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宋辽两国其实金国是没有建立起来后续政权的,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其实对于政权建立和发展是需要条件的,这样其实也是不难理解的,不管是建立一个政权还是延续政权对于统治者来说其实励精图治是很重要的。肩负的责任也是很大。还是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金国没有产生后续政权的原因,下面是详细内容。
其实一个王朝能够的到哪怕是偏安的延续都需要的条件。在我看来有两个:一个是民心和底蕴传承,一个是地盘根据地。无论是延续百余年的南宋还是西迁的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无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南宋我们就不说了,地盘还是民心都足以支撑大宋的复兴。即使是耶律大石也能在辽国亡国的情况下,凭借辽国的余威从西北招讨司的可敦城借兵借粮率领他们西迁中亚。在再造大辽的感召下,耶律大石带领这些忠心大辽的士兵打下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疆土建立延续80多年国祚的西辽政权。但是金国没这个机会,被彻底粉碎失去了建立延续政权的可能性。
金国从1115年建国到1234年,共传10位帝王,享国119年。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金国迅速走完了自己兴衰的全过程。没有深厚底蕴和传承;没有根据地;更没有忠实的追随者(即使有也被蒙古从肉体上消灭了),金国在这三个条件缺失的情况下结果只能是彻底亡国。
金国不能延续国祚的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第一、文化传承底蕴和人心
作为建国前机会没有接触过中原文化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机会是从原始奴隶社会兴起,凭借野蛮的战力消灭了大辽和北宋。在进入中原后迅速腐化,奢靡享乐有点暴发户的感觉。这样突然兴起的少数民族政权无法形成深厚底蕴的文化传承,毕竟它存在的时间过短。
即使是契丹从唐朝中期就已经出头,到大辽建立政权延续两百多年契丹文化和传承已经根深蒂固。所以无论是从文化底蕴认同还是对政权的怀念的人心都使耶律大石有了让大辽延续国祚的土壤和根基。从而可以再大辽灭国的情况下,从西北招讨司的可敦城借兵重建西辽。
宋朝更不用说,如果不是女真铁骑突然南下按照北宋的统治基础至少还可以延续百年的国祚。说白了大宋的文化传承底蕴和读书人忠君思想的认同的内因让大宋远远没到亡国的地步,所以南宋才会应运而生延续国祚。因此涌现出来的岳飞、宗泽、韩世忠等等抗金名将,大宋必然得到复兴。
而金国则不然,从北方的冰天雪地突然来到这温暖的中原一下子就放肆起来。把北方的穷亲戚都叫来中原,北方关系较远的部族依然在冰天雪地里苦熬吧。所以遗留在北方的统治基础并不稳固,同样直接对于中原的压榨造成或者通过伪齐搜刮财富激化了社会矛盾。即便是金国为稳固统治的需要实施了一些缓解的政策,但是毕竟根基不牢。
就是说北方老家的部族有怨气,新家被压榨的民族矛盾得不到彻底解决。两边都不靠,怎么办?当危机来临时,又能依靠什么来延续国祚呢?
第二、延续国祚的复国需要需要的地盘或者说根据地
先说南宋,南宋地盘的继承来自北宋国土的南方。这里远离女真的铁骑并且温暖富庶,更重要的是这里大宋的统治基础好,依然维持着宋朝正常的统治。所以当北方沦陷,宋高宗称帝延续国祚的时候南方地盘几乎是无缝衔接的过渡到了南宋朝廷。
再说辽国,大辽立国两百年汉化很深。并且在国土范围内对汉族和其他游牧民族实施不同的统治方式。这极大的给予子民尊重,所以这样的政权赢得了子民的拥戴。即便是即将亡国的时刻,皇帝被俘虏后依然在西北的草原上忠诚于辽国的官吏依然维持着辽国政权的正常远转。耶律大石也正是看准了这些才舍弃耶律延禧来到可敦城收兵训练,以备复国。有人心有地盘,耶律大石才能率领忠诚的军队继续西征建立延续国祚的西辽政权。
较后我们来看金国:金宣宗迫于蒙古政权的军事压力被迫将都城从燕京迁到陕西,国土被一分为二。北方的蒲鲜万奴和契丹皇族耶律留哥反金自立分别成立东夏和东辽政权。这两个政权把本就统治薄弱的金国政权连根拔起,即使有女真的死忠也被直接消灭。所以金国北方的根据地基本泡汤。
再看金国的南方龟缩在陕西、山东南部等狭小的地域战略纵深和空间极小。这块地盘本来就不是女真人的地区并且被伪齐和金国搜刮了不少年,统治基础也不牢固。忽必烈对于金国皇族的痛恨导致在金国灭亡的时刻,金国皇族基本被屠戮一空。也失去了领导人,因此就无法建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