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记载了很多少数民族,其中就有小编今天介绍的鲜卑族,历鲜卑族的记载很少,鲜卑族存在的时间也很短,其实还有很多的民族,比如羌族,说羌族人是吃人肉的,在战场上也是勇猛,在这些少数民族中,很多的民族我们都没有听过,今天所说的鲜卑族是在匈奴之后崛起的少数民族,那么鲜卑族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小编这就告诉大家。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崛起的少数民族,魏晋时期内迁至中原,卷入了西晋末年代的动乱。随后,十六国时期,鲜卑拓跋部完成了部落的统一之后,在中原地区建立北魏政权,不断发展壮大,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孝文帝改革后,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加快,势力大增,但鲜卑部族的痕迹逐渐淡化。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后又被北齐和北周替代。有鲜卑血统、出身关陇地区的建立了北周、隋、唐等政权。鲜卑族的一些风俗品格被流传下来。但鲜卑部落随着663年被吐蕃吞并后,逐渐消失于历史的长河。
对于鲜卑族的起源,学界还没有定论,主要有四种说法:东胡说、东夷说、山戎说、逃亡汉人说。可以肯定的是鲜卑族肯定是个北方民族。对于这四种说法,山戎说和逃亡汉人说的可信度不是很高。根据现存的鲜卑族人物陶俑和历史记载,鲜卑族的习俗、长相、语言与汉人都不同,而历史记载中也没有明确的该支派的发展;这种说法的解释是从鲜卑族的名称来解读的,认为“鲜者,少也。卑者,陋也。”(《翰苑集》引《汉名臣奏》),笔者认为我国历少数民族的名称或是音译或是根据某一特点命名,命名方式因为“大汉民族心理”都有含有鄙夷的意味,所以从名称的解读来判定鲜卑族是逃亡的汉人是不可信的。山戎说的记载较少,只有《史记集解》中有所提及,故暂保留疑问。
从今日留存的文献来看,东胡说和东夷说是可能性较大的。《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十六国春秋》、《魏书》等都提到过鲜卑是东胡的余部,较少也是有密切关系。东胡被灭后,余部有一部分前往乌桓山,称东部鲜卑;一部分聚集到大兴安岭北段的大鲜卑山,东汉末年据匈奴故地,称拓拔鲜卑。西晋末年,拓跋鲜卑开始活跃于历史。东夷说是学者受《国语·晋语》中的“昔成王盟诸侯于歧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为盟”进行解读。而建国后的考古工作者在今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矿区北部达兰额罗木河东岸发现了鲜卑早期墓群,墓中的袋形三足陶铜器和头北单茔墓葬方式有东夷文化的痕迹。这究竟是当时物品交换的结果还是文化影响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