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用铜钱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白银在晚唐初露货币化苗头,到北宋成为一种通用的定价参照物,主要被用于帝王赏赐、政府开支、百姓课税,以及对官员的贿赂。白银的优势很快就得到体现,在还没有产生钱庄的时代,一个北京的商人带十万贯钱到上海做生意,真是无法想象。白银作为一种体积小、价值大,又不轻易贬值的货币,自然脱颖而出。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将北宋政府的用银方法全部继承,但不准民间流通真银,大力推广所谓「大明宝钞」。但是在实际流通中,「一贯」的纸币,实际购买力通常不足面值的一半。明朝中叶,纸币信用彻底破产,到了「新钞一贯,时估不过十钱;旧钞仅一二钱」的地步,以至「弃之市肆,过者不顾」
以集权著称的帝国政府,也不得不向经济规律低头。正统元年,刚刚即位的明英宗,宣布废除禁银令。从此以后,白银成了市场上的主币。作为货币的白银,主要被铸成「元宝」。元宝有分很多不同的等级,平时交易只用《水浒传》中好汉买酒的「散碎银子」。
面额大的元宝上刻有产地、重量、经手官吏、工匠姓名等,通常能有五六十字。因为这些信息重要,市场上流通的元宝都是合金,含银量不同。如清朝北京有松江银,上海有二七宝银,长沙有用项银……约有100多种。后为方便流通,康熙时规定了作为单位的「虚两银」,亦即是纹银,纯度935.347‰。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一两」在各地的重量也不同。通常而言,明清时一两银子重37.3克。
而黄冕堂《中国历代物价问题考述》中搜集的数据显示,一石米的价格,明朝从两三钱到一两,清朝从五六钱到二三两,都很常见。如果用嘉靖年间均值0.8两/石、乾隆年间均值1.5两/石的米价来分别计算明、清两朝的银价。一两白银在嘉靖时相当于500元,在乾隆时相当于267元。这几百年间白银购买力跌了几乎一半,这是因为南美、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输入导致的。但是一两银子能做些什么呢?一生用度,无非衣食住行。《食货金瓶梅》这本书里搜罗了不少实例,展示了晚明社会的生活百态。
先说衣,《金瓶梅》里的常峙节穷困潦倒时,西门庆资助了一笔银子。常峙节给妻子买「一件青杭绢女袄、一条绿绸裙子、一件月白云绸衫儿、一件红绫袄子、一件白绸裙儿」,为自己买「一件鹅黄绫袄子、一件丁香色绸直身」,这七件私人服装,再加上「几件布草衣服」,一共花去六两五钱银子。对于这次消费,常峙节老婆说:「虽没便宜,却值这些银子。」这么算下来的话,稍好的衣服或许还要一两银子,但是布草衣服肯定不贵。
至于吃这一方面,《宛署杂记》中记录说,猪肉每斤白银0.02两,牛羊肉每斤0.015两,活鸡每只0.04两,五斤重大鲤鱼0.1两,烧酒每瓶0.05两等。在这种物价标准下,《金瓶梅》里下饭馆都极便宜。侯林儿与陈敬济在酒馆里点了「四盘四碟,两大坐壶时兴橄榄酒」,以及「三碗温面」,总共花了「一钱三分半银子」,也就是0.35两白银。
要是算下啦,一个月能够2两银子,也能维持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