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挟天子以令诸侯被曹操所用之后,其实还是很大程度上给了曹操出师有名的一面旗帜,并且招揽了人才,这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在曹操团队提出来之前,其实袁绍的谋士就提出来过这样的思想,但是被袁绍拒绝了,为什么袁绍要拒绝呢?袁绍拒绝的理由是什么呢?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详细内容。
袁绍的优势。
袁绍麾下能够聚集那么多有识之士前来投奔,一大批武将的支持也就说明他并不是一个草包,而他之所以拒绝,确实具有拒绝的实力。
第一, 家族优势。
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很多州郡文士以及官吏要么师出袁氏,要么是袁氏先前的属下,或者和袁氏家族关系交好,世代姻亲。
袁氏家族是当时北方士族代表,其言行和举止均代表着士族的利益。当袁绍逃到冀州起兵的时候,获得了北方大部分士族的支持,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当时冀州牧韩馥也是迫于形势将冀州拱手让给渤海太守袁绍,而这个韩馥也是袁氏家族的故吏,由此可见当时袁绍在北方是深得人心的。
第二, 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
经过黄巾起义之后,北方的几个州郡中只有冀州较为殷实,数量达到了百万,粮草可以支用十年之久,经济实力较为强大;到公元195年的时候,袁绍已经取得了青州,并州,冀州和幽州的一部分地区,其军队数量达到了数十万,实力在北方诸侯中处于较强的时期,这对于当时只有拥有一州之地曹操来说,实力相比是悬殊的。
在家族和经济以及军事实力均占优势的情况下,袁绍当然没有理由也觉得没有需要去弄一个皇帝在身边,给自己找不快吧。
袁绍的心思。
袁绍没有能够接纳沮授的意见,其实除了自己实力确实比较强悍之外,还有属于自己的心思。
第一, 皇帝在身边容易束缚手脚。
把皇帝放在身边固然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获得许多资源,但是也极大的束缚了自己的手脚,这点郭图和淳于琼就阐述的很明白:如果每件事情都向皇帝奏明再做,就不容易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旦想丢弃皇帝的时候,就容易形成请神容易送神难的困境,这也是曹操终身未能够称帝的一个缘故。
第二, 袁绍有属于自己的野心。
把皇帝放在身边就很难实现自己的野心,这点在《资治通鉴》中就明确的暗示:
乃遣使归帝号于从兄绍曰:“禄去汉室久矣!袁氏受命当王,符瑞炳然。今君拥有四州,人户百万,谨归大命,君其兴之!”
收到袁术的书信之后,袁绍并不是明确的拒绝,而是“阴纳之”,可见袁绍一直都存在着篡位之心,一旦把皇帝放在身边,就成为一个累赘,在大义面前,很多事情就无法做成,这也是袁绍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袁绍就拒绝把皇帝接到身边来。由此可见,不愿意“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袁绍确实有自身的实力因素,而只有实力比较弱小的曹操才会愿意扛起皇帝这面大旗来号召天下,较终在诸侯林立的北方击败了强盛诸侯:吕布,袁术和袁绍,较终统一了北方,可见这面大旗还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