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北京大学的人文寒假课堂在大家的瞩目下于1月18日正式开幕,这次的人文课堂教育荟萃,有5位是北大中文系的教授,还有一位是北大哲学系的教授,可见本次寒假课堂的宏大规模。北京大学的中文系在也是相当地厉害的,像去年的燕园杯历史写作大赛的成功举办,收到了广大中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也从中选拔出了很多的人才,在此,也恭祝北京大学寒假人文课堂的顺利举行。
2019年北京大学人文寒假课堂于2019年1月18日正式开幕,有三百余名各地的同学来赴这一场邀约。
有人说,即使是冬天,未名湖厚厚的冰层下也奔涌着暗流——因为又将有新鲜血液注入古老的燕园。
从2018到2019,从初创到成熟,北京大学中学生人文寒假课堂把步子迈得越来越扎实,2019年1月18日,又将有三百余名各地的同学来赴这一场邀约。燕园依旧静静地守望着这一方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与一人一事,“转绿隔年犹此树,啼红向曙不多花”。
2018年1月,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的中学生人文寒假课堂顺利举行。来自各地的三百余名高三学生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感受体验了北大中文系的历史传统、教育风采与学习生活,并与人文寒假课堂的同学和辅导员们结下了深厚友谊。
201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再次举办中学生人文寒假课堂,希望来自各地的中学生进一步感受北京大学悠久的历史传统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本次寒假课堂邀请了众多教育举办精彩的讲座,并将带领同学们深入感受北京大学的校园景致与人文氛围,“眼看宫树雪纷披,犹抱冬心拱赤墀”。
今年的人文寒假课堂得到了中文系乃至人文学部多位教师的大力支持,他们的研究领域涉及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理论语言学乃至哲学等。本次我们邀请到了程郁缀、漆永祥、韩毓海、孔庆东、袁毓林、李猛、李派等诸位老师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的讲座。
程郁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唐诗宋词。
漆永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文献学史、清代考据学、宋诗整理与研究、《燕行录》研究、东亚学术与文化研究以及中学语文教学与高考等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韩毓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领域为中国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攻中国现当代文学,兼及思想文化评论。
袁毓林,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
李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领域为伦理学与政治哲学、古希腊哲学、早期现代哲学。
除了精彩的讲座,同学们还将深入领略北京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包括堪称“北大地标”的未名湖,笑傲亚洲大学图书馆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落成于北大百年校庆时的百周年纪念讲堂,以及赛克勒博物馆、邱德拔体育馆和中文系所在的李兆基人文学苑等“北大景点”。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中国文门”。百余年间,从地安门内马神庙到沙滩红楼,悠悠人事重经眼,许多故事传奇诞生于此。
五四的青年从这里走出,不仅带来了革命的火苗,也有文化的觉醒。
三四十年代,兵燹横纷,神州陆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几经周折,在西南边陲组成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1952年,风雨欲来。中文系跟随学校迁入原燕京大学旧址燕园,较初落户文史楼,1978年秋搬至静园五院,在那里写下了新时代北京大学中文系较辉煌的篇章。芥子一院,可藏须弥之文脉。
2014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正式迁入李兆基人文学苑六号楼,开始了名为“今天”的旅程。以李兆基人文学苑和中文系图书馆为两段,未名北路上拴着理教、二教、三教和电教,中文系的学生几乎就是在这里走过了四年的风雨,读完了四年的书。说不完的情话,摇不完的笔杆子,矮下去的必读文献,摞起来的论文作业。二三子在吾何恨,一万年过知者谁。
今天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在未名湖东北,与人来人往的东三门遥遥相望。无数的人从这里迈入更加广袤的知识旷野,又有无数的人在这里依依不舍地离去。但中文系还是在这里,在这里挺受风雨,在这里迎来送往,即使不过在此逗留短暂的六天,也必然会被投以温热的一瞥,因为这背后是一个古老院系的深沉与长情。
北京大学2019年中学生人文寒假课堂,在凝固了岁月的未名湖畔,静候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