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生阅读文章没问题,但做题时找不到中心怎么办?
小学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9-12-31 14:04:34

  阅读理解是学生从小就会接触的一种语文题型,在语文考试当中还是重要的。很多学生都会为了做好阅读理解,而增强自己的阅读量。三年级的学生可能读不懂很多比较有深度的文章,但还是可以适当地去阅读一些比较合适的文学作品。当然除了多阅读之外,多学习阅读理解题目的答题技巧,提升语文成绩是较终目的。三年级学生阅读文章没问题,但做题时找不到中心怎么办?

三年级学生阅读文章没问题,但做题时找不到中心怎么办?
(图片源于摄图网)

  孩子三年级,刚开始接触阅读,读文章没有问题,说明孩子是具备的阅读基础的,只是一时还没有掌握做阅读理解题的方法。做为家长,首先应鼓励孩子,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做好阅读题,不要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同时,家长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请家长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会看到孩子的成长的!

  那么,接下来,我就针对题目中所说的孩子做题犯糊涂、不会找中心这个问题,提供几点建议,谨供参考:

  一、引导孩子在做阅读题时,根据问题,在原文中寻找答案,找出“难点”所在,分析错题原因。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所做的阅读题大多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即使需要孩子根据文章进行提炼,所提炼的内容也是在原文中能够找到依据的,因此,当孩子在做阅读题时,建议家长可以给予孩子如下引导:

  1、先鼓励孩子独立在原文中将答案找出来。

  在孩子刚开始做题时,家长先不要急于指导,先鼓励孩子自己寻找答案,可以告诉孩子“这道题的答案就藏在原文中”,看看孩子自己能不能找到。

  在孩子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家长在一旁观察,看看孩子究竟是被什么地方“难住了”?这个“难”住孩子的地方,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家长先通过观察,在心里做个大致判断,暂时先不要发表意见。

  2、当孩子寻找完答案后,家长对照参考答案,检查孩子做的对不对,并询问孩子“难点”所在。

  当孩子把答案写出来后,建议家长对照参考答案进行批改,看看孩子做对了没有。

  虽然对一篇文章可以有不同角度的理解,但就阅读理解题来说,家长在指导孩子时,还是需要在参考答案的标准范围内,来帮助孩子理解题目的。

  如果孩子做对了,说明孩子理解了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做对,家长结合刚才的观察,问问孩子是什么地方难住了TA,看看孩子说的这个“难点”是不是刚才所观察到的难住孩子的点。

  需要指出的是,当孩子做对题目时,家长也可以问问孩子这道题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孩子所认为的“难点”是什么,针对孩子所说,家长可以为孩子进行相关解析与补充,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所做题目。

  3、先由孩子自己分析错题原因,家长给予点评,然后家长再帮助孩子一起来分析,给予孩子具体的指导。

  对于做错的题目,分析错题原因是很有需要的。

  在分析时,建议家长先让孩子进行自主分析,看看孩子能不能把做错的原因找出来。这一步也是对孩子的锻炼,毕竟孩子的学习需要更多的自主性。

  在孩子分析完错题原因后,家长给予点评,再结合参考答案,和孩子一起分析错在哪里、如何避免再错、怎样做才是正确的等等。

  家长帮助孩子分析错题原因要有的放矢。

  这也是为什么建议家长在孩子开始做题时先不要发表意见、先观察,家长在心里先对“难”住孩子的地方有一个预判,在孩子做完题目后,再结合孩子所说的“难点”,将二者做一比对,家长先“理解”了困扰孩子的是什么,然后再去与孩子交流,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家长的解读也才能够更好地为孩子所理解与接受。

  二、引导孩子将正确答案在原文中划出来。

  为什么要在原文中划出来?

  原因就在于,这样做会让答案显得更清晰、更直观、更能对应问题,在后续做阅读理解题时,孩子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会更有意识地在文中寻找相关答案。

  我在前面说了,三年级的阅读理解题大部分答案是在文章中能够直接找到的,这便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一点。

  平时,孩子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进行这种练习,在原文中直接进行“圈、点、勾、划”,让问题的答案更直观、更醒目地出现在孩子面前。

  这样做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如何阅读,“圈、点、勾、划”的过程,本就是对所阅读内容的认知与理解过程,将它们清晰地勾画出来,也能够使孩子加深印象。

  三、通过分析答题模板,帮助孩子学会总结。

  在三年级的阅读理解题中,“总结”类题型可以说是大多数孩子遇到的一道“难关”,题主说孩子“不会找中心”也并非个例,这个问题还是具有的普遍性的。

  不过,这道“难关”其实也是有它的解题“套路”的,只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还需要老师或家长从旁指点,帮助孩子发现“套路”。

  这个“套路”便潜藏在答题模板中,那么,哪里来的答题模板呢?

  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学会分析“标准答案”,从“标准答案”中发现模板,总结规律与经验。

  例如,对于总结作者情感类的题目,当问到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抒发了什么样的心情时,我们不妨来看看标准答案是怎么说的——

  大体上,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作者的情感大多表现为讴歌、赞美、感激、称颂、怀念、思念等,那么,孩子在总结中心时,家长便可以引导孩子根据文章内容,看看作者的情感是属于这些关键词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抓住这个或这些关键词,适当地加以延伸,围绕关键词展开叙述,注意不要有错别字,语句通顺,那么,这道题的分数也就基本拿到了。

  再如,以写景为主的文章,其中心思想大多围绕着“赞美、热爱祖国风光”、“赞美、热爱家乡风光”、“表达思念祖国或者思念家乡之情”等等,孩子在总结时,家长便可以引导孩子在这些关键点上去理解文章,进行解答。

  需要指出的是,总结答题规律的前提,是对标准答案的分析,因此,需要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指导前,针对孩子的问题、孩子在哪些题目上解答困难等,自己先对参考答案做出相关分析与理解,然后将其转化成可供孩子参考与利用的“答题模板”,在回答类似的问题时使用。

  这便对家长提出了要求,因此,如果家长觉得操作起来有难度的话,也可以请他人协助,比如老师或培训机构,或者通过学习相关的教辅书,来辅导孩子。

  鉴于这个问题不是一篇回答就可以解决的,篇幅所限,在此就不做多言了。

  如果孩子在解答时不能做到语句通顺,家长可以让孩子模仿参考答案的语言,练习表述。

  如果孩子在回答问题时有错别字,家长还需加强孩子的字词基本功训练,可以采取每日听写字词的方式,帮助孩子增强字词书写的正确率。

  四、鼓励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并做到持之以恒,家长与孩子多进行阅读互动,引导孩子勤思考、勤动笔。

  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是重要的一环。

  家长可在平时鼓励孩子多阅读、广泛阅读,同时,通过与孩子的互动,增强孩子的阅读能力。

  那么,怎么互动呢?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在孩子读完一个章节后,家长问问孩子这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等。

  在孩子完成当天的阅读后,家长可以听故事的方式,让孩子给自己讲一讲,复述所看过的内容。

  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明白或不理解的地方,家长可与孩子一起探讨,并不要求谁说的就是正确的,但是鼓励积极的思想碰撞,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对于所阅读的内容,鼓励提问,让孩子从提问中,勤思考,勤动脑,在与家长的问答交流中,提升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与此同时,建议家长为孩子准备一个笔记本,用来引导孩子做读书笔记。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读书笔记的内容可以是好词好句的摘抄,也可以是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会、领悟等,文字量不做限定,可长可短,家长也不必拘泥于笔记的形式,鼓励孩子用TA喜欢的方式做记录,文字、绘画、思维导图等等均可。

  这样做的意图是调动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通过动笔的方式,将“思考”记录下来。

  虽然孩子只是三年级,但是良好的习惯越早培养越好,勤思考,勤动笔,会对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有所助益的,需要的,是家长的鼓励与引导,是孩子的坚持!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阅读理解
上一篇:三年级真的是小学阶段的分水岭吗?怎么增强三年级学生成绩? 下一篇:小学成绩拔尖的孩子,是不是由于家长的执着栽培呢?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