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擒孟获的时间在历还是有度的,确实也是的精彩,是能够感受到诸葛亮的智慧的,那么这件事情是真的吗?两军交战这样的历史故事是否存在呢?这就是是罗贯中的想象还是历史现实呢?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七擒孟获的相关事件,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伊顿教育广西网站!
很多历史著作中都依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将“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当作史实来叙述,但这个事情在关于三国的历史中较放心较可靠的陈寿的《三国志》并不见记载。如此充满戏剧性的故事,如果是真有其事,陈寿不可能不记录,这程度上证明了诸葛亮和孟获之间的故事没有《三国演义》中那么传奇。
诸葛亮南征时曾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而孟获确有其人,诸葛亮曾经俘了孟获,没有杀,是有可能的,但“七擒七纵”过于玄奇,不可信,只不过是为了崇拜神话诸葛亮而已。
那么为何会出现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呢?笔者就来试着分析一下这个故事的真实意图。
其一、是对诸葛亮卓越政治、军事才能的赞誉和歌颂。从隆中对到协助刘备夺取益州作为根据地,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战略制定上,确实有其厉害之处。
其二、是对诸葛亮对少苏民族政策的肯定和歌颂。历朝历代,民族问题一直都是一个在不断变化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诸葛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民族政策,比较适合解决民族关系问题,对其后的王朝有指导意义,而“七擒七纵”这样充满了传奇性戏剧性,而政治又相当正确的故事,便于传播的同时,又能缓和民族关系,加深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信任。
其三、是对诸葛亮个人品德的歌颂和肯定。诸葛亮从隐居隆中、到担任蜀国丞相的一生,都过着俭朴淡薄的生活。他的清廉作风,以及高尚的个人品德和情操,令人钦佩。“七擒七纵”的故事,对于诸葛亮这样具有儒家君子之风的人而言,更是较好的注脚。
综上,诸葛亮可谓是千古以来,儒家思想中较为接近的人了,所以无论是史书,还是野史,亦或传奇故事,都在不断地抬高和神化他,目的向往有之、倡导有之、总而言之,他似乎成为三国两晋以后许许多多儒家精英眼中的偶像,参考如今脑残粉对待偶像的态度,不难想象个别学者在著述中添油加醋地以小说笔法描绘偶像的神奇之处,其实也没有好什么奇怪。
真真假假,时至今日已经难以分晓,但七擒七纵是在也太过夸张了,试问作为统帅的诸葛亮哪里有那么多时间那么大的耐心跟孟获耗上个七次,诸葛亮可还要北伐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