊放荡。
《晋书·张翰》:“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
这个典故,《晋书》《世说新语》都有记载。
张季鹰看到秋风起,黄叶落,便想到苏州吴地的莼菜汤,鲈鱼脍家乡美味,便毅然辞官归乡了。
他还写了一首热情洋溢的诗来表明心志:“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因为家乡一道美味,便弃功利,回乡隐逸,如此潇洒不羁,任性妄为,又如此不拘世俗,不畏强权,说走就走的果断干脆,恐怕也只有西晋名士张季鹰了,这是文学的一段佳话,引得后世文人骚客只能是文辞的赞美,而缺少行动的果敢。
人们羡慕佩服张季鹰说走就走的大无畏与坦荡荡,不羁绊于名利,听从内心的召唤,才将其视为风流之士。
张季鹰是真的如此吃货吗?可能“莼鲈之思”只是借口,“不仕伪朝”才是实情。西晋君王好争,“八王之乱”,稍有主见的人,便不会淌入政治浑水之中,倒不如归隐图个清净自在。而对张季鹰这样清高自傲的文人来说,宁赴死不苟活!
“莼鲈之思”,也叫“莼羹鲈脍”,已经是成语了,意味着一种思乡情怀。
3 辛弃疾引典的用意
辛词抒怀言志,基本都是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满腔悲愤,这首词亦是如此。
上片写登楼远眺,风格壮观阔远,又透着沧桑悲凉。
秋高气爽的南国秋色,水天相连,苍茫清冷,秋意无边。山如碧玉簪,盘旋蜿蜒似青螺髻,江山如画,却愁绪百结,北方沦陷,偏安一隅。词人自二十来岁就立志抗金,却长期遭嫉恨,被闲置。报国,收复失地,成了遥遥无期的空想,就像失群的孤雁,自始至终,孤军奋战,无助而无奈。
下片,引典抒怀。
一共引用了三个典故。
第一个典故:莼鲈之思
西晋张季鹰因家乡一道美味,便解甲归田,再也不问世事,哪管纷乱。辛弃疾用这个典故,不是羡慕佩服,而是不屑鄙薄,张季鹰逃避现实的做法太不负责任,家国正值多难,正是有志之士报效的机会,怎能为了思乡,而置家囯百姓于水火?
辛弃疾用此典,表达自己立志抗金的决心自始未变,至死不渝。
第二个,求田问舍
《三国志 陈登传》:“许汜与刘备共在荆州牧刘表坐...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耶?’”
三国许汜,不顾家国动乱,而图个人买田置地,个人安逸。刘备斥责其小人,应该睡地上都活该。
辛弃疾引用此典,同样是反对个人贪图享乐,而置家国不顾的行为,表明自己再艰苦困危的处境,也会抗金到底的决心。
第三个,桓温北伐
《世说新语 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晋人桓温北伐,前后长达数年,见早年所种柳树,粗达十围,便老泪纵横了,就算有豪言壮志,可岁月无情,时不待人!
辛弃疾用此典,是在感慨自己的年华虚度,再无机会抗金,就年老体衰,无力回天了。英雄白首,何以谈家国梦想!
这首词境界开阔,格界分外悲凉。
南宋词中的家国情怀,辛词更为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