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以前觉得自己的朋友有很多,真的很多,只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的就不在联系了,电话通讯录里,微信上的人都不联系,看起来有很多其实说话的都没有,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很孤单,长大后才明白,真真的朋友在你较需要的时候会出现,朋友真的可以不用那么多,有两三个置信度朋友就够了,朋友是可以经得起岁月的平淡的。
长大以后,我们有时会突然意识到,曾经那些和朋友频繁联系、有着说不完话的日子似乎一去不复返了。通讯录翻过好几页,全都是工作来电。好不容易从忙碌的工作中安静下来一会儿,却发现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在的相对亲密的关系中,友情似乎是较脆弱的一种,它不像亲情是别无选择的血缘关系,而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它也不像其他自愿发生联结的关系(包括爱情、婚姻等)。友情缺乏正式的结构、严格的承诺和约束力,我们不太可能和自己的伴侣好几个月不联系,却很有可能疏远自己的朋友整整一年的时间。当我们成年后,我们的责任和关注的中心都有所转换,此时,友情是较容易受到冲击的。
但友情又是一种很特别的关系。我们一生有过浪漫关系的人数通常远少于发展过友情的人数。友情在我们生命历程中的贯穿也是较久的,因为朋友可能离去,但友情本身总还会发生。好的友情可以不断给我们的生命补充新的内容,增加生活的趣味,也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
那么,成年人的友情,比起从前的友情,又有哪些改变呢?
|友情在不同生命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研究指出,人们从14岁到100岁,对于朋友的定义都是相似的:朋友是那些我们所欣赏的、可以说话、可以依靠的人。区别在于,我们遇到这样的人、产生这样的感觉的情境(主要是生命阶段)在发生变化,我们处理关系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童年阶段
童年阶段的友情以寻找玩伴为特点。这时的友情比较简单。
2.青春期(大约11-18岁)
到了青春期,我们开始第一次形成对自己的认识,同时学习如何与人亲密。这时期的友情会涉及更多的自我暴露,我们寻找那些和自己价值观一致的人。一旦找到,友情可以发展地极为深刻且激烈,认为彼此是自己在这世界上的理解和支持。这个时期我们的友情中还可能会出现嫉妒、占有欲等表现,自我边界常常不清晰,这是我们学习与他人亲密的过程,此时我们也很容易被身边的朋友所影响。
研究表明,从11岁开始,我们就会把作为“安全感底线”的依恋对象从父母转换到朋友,当感到不安时,我们会首先寻求朋友的帮助。但朋友并不是永远的港湾,当我们进入成年初期后,友情又发生了变化。
3.成年初期(大约18-25岁)
研究发现,进入大学以后,我们把朋友作为安全感底线的感受开始消失,我们开始会更多把寻求帮助的对象选为家人、恋人。
不过,虽然如此,据统计,在现代美国人中,20-24岁的人是年龄段中较愿意花时间与朋友交际的,因为此时,你已经有了更多的自由,又还不需要担负太多和婚姻、事业有关的责任,而大学给人提供了较好的交朋友的场所。
此外,根据发展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理论,18-25岁被称为“成年初期”,在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解决亲密与孤独的冲突。也就是说,这是我们较需要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的时期。这一阶段往往也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改变阶段:我们可能会离开家乡,到陌生的或城市求学和工作,遇到爱人、结婚等等。艾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的我们较需要社会网络的支持,朋友在这个时段变得功能性需求更强,一起玩乐、分享资源等等。青春期那种互相占有类型的友情已经开始褪去。
4.成年中期(大约25-50岁)
进入成年中期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Rawlins发现,25岁以后,人们交朋友的能力不可避免地退化了。她问了很多人,你上一次和人成为朋友是什么时候?你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结果很多人都答不出来。
与朋友的联系频率下降较明显的阶段是在结婚之后。这听起来挺讽刺的:在婚礼上,你邀请来较好的朋友为你庆祝和落泪,然后,婚礼结束,你就失去了他们。随后,你的人生中会有太多不得不做的事情,每一次做决定的时候,推掉朋友的聚会都要比推掉下班接孩子回家、或者一次重要的商务旅行要容易的多。你会悲哀地发现,你已经没有时间去陪伴那些曾经陪你度过了重要时间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