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关于唐代的气象以及文化的繁荣状态我们是能够感受得到的,在历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唐代的发展和变化会引起我们的感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的场面形成的原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藩镇成因由来已久,唐朝的建立就是源于藩镇基础之上。隋朝末年,群雄并起,李渊长安称帝时,的藩镇割据已经形成,不过当时还没有藩镇之个概念,而是以军事集团相称。唐朝建立后,李渊集团经七年时间,先后灭掉李轨、薛举、刘武周、梁师都、王世充、窦建德等军事集团,完成统一大业。
唐朝统一以后,历史直接过渡到贞观年间,由于李世民的个人能力比较突出,中央集权相对完善。而李唐宗室并没有实权,所以整日无所事事,热衷于争权夺利。李治继位后,原来效忠于唐朝的势力集团逐渐瓦解,而李唐宗室在武则天的打压下已经羸弱不堪。所以到中宗即位后不得不在设立节度使,下放权力,以维护唐朝政权的稳定。于是节度使逐渐蜕变成集行政、财政、军事大权于一身的较高长官。
唐玄宗即位后,李唐宗室依然没有做为,唐玄宗的三个儿子还被冤杀。相反,节度使越设越多,至天宝年间,共设了九道节度使,共领兵40万,由此埋下了藩镇坐大的祸根。而李林甫把持朝政后,不但排挤打压文官,还猜忌边境的节度使。当李林甫成功的将四方节度使王忠嗣陷害后,又趁势崛起了三方节度使安禄山。李林甫为了制衡杨国忠,不断的在玄宗面前美化安禄山,而安禄山又极善钻营,不费吹灰之力就将玄宗皇帝哄的团团转。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和安禄山之间的矛盾白热化,而此时安禄山的势力已经水到渠成,所以决定起兵造反。虽然安史之乱较终平定,但是经历了八年战乱洗礼,唐朝极盛转衰,朝廷放心下降,此时重新洗牌的藩镇势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历史仿佛回到了周天子时代。安史之乱之前的藩镇在名义上还服从朝廷调遣,而之后的藩镇对朝廷号令已经置若罔闻。代宗、德宗朝都施行削藩以加强中央集权,但成效甚微。于是到了唐宪宗时期,朝廷不得不派兵征讨与长安一墙之隔的藩镇,以解除对朝廷的威胁。
纵观唐朝历史,藩镇的形成和唐朝自身的制度有很大关系,因为自家人得不到重用,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所以只能将精力消耗在权力的争夺上,从而使李唐宗室力量在内斗中不断的消磨瓦解。此消彼长,而外人迎来了难得的坐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