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在管仲的辅导之下还是成就了一番霸业的,作为一方霸主,但是他的晚年却是的悲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伊顿教育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齐桓公为什么晚年这样悲惨的原因,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本站。
齐桓公年轻时是条龙,腾跃升空,纵横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到了老年,被声色犬马软化得褪尽龙鳞,变成一条僵卧的大虫,任奸佞小人摆布欺侮,结局悲惨。
关于齐桓公,古人已经有过很多讨论,至于他为什么从年轻时的英明盖世,到后来变得老迈昏庸,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做一个大概的分析。
称霸之路:
晋平公的时代比齐桓公晚100多年,叔向是他手底下有名的贤臣,君臣二人探讨的就是齐桓公称霸的原因。
晋平公问叔向,齐桓公能称霸天下,是靠君王的力量,还是靠大臣的力量。叔向回答:就好比做衣服,管仲善于裁剪,隰朋善于缝制,宾胥无善于修饰衣服的边角,桓公只是等衣服做好了,接过来穿上就是了,所以齐国的称霸是靠大臣的力量。
孔夫子也有一句话:“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当然,齐桓公绝不是一个庸庸碌碌之君,他较大的长处就是有识人之明和用人之量。他先是重用了鲍叔牙,经鲍叔牙引荐,又重用了管仲,对管仲可以说是言听计从。更为难得的是,管仲曾是他的政敌,带人伏击过他,几乎把他射死,他能够不计前嫌任管仲为相,足见齐桓公宽宏大度能容人的雅量。
而且,齐桓公手下不光有一个管仲,而是有一个各有所长的决策团队: 鲍叔牙负责广开言路,隰朋管外交,宾胥无管刑律,宁戚管农事,王子成父管统兵作战,管仲则负责统筹大局。有了这样一群贤臣的辅佐,齐桓公的称霸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管仲之死:
管仲去世时已经79 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有管仲的才干独撑大局,齐桓公把国政委于管仲一身,自己乐得做一个太平逍遥国君,终日沉溺于享乐之中。
在管仲晚年,搞乱齐国的三个奸人已经来到齐桓公身边,整天献媚取悦齐桓公,变着法的哄他高兴,使齐桓公优哉游哉,浑浑噩噩,不知老之将至。当时这三个人之所以没有为非作歹、兴风作浪,是因为有管仲的存在,足以起到震慑作用。以当时管仲的权力和威望,完全有能力清除这三个奸人,可是管仲却没有这样做,因而给齐国后来的内乱留下了隐患。
更重要的是管仲当政四十多年,晚年没有培养继任者。管仲死后,隰朋、鲍叔牙相继接任相位,但他们和管仲年龄相差无几,很快都相继去世,以至于齐桓公无人可用,让那三个奸人钻了空子。
奸臣之祸:
搞乱齐国的三个人是竖刁、易牙、开方,他们身上都有各自的奇葩之处,管仲临终前就告诫齐桓公,这三个人的行为脱离人性,肯定不是什么好人。可惜当时的齐桓公已经被蒙蔽了双眼,根本听不进管仲的忠告。
竖刁原本是齐桓公的仆人,但桓公身边仆从众多,要想引起桓公注意出人头地,不是那么容易的,竖刁挥刀自宫,自愿当了桓公身边的太监。
易牙是一名厨子,厨艺高,深得桓公欢心。有一次桓公说,天下的美味都尝遍了,就是没吃过人肉,不知人肉是什么滋味。易牙为了讨桓公欢心,把自己四岁的儿子杀了,做了一碗人肉汤献给了齐桓公。
开方原是卫国太子,本有机会继承大位成为一方诸侯,可是看到齐国强大,自愿留下来做了齐桓公的近臣,在齐国一呆就是十几年,父母去世也不肯回国奔丧。
爱自己、爱孩子、爱父母,这些都是较基本的人性。一个人为了取悦他人,竟然敢于挥刀自宫,这种人有多可怕?一个人为了取悦他人,竟然能杀掉自己的儿子,这种人有多狠心?一个人为了取悦他人,竟然把父母完全抛在一边,这种人有多无情?
因而管仲在临终前说这三个人“非人情,不可近”,就是说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脱离了人性,不能和这种人走得太近。可齐桓公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三个人是因为太爱自己了,才做出了异乎寻常的举动。
管仲死后不久,齐国发生了“五公子争立”的内乱,这三个奸佞小人各自选边站,在宫廷里翻云覆雨。他们利用近臣的身份,把桓公囚禁在冷宫,并在外面筑起高墙,齐桓公经常吃不上饭,较后被活活饿死。桓公死后67天才得以下葬,以至于桓公身上的尸虫沿着墙壁爬出窗外。
齐桓公临死前,终于知道了三个奸邪小人“对他的爱”是怎么回事,可惜是为时已晚!
嗨!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在危机重重中,立志发愤图强走向成功;功成名就后,在歌舞升平中消磨了意志,较后走向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