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历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对于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春秋战国时期其实是思想文化繁荣的时期,在政治军事方面其实还是相当具备包容性的,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春秋战国时代的相关原因,下面是详细内容,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秋战国其实是两个时代,但是鉴于历史的连续性,的确又有不少相似之处,春秋战国的脾性来源于“动荡”,残酷自不必说,它的宽容性也是体现在方方面面。
政治方面
西周时期,始终掌握的军政大权,而下层阶级则世代处于被统治的地位。春秋战国之交,原有阶级不断瓦解,新兴的士族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可以像原来的一样拥有自己的政治权利,参与的事务。秦孝公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就重用士人商鞅变法,打击旧。这不得不说是对“士阶层”的极大宽容。
军事方面
第一,战的同时讲“义”。春秋时期,两国交战就像今天举办奥运会,他们先由一方递交战书,约定好时间地点,战前双方都留给对方充足的时间来排兵布阵,交战中,双方按照规定作战,不能使用阴谋诡计,只能靠双方军事实力硬碰硬。比如楚宋泓水之战,宋国已经排好阵势,楚国却还没完全渡河,宋司马目夷让宋襄公半渡击之,宋襄公不肯,楚军渡河后正排兵布阵,目夷再次请求宋襄公攻击,宋襄公还是不肯。结局大家都知道,宋军大败,宋襄公的大腿还受了伤。但是宋襄公并不后悔,还说:“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宋襄公的言行常被后世所诟病,但是殊不知那在春秋时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体现的是一种对“敌人”的宽容。直到后来晋楚城濮大战才第一次把“计谋”运用到战争中。
第二,兼并同时讲“赦”。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和权谋的不断运用,“义战”变得不合时宜,战国时期的战争更多的表现为残酷的现实,白起伊阙之战斩首24万,他一生斩首人数更过百万。中原和南方平原广袤,水系众多,“淹城”等战术常被运用到战争中,比如秦楚鄢之战,白起用沔水淹楚陪都鄢,除了大量兵士被淹死,受灾的民众更是不计其数,城市也被毁坏。但是秦国在战国中后期的兼并战争中,也常把新得到的土地上的“罪人”赦免,迁到别地以充实劳动力。比如公元前二百八十年,司马错攻楚,就曾“赦罪人迁之陕西”。这无疑是对民的一种宽容。
文化方面
争霸、兼并和民族文化融合。春秋战国的主旋律是称霸和兼并,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霸权和土地,长年累月进行着战争,在战争的过程中,蛮夷戎狄逐渐对中原文化取得认同,并产生归属感,民族交流和融合不断加强。比如楚国在西周时期还被视作蛮夷,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虽然表面上还自称蛮夷,但是他们被中原的文化深深吸引,就在不断地去蛮夷化,使自己中原化,到了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楚国季子到中原学礼,然而鲁国却不能完整的进行一套礼仪,季子却能对礼有深刻的见解和践行。可见中原已经不知“礼”了,楚国却成为较“守礼”的之一。同时,中原也在吸收其他游牧部落的精华,比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褪去了宽衣长袍,换上“胡服”,马上拉弓射箭,极大的增强了战斗力。可见那时中原与各国相互交流,不断融合。
由礼乐制度到百家争鸣。西周时期,文化的主流是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西周王朝维护其通知的工具,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约束人的言行举止,人的思想容易被束缚。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土地兼并的加剧,一个新的阶层士诞生了,他们敢于挑战旧的秩序,同时又用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于是在学术上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比如法家、道家、儒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杂家等,他们各自著书立说、相互争吵,形成了文化领域的繁荣景象,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解放,可见当时的文化的包容性。
人才方面
“人才无国界”。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使得的政权和军权始终掌握在手中,到了春秋战国之交,士的阶层产生,他们不仅可以参与本国的事务,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的“主国”。比如商鞅曾经是卫国人,却在魏国相国公叔痤处任职,后来因为得不到重用,又来到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并大获成功,当时并没有人因为他辗转各国而指责商鞅“卖国”,因为那是很日常的事情,这就体现出时代对人才的宽容。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时代,在战争中追求认同,在认同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不断发展,是中国历极其重要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