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历程跟我们的个性是分不开的,性格对于我们一生所做的选择的影响是重要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走过的足迹,其实都是能够看到我们的个人性格的,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崇祯皇帝自身个性对于他的江山以及身家性命的影响,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本站。
崇祯帝18岁登基,是一位勤政又节俭的皇帝,上任之后也颇有作为,他剪除魏忠贤,消除了阉党干政的弊端。
但是他的运气实在太差,赶上大旱瘟疫,百姓生活极端困苦,很多地方爆发起义。崇祯把很多精力都用在了镇压起义上。而北方的后金也就是清朝的前身,又迅速崛起,并不断南犯,明朝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
即便如此,崇祯也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他派出的部队多次把李自成和张献忠逼入绝境,但由于他性格上的弱点,又让李、张二人得以死灰复燃。
那么崇祯到底有怎样的性格弱点呢?
答案是生性多疑。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叫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崇祯帝却不是这样,他对手下的总督和巡抚很难信任。大明朝不是没有人才,可以说是人才辈出,光是镇压义军的主帅,就能列出一大帮:杨鹤,洪承畴,曹文诏,陈奇瑜,洪承畴,卢象升和杨嗣昌等。
这些人可以说都是卓异的军事人才,但是崇祯帝对他们却一概不信任。镇压义军的十三年间,他屡屡易帅,这些人就是他在十三年间换过的主帅,这还不包括中间像洪承畴、杨嗣昌曾经两度起用。
这样频繁的更换主帅,当然会影响用兵策略的连续性,也就给义军留下了喘息的机会。可以说,如果不是这样折腾,义军很可能早被剿灭了。
单纯换将对明朝的影响还不是较大的,崇祯皇帝还有个毛病,就是滥杀忠臣良将。单是总督,他就杀了7人,巡抚杀了11人。
众所周知,他杀的较大忠臣是袁崇焕,袁崇焕那可是柱国之臣,杀掉袁崇焕等于自毁长城。崇祯帝连这样的事都能做,他能不灭亡吗?
说到袁崇焕,他死的真是冤。当时清军一改从辽东进军的习惯,改从蒙古直接杀奔北京。袁崇焕奉命带兵勤王,他在京城外打败了清军,保卫了京师,但是守城的部队却不让他进城。
后来用箩筐把他吊进城去,崇祯却把他投入监狱,不久就对他用了凌迟的酷刑。杀了一个袁崇焕,可以说寒了天下将士的心。赤胆忠心的人得到这样的结果,那谁还会拼了性命保卫朝廷?
所以当李自成逼近北京的时候,周围还有很多可调的部队,崇祯也下达了勤王的诏令,但崇祯望穿双眼,也没有盼来勤王的部队。
当时北方有吴三桂的辽东铁骑,那可是明朝的精锐。吴三桂当然接到了勤王的命令,但是他却没有袁崇焕那么傻,他带着部队,慢悠悠地向京城运动,一边走一边看,终于他收到了崇祯吊死煤山的消息。
于是,他的部队及时地来到了山海关,扼住了清兵入关的要道,实际上是抓住了要挟清兵的筹码。
还有一位将领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虽然他的部队实力比较差,但是毕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但是他连吴三桂都不如,吴三桂毕竟还象征性地做了一个勤王的动作,他连这个象征性的动作也没做,而是眼睁睁看着李自成逼死崇祯。
崇祯之死,固然可悲可叹,但也可以说他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