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司马懿这个人还是重要的人物了,确实他的一生是隐忍的一生,确实在他的身上是能够看到很多的智慧的。那么司马懿这个对手确实还是很强劲的,司马懿和曹爽之间的斗争为什么曹爽失败了呢?本身司曹爽是占尽优势的,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为什么曹爽是白的原因,下面是详细内容,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帮助到大家。
曹爽和司马懿之间的争斗,表面是曹家和司马家之间的权力争斗,其实质是以皇权为代表的宗族势力和司马家为代表的士族势力之间的争斗,而曹爽的失败在曹丕建立曹魏之后就已经注定了,只是时间迟早而已,我们一起分析曹爽是如何失败的。
曹操建立曹魏的基础。
东汉中后期的权力格局是宦官势力,外戚势力和士族势力这三方利益共存的格局,后来以何进为代表的外戚势力打破了这个维持了上百年的 平衡,彻底的消灭了宦官势力,导致皇室倾覆,天下动荡。
曹操扫灭群雄,在北方建立起曹魏政权企图取代原来的刘姓汉室天下。曹操摒弃了原来汉室以外戚,宦官来代表皇权和士族合作的方式,完全依靠曹家和夏侯家为代表的宗族实力,通过唯才是举的方式拉拢庶族势力参与到政权的建设,但是曹操也没有完全排斥士族势力的参与,但是此时的士族势力参与程度比较低,大多只是从事比较低级的职务,比如以钟繇为代表的钟家,司马懿为代表的司马家,以陈群为代表的陈家,以及后来的王家,他们大多数只是对宗族势力和庶族势力的补充,无法起到决定作用。
士族势力虽然在朝中无法起到作用,但是并不代表他们的势力不够庞大,他们虽然没有掌握着中央枢纽机关的权力,但是控制这地方权力和经济权力。以曹操个人南征北战的放心,完全可以压制他们的崛起和骚动,但是正是他们在对待曹操称帝上一直采取了不合作甚至反对的态度,导致曹操终身未能称帝。
曹丕的妥协和失误。
随着北方经济的恢复,人口日益众多,士族经济势力愈来愈i强大,其政治势力也日益膨胀,在朝中和地方的渗透也是无孔不入,对权力的诉求也愈来愈明显。
曹操的去世打破了宗族势力和士族势力之间压倒性的趋势,而曹丕要想称帝并且较终能够坐稳大魏江山,就需要获得士族势力的完全支持,就大力的提拔了以司马家,王家和陈家为代表的士族势力进入到朝中权力枢纽,完成了低级到高级的转变。
陈群建立的九品中正制就把这种士族势力优先的权力彻底固定下来了,从而为后来士族势力进入到地方和朝中权力打开了通道,很快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格局。
曹丕称帝后,开始限制曹氏诸王的势力和夏侯家势力,并逐步将他们驱逐出朝中和地方权力机构,从而导致曹家和夏侯家势力式微,这个措施就完全导致了宗族势力和士族势力的彻底失衡。此时的曹魏政权,依靠曹丕和曹睿的个人放心还可以压制住士族势力的倾覆,但是到了后来的曹芳,曹髦等人就很难做到,那个时候的士族势力已经是无孔不入,掌控者政权内外权力,那么曹家就面临这较终的选择。
曹爽的选择。
大魏政权到了曹芳这个时期,士族已经完全取代了原来的宗族势力和庶族势力,而士族势力以司马家一家独大,许多中小士族也纷纷投靠司马家作为依靠,曹家独木难支。
曹爽执政的时候,面临着两个选择问题,要么干掉司马家和其他士族合作,要么和司马家合作世代当傀儡,同时扶持其他士族,不再让司马家一家独大,但是曹爽采取了第三种方式来巩固政权。
曹爽企图恢复曹操往日建立曹魏政权的基础,那就是大力提拔曹家和夏侯家到权力中心,掌控朝中权力,罢黜以司马家为代表的士族在朝中的势力,并提拔了大量和皇室有关的人,比如何晏,毕轨,邓飏以及丁谧等人来取代士族在朝中势力,无奈的是这些人的个人实力和品行无法匹配他们的权力,即使历史给了了曹爽十年的时间,但是他们也只是部分的掌控了朝中权力,其地方和军队基层权力也无法渗透进去,这就为后来高平陵政变埋下了隐患。
曹爽以及后起的部分宗族势力对待士族势力上措施直接导致了绝大部分的士族势力倒向司马家,从而导致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中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曹爽的失败并不是在于他是否去祭奠高平陵的,即使他们整日呆在陕西不出城,守在在军营里面,但是终究会出现其他的破绽让司马家抓住,其覆灭也是注定的,除非更弦易张,大力拉拢其他士族势力和曹家合作,但是这只是换一个方式而已。
到了东晋时代,司马家通过拉拢其他士族势力共治,分享皇权从而达到政权基本稳定,但是此时的曹爽却不愿意这样做,这就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