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具有哪些特征?怎样避免成为老好人?

家庭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樱桃 2017-11-27 17:45:26

  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经常会听见老好人这个词汇,究竟什么样的人事老好人呢?老好人一般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其实啊,老好人的生活是痛苦的,老好人经常会强迫自己做自己不愿意做的各种事情,这对老好人们来说不仅自己痛苦,还会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为什么以下是详细内容!

  

老好人具有哪些特征?怎样避免成为老好人?

 

  “老好人”也叫“讨好者”,他们有这4大特点:

  1. 缺乏健康的个人边界

  不会跟人说“不”,而且总觉得自己得对他人的情绪和行为负责。比如,因为“怕爸妈不开心”而不敢拒绝父母对自己情感和生活的干预,就是典型的缺乏健康个人边界的体现。

  2.不擅长做决定

  做的决定往往都是基于对“对方想要什么”的猜测,所以经常说“没关系,我都行”、“你喜欢就好”。

  3.不懂得求助

  总怕自己“麻烦”别人,发生什么事都不愿向他人求助。如果真的迫不得已让别人帮自己,还会有负罪感。

  4.没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活着

  总是耗费大量时间关注着别人想要什么、喜欢什么。

  “老好人”背后:三大因素在主导

  1. 认知因素

  这类讨好者有一种执念:我需要让每个人都喜欢我。这使得他们以自己为别人的付出,来衡量自己的价值。而且还会觉得,自己对人好,别人就得对你好。

  2. 行为因素

  不停地取悦他人变成了一种习惯。他们不能清晰认识到取悦他人对自己的意义,也没有认真思考自己为何这样做。他们的取悦行为来自对快感的追求,希望得到他人的称赞和肯定。

  3. 情感因素

  在面对(甚至只是想象)那些拒绝或否定别人的感觉时,就格外焦虑。也无法想象让人失望的感觉。取悦他人成为了一种逃避,来保护自己免受情感上的伤害。

  这些“老好人”的表现,会逐渐让人看不清自己的样子,限制了自己的成长。而且,实际上这种“老好人”得到的人际关系其实反而是脆弱的(想想你周围能平等交往的人和取悦你的人,你更喜欢哪种?)过度地讨好别人,也终有整天会耗尽自己。

  那,如果你想改掉“老好人”毛病,要做些什么?

  1. 学会说“不”,也改掉随口说“行”的习惯

  (1)拖延时间,不立即答复:

  这是一个短期改变你自觉做“老好人”的好办法。当然你得同时准备几个托辞:我不确定行不行,我晚点答复你好吗?并且多多练习。

  (2)“破唱片”技巧:

  这是在难以推脱人家的请求时常用的办法,主要是:尽量准确描述你觉得的对方的情绪(“我知道你现在很焦虑”),然后表达同情(“我能理解你”),然后“破唱片”般一次次重复:我现在不确定,但晚点能给你回复。

  总之,就是要避免【马上回应对方的实际内容】啦~

  (3)自己弄个“折中方案”来练习说“不”

  除了答应、拒绝,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折中。不过具体的折中方案你可得想清楚,毕竟如果答应的话还是得做到的。

  (4)“三明治技巧”

  就是,把你要拒绝的话,像三明治般,夹在2句恭维或者肯定的话中间。比如:“谢谢你有这种好事都能想起我,但我实在有事去不了,有机会再一块去吧,祝你们玩得开心哦!”

  2. 改掉一些词语:“应该”、“需要”等

  想想这2种情况:

  (1)我应该满足人的期待的 & 我不必总是满足人的期待;

  (2)我这么做他们应该感谢我呀 & 我这么做并不是想获得他们的感谢,我只是做我想做的。

  这2句话里,第二类的情况就是你需要加强告诉自己的了。

  3. 重新审视“照顾自己”

  你需要明白,只有在你能先照顾好自己之后,才能去照顾生命中那些较重要的人。你可以列一个列表,写下较能让自己感到开心的事,然后一件一件去做。这个过程里,你学会的是,像你从前对他人般的照顾自己、取悦自己。

  4. 懂得认可自己

  要知道,让每个人都喜欢、认可自己是不可能的,但较重要的其实是你对自己的认可。

  你可以在每晚睡觉前,记录今天较认可自己的事情,养成认可自己的习惯。

  衷心希望每个“老好人”都能想明白,除了“老好人”这个身份,真实的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也希望无论如何,这些“老好人”们都要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温柔以待的。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心态悲观怎么办?怎样调整悲观的心态? 下一篇:红黄蓝事件之后,家长怎样教育孩子保护好自己?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