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面其实我们说话做事是一种重要的日常工具,对于我们来说会办事情以及会沟通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曾几何时我们也开始学着快意恩仇,学着对于我们自己不满意的地方直接怼回去,那么关于怼这个行为我们高中生该怎样看待呢?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一篇获奖作文,下面是详细内容。
《怼》
吉林一中18级4班 宋艺洋
怼,仿佛已成为一种文化。
不知何时而起,这个字眼在生活中的渗透日趋加深。说话要怼,这样能显出你的“机敏”;做事要怼,这样能显出你的“磊落”。朋友之间似乎不怼便称不上知心,连陌生人之间似乎不怼便没法子接话。
怼的话题也是变幻多端。微胖妹子化了妆穿了小裙子随处可拾“猪猪女孩”的头衔;“你别过来我怕猪”“妈妈说不让我跟傻子玩”“别说自己一无,你不是有病么”等清奇的网络用语,脑洞大开的表情包贯穿了我们的生活。历史名人被用来恶搞,老师同学成为我们怼的较佳选择。
怼,字典上讲:对,相持也,意为互相对峙,底下加“心”,表示心里抵触,对抗。引申为怨恨,故而怼,怨也。恚怼,愠怼,怼笔……仿佛凶神恶煞的魑魅魍魉怒目圆睁。张牙舞爪的一个“怼”,在人们的心头立着。
不禁发问,怼源何而起?现在的新兴媒体铺天盖地,娱乐综艺应接不暇。平时所接触到的多少都蕴含了一丝怼的意味。网络是这个时代的潮流,小说,电视剧,动漫……席卷全球。少女钟情霸道总裁、女尊玄幻,男生喜爱帝王风范、军人情怀。这些小说大抵都会有这样一些角色,腹黑毒舌冷漠,怼天怼地,睚眦必报。读者观众耳濡目染,把腹黑当深沉,把毒舌当聪颖,把冷漠当气质,就是“装”也得装出范来。除此以外,更有明星走“耿直人设”,没头没脑就开始怼人。段子手竟也有的公司,全职开发怼人新用语。新新人类以指数爆炸式的速度波及开来。
为什么我们心甘情愿的接受“怼”呢?为什么我们乐此不疲,让这种形态昂首阔步地发展呢?不过是人心作祟罢了。有时出于自卑,用怼旁人的缺点拔升自己的精神优越感;有是出于浅薄,用怼别人的话柄逞一时口舌之快;有时出于无聊,用看别人受怼的反应为乐;有时出于嫉妒,用怼别人发泄压不下的愤怒。人性是懦弱的,我们习惯了承受不起的就施加于人,习惯了在别人的眼里生活,活得不像真我,只能用怼这种强势面具遮蔽创口。爱怼人的人是卑微的,是幼稚的,是肤浅的,是急躁的,是狂妄的,是鲁莽的。怼体现了礼的缺失,体现了文明仍未深入人心。未来不是怼出来的,是要慢慢立德树人,慢慢升华教养,徐步缓行,深入人心。
别忘了,我们从前不是这样的。孔子的周礼文质兼美,适度得体,谈吐优雅,举止端方;苏东坡惨陷乌台诗案之泥潭,却何时见他破口大骂,滥怼政权?终以平和通达流芳百世;郭婉莹家道中落,备受冷眼,她却居陋室缀花草,食烂桃赏夕阳,永远以笑容回敬怼其者。“不怼”是不卑不亢的态度,是了然豁达的智慧,是脱世俗的境界。真正的潇洒不在于颐指气使地指摘数落,而是尊人重己的宽厚涵养。
当然,不怼不是一味忍让,委曲求全。细枝末节我们需要一笑而过,但有伤大雅的侮辱,则需不容置喙地怼回去。看周总理面对外国记者肆无忌惮的侮辱,他的幽默机智深处是不让祖国被侵犯的坚决;看毛泽东面对国民党的丑恶嘴脸,他的谈判会晤体现着要解放中华的严肃;看如今我们与美国贸易争锋,加征关税决定的背后有不可动摇的立场和底线!对于这些来说要怼回去,狠狠的怼回去,还要怼得准,怼得好。文明筑我们的城墙,仁德铸我们的利刃,真情塑我们的军阵,能扫平一切,使群山响应,大海回波!
愿朋友之间如高山流水,真挚冰心,把相杀换成相爱;愿网络之中如春风拂面,柔软阳光,把阴暗换成温暖;愿你我之间如嘉宾之至,鼓瑟吹笙,把对峙换成拥抱。
愿怼与不怼之间,圆融相通,彬彬有礼,深情款款。
——指导教师:丁楠
【组委会点评】
本文较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于具有较强现实意义。针对当今人际交往中存在的“怼”这种现象进行了讨论。首先描述了“怼”的种种表现,用真实的例证表现了那些怼人话语的尖酸刻薄,并用中国古人的推崇的谦谦君子之风进行对比,显示好怼者的肤浅丑陋。其次,文章分析了好怼者的心理特点,这个分析比较准确到位。较后,又用若干实例来说明原则问题上有礼貌的中国人也是可以怒怼的。文章的逻辑比较清晰,语言基本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