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40年是变化和成长迅速的四十年,这四十年里,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我们的衣食住行以及通讯方式都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那么关于改革开放40周年的,相关的高考作文题目该怎样呢分析和写作呢?学教育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改革开放的相关变化的作文题目,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本站。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当主持人宣读完获得“改革先锋”称号人员名单后,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以下是其中六位,请以其中两三位人物的先进事迹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1.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师代表——于漪
2.数字经济的创新者——马云
3.我国首位奥运——许海峰
4.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退休干部楷模
——杨善洲
5.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孙家栋
6.塑造传承“女排精神”的代表
——郎平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60分)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审美情趣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信息意识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审题
限制性
1.立意基础限制。这是一则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材料,内容是获得“改革先锋”称号的六位人物及其先进事迹。考生在构思时,需要把其中有内在联系的两位或三位人物及事迹组合起来,抓住其共性和联系,并将之置于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大会这一特定语境和社会背景中进行思考。
2.思维方向限制。“请以其中两三位人物的先进事迹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考生将思维限定在所提供的范围内,立足于人物与事迹,开发出其精神与品质,并思考这种精神与品质和他们做出的巨大贡献之间的深层联系,从而确定有深度的写作立意。
3.价值判断限制。材料中隐含着命题人的感情倾向,意在提醒考生思考如下问题:改革开放需要什么样的先锋?如何做人做事才堪称改革先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每一个人要担负起什么样的责任才能助推社会发展,较大程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引导考生思考人物的精神和价值,并深入探究这些内容在当前改革再出发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中的意义。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对于材料中提到的六位先锋人物,考生可以任选其中两位或三位进行组合,只要能抓住他们的共性,点明其精神品质和重大贡献,并探究二者间的内在联系,彰显二者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即可。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人物及事迹重新组合就能产生不同的立意角度,经过挖掘就能探究出不同的立意,考生可结合自己的感触和思考,集中论述或辩证分析。
2.文体的选择是开放的。考生可以写议论文,直接表达对“先锋”的理解,对事件的评价。也可以写成记叙文,就自己选定的人物、事迹展开描写,注意生动性和细节描写,以凸显其品质、先锋作用,并进行讴歌。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的自由度。
解题
本题为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性思考能力。试题命制充分发挥积极导向作用,弘扬改革开放中的开创精神,彰显先锋意识,引导考生敬仰先锋,努力向先进学习,增强家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材料提供了40年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先锋人物中的六位代表及其先进事迹,写作时要根据材料提供的内容,理清材料间的内在关系,以其中两三位人物的先进事迹为基础确定立意。考生需要明确每位先锋人物的贡献领域、事迹特点,在此基础上挖掘相关人物事迹或精神的相通内涵,也可以辩证思考重新组合,进而提取出新的认识,让人物、事迹在改革开放这个大背景下的意义价值得到彰显,让他们的创新精神熠熠生辉,探究他们带给我们的深远影响,进而触动考生的心灵。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平凡岗位成就不凡人生(1和4)。
2.不忘初心,方得始终(1和4)。
3.敢为人先创佳绩,奋斗精神永传扬(3和6)。
4.改革路上创新之花较鲜艳(2和5)。
5.立足本职勤探索,积极创新促发展(1和5)。
6.改革路上既要注重创新,也要注重传承(5和6)。
偏题立意:
1.只从一个人物的事迹出发,没有将两三个人物的事迹结合起来概括提取观点。
2.将每一个人物及事迹都提到,缺少综合,没有挖掘出内在联系。
3.不与改革开放40年这个背景和“改革先锋”相联系,忽略材料语境。
范文展示
在平凡岗位上成就不凡人生
面对成功者,我们在奉上崇敬景仰之时,也常感叹自身的渺小平凡。但我想对大家说:平凡岗位也能成就不凡人生,平凡世界也能成为铸就辉煌的大舞台。
于漪,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坚守三尺讲台,执着探索科学育人之道,在基础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尽展风采;杨善洲,一位普通的退休干部,22年坚持植树造林,造福家乡人民,在大亮山上树起不朽丰碑。
漫漫改革路上,他们虽在平凡岗位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却同样成为改革先锋。所以,我们也不必去抱怨身份的卑微、岗位的平凡,因为再小的舞台也可以成为努力者展示自我的大世界。
欲成就不凡人生,需执着坚守,不懈奋斗。如于漪坚守三尺讲台者,感动中国人物李桂林、陆建芬夫妇也,热爱教育事业,心系乡村学生,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在偏远的彝族村寨播下知识的种子,为村民架起走出大山的云梯,为山区教育事业撑起一片蓝天。只要认清方向,不懈奋斗,一片天地里的坚守,都会换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欲成就不凡人生,需爱岗敬业,牢记本职。在物欲横流的纷繁世界里,大国工匠徐立平坚守平凡,凭借着对职业的专注和热爱,练就一身过硬本领,甚至能在火药上完成微雕,锻造出自己的理想王国。只要热爱岗位,立足本职,一个人都会盼来碧水蓝天,白云悠悠。
欲成就不凡人生,需敢为人先,追求卓越。40年前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决心搞“大包干”的契约上按下18颗鲜红的手印,立下生死状。这一举措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当年的粮食总产量一下子比上一年翻了18倍。他们这一举措点燃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星星之火,也许他们自己也没想到,这把火能迅速席卷农村,打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冲刺口。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要相信一种大胆探索、勇敢追求,都会迎来发展机遇和无限生机。
工人、教师、农民,再平凡的岗位都会催生出无数成功者。让我们忽略岗位的平凡,谨记使命,勇做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打造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收获一个个不凡的人生。
点评
本文观点鲜明突出,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标题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开头在开宗明义亮出中心论点后,自然引述材料人物于漪、杨善洲的事迹论证中心论点。主体部分接连用三个分论点并列铺排行文,使论证丰富、充实有力。论据丰富典型,同时又不失文采;语言凝练生动,极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