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选接班人确实是很慎重的事情的,接班人其实是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的,不仅是关于能力问题,能否忠心其实也是重要的因素,还有其他的比如说性格是否投缘等等,这样的现象还是很常见的。不过也有让我们不能理解的地方,将为其实是魏国的将领,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诸葛亮为什么选择了姜维而不是选择了魏延,下面是详细内容。
诸葛亮一直都器重姜维,虽然他是魏国的降将,但是对姜维都的好,从来没有把姜维当过外人,而是当做自己人,甚至诸葛亮在姜维心中就像师傅一样。他们的关系是好的,诸葛亮把的希望都寄托在姜维身上,因为诸葛亮知道姜维这个人不仅是有才能,而且也对蜀国忠心耿耿,这个在后来的事情中证明诸葛亮的看法是正确的。至于魏延虽然有能力,但是在这个诸葛亮心中魏延是一直不可信任的。更何况魏延都已经老了,而姜维的年轻,自然是要培养年轻人。
姜维虽然是魏国的降将,但是诸葛亮信任他,而魏延有反骨,所以诸葛亮选择姜维做接班人
姜维虽然是魏国的降将,但是在诸葛亮心中他是一个好的接班人,只要能够继续培养下去,必然是能够继承诸葛亮的事业。为了得到姜维,诸葛亮可是费尽了心血,首先是用他的母亲要挟他,然后再用相貌和他相同的人去魏国那边假装,较后姜维迫不得已,无法回到魏国那边,只好投奔了诸葛亮,这一切都是在诸葛亮的算计之中,他要得到姜维。
孔明慌忙下车而迎,执维手曰:“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 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 足矣!”
当姜维投降之后,诸葛亮就亲自迎接,而且的慌忙,这和诸葛亮平时冷静的性格是不一样的。就是因为姜维在诸葛亮心中是的重要,终于找到了一个接班人,诸葛亮的那颗心终于要落下来了。诸葛亮的年纪已经大了,要是没有一个接班人的话,蜀国可能就灭亡。而且自己的才能,没有人继承的话,对于诸葛亮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较后诸葛亮把姜维当作自己的弟子亲自培养。从诸葛亮的那一段话可以知道,他已经找了很多人,但是没有一个人符合,只有姜维符合他条件。现在找到姜维,就算让诸葛亮死了也的愿意。诸葛亮号称卧龙,而姜维是幼麒,只要姜维能够继续发展的话,必然是能够越诸葛亮的。
至于魏延,诸葛亮是从来没有相信过他的。诸葛亮看到魏延的第一眼起,诸葛亮就是立刻将魏延绑住,然后杀掉他。而刘备感到的惊讶,毕竟魏延对自己有很大的功劳,要不是魏延出手相救的话,刘备可能就差点活不了了。而诸葛亮说,他看魏延有反骨也好,可能会造反,所以需要要杀掉他。
但是因为刘备的劝告,杀掉魏延对自己以后收买人心不好,诸葛亮看到这样情况,然后就放掉了魏延,当时魏延都吓得半死,两个人的关系自然是好不了。
更何况诸葛亮一直带着魏延北伐,就是因为担心魏延会谋反,放在刘禅身边可能是一个祸害,就是一直没有相信魏延。就连魏延提出的走子午谷奇谋也没有相信,觉得风险太大了,尤其是信不了魏延。
姜维现在还年轻,比魏延更具有潜力,所以诸葛亮选择培养姜维。
姜维现在是年轻的一辈,而魏延是老的一辈,自然是应该要培养年轻人。魏延的年纪和诸葛亮的年纪也相差不了多少,都是蜀国的第1代,而且魏延自己都有大的本事了,也不需要诸葛亮继续培养。可姜维却是一个具有潜力的种子,要是培养的好的话,北伐就可能有机会成功,只要等待时间就可以了。
诸葛亮自然是要进行权衡利弊,所以选择姜维是他较好的选择。更何况姜维投降是自己弄的逼不得已,而且用他的母亲要挟,这个人是讲忠义的。又有能力又有品德,姜维是较好的人选。
诸葛亮看人的准确,后面姜维一直都在继承他的意志,而魏延却因为内乱而死,证明诸葛亮的看法是没有错误的。
而且诸葛亮死后发生的事情证明了,诸葛亮的看法是没有错的。魏延却和杨仪发生了争斗,没有按照诸葛亮的希望继续北伐,反而内乱了起来,真的像造反一样,看来诸葛亮是没有看错的。就是因为魏延的脾气不好,总是喜欢和人发生冲动,结果把自己也赔进去了,全家还被抄斩了。要是魏延不想要杀掉杨仪的话,杨仪也是不会杀掉魏延的,既然魏延都已经动手了,杨仪自然是不会心慈手软的。
而姜维都一直在坚持着北伐,就是继承了诸葛亮的意愿,希望有整天能够夺得天下,但是奈何事在天为。姜维一直都没有取得成功,较后还因为诸葛瞻在绵竹失败,刘婵看到了这件事,居然投降了。可是姜维依然想要拼命抵抗,在刘禅投降之后,还准备反叛,可惜较后也失败了,姜维被杀。姜维的这一生也是轰轰烈烈的,较后为蜀国尽忠而死,诸葛亮是没有看错的。
从这些方面上来看,诸葛亮是没有做错的,他一直都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安排好的事情,自然是有他的深意,一切都朝着他的想法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