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与人之间相处其实还是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注意的地方的,有的时候事情并不会想象的那般一帆风顺,很多时候往往是盘根错节的,期间还是需要照顾很多人的内心的想法,确实也是很不容易做到,按理说一诸葛瞻和姜维一个是诸葛亮的儿子,一个是徒弟,应该关系很好的,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为什么姜维和诸葛瞻关系不好的原因,下面是详细内容。
做为蜀国全民偶像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其实相信压力还是很大的,毕竟有这样的父亲。诸葛瞻在小时候倒是表现出了优于同龄人的机智,但他的这份机智却并没有为他的官场生涯加多少分,反而让他在为官时期有点“飞扬跋扈”。
诸葛亮老来得子,由于此时正值蜀国翻身的时机,所以在家教方面孔明不可能在他儿子身上倾注多少心血。但前来拜访诸葛府想要讨好丞相的人是络绎不绝的,诸葛瞻自小就对这些人的嘴脸耳濡目染,当然,来访的宾客无论诸葛瞻有没有才能,在他们看来他都是的希望。
可我们在诸葛瞻长大之后才发现,他的一生,都被诸葛亮之子的称号压得抬不起头,并且失去了自我,在自我的迷失中,他用标榜自身才华的方式来为自己“贴金”。自然,对于前辈姜维,诸葛瞻就有一份不服的气势在里面,这个晚辈敢在朝堂上反驳姜维的意见,也敢公开与支持北伐的姜维唱反调。支持姜维北伐的人不多,就连刘禅也并不确定北伐的可行性有多少,一些守成的老头子们看到诸葛瞻站在了反姜维的阵营,就间接让诸葛瞻成为了他们弹劾姜维的传话筒。
诸葛瞻否定姜维,其实就是否定诸葛亮,但他的否定没有恶意,而是过于的想表现自己。姜维也看出了宫内的苗头,决定收收自己的锋芒,他选择了交付兵权去屯田度日,于是只有三十多岁的诸葛瞻就一举成为了卫将军,官职直接压在姜维之上,这样一来他的各项话语权压过姜维,也多少刺激了姜维的神经。
没有经验的诸葛瞻倒是有挂帅的机会,没人能想到这场战绩关系到蜀国的危亡。当邓艾、钟会的几路大军来袭时,尚书郎黄崇建议诸葛瞻尽快占领要地,在关键的路线上布置好路障和埋伏,这样不仅能大大的提升邓艾攻城的难度,也可以为多路大军的呼应争取时间。诸葛瞻却觉得这样布置的话兵力过于分散,容易被魏军逐个击破,所以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黄崇欲哭无泪,他也意识到了结局已定。
由于魏军长途奔袭,论士气和精力都不如蜀军,但邓艾利用心战散步谣言,让蜀军瞻前顾后,较终诸葛瞻战死,邓艾一举抵达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