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中考,人生的第一个重要关口的考试,作文分数占比大,马虎不得,要给予高度重视,平时就要注重作文的训练,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选材与结构,都要有针对性地以中考为指挥棒进行思考与训练。
很多教师的回答,都是要选材新颖独特、选材要以小见大,要与众不同,要真情实感。其实这些要求说得多了,学生听得多了,也就变得无感了,都知道要新奇特,可是到底怎么做,能不能具体再具体,详细再详细,拆解地说明一下呢?我觉得很多教师的回答里,都没有涉及。
我就从思维的角度谈一下,中考作文怎样选材才是较优选择。
首先,从三个“度”考虑选材的问题。一个是角度,一个是广度,一个是深度。
角度要新,也就是说,你的选材也打破常规。比如说写教师,别人都在赞美教师,那你能不能说说教师的缺点、毛病,批评她一下呢?完全可以嘛。比如说母爱,别人都是要讲对孩子的关心照顾,那你能不能写母亲对你的“冷酷”甚至是“残忍”,写一个外冷内热,用心良苦的母亲形象来表达母爱呢?也完全可以啊。打破常规,才能出奇致胜。
至于广度和深度,这既需要平时的积累,多读书,多看新闻及各类评论与理论思想的文章、讲座、知识点,把这些内容存储在自己的大脑中,牢固地存放在自己的记忆库里,以便于需要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手,随用随取。
除此之外,想达到广度与深度高人一等,就要不停地追问——为什么,怎么样,如果不,或者说,举一不止反三,这些都是把思考引向更广更深领域的关联词。
其次,在真实的基础上,学会为材料添油加醋。
很多教师都在强调选材要真实,可要是完全符合真实情况,估计这样的材料也是索然无味的。写作也是创作,这就要求既要有真实的来源,又要有艺术的加工,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所以,在真实的基础上,学会为材料添油加醋,往往决定了你这篇作文的整体风格是否生动,是否有很强的阅读性,是否足够典型。
较后,确定是十拿九稳的材料再用上来。
这个十拿九稳怎么理解呢?一,要的熟悉材料,不要一动笔就出现记忆断层,那就尴尬了。二,材料要能准确的反映和说明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要跑偏。三,材料的数量也要控制好,不过三个,不低于一个,呃……那不就是两个嘛。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